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關於端午節有哪些傳說?

關於端午節有哪些傳說?

關於端午節的傳說?關於端午節的故事

(壹)屈原入江

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為了防止屈原的屍體被魚蝦吃掉,居民們把大量用竹葉包裹的大米(粽子)扔進河裏,競相尋找屈原的屍體。

(2)糟糕的壹天理論

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邪日。相傳這壹天是邪惡的,五毒壹起出來了。據《禮記》記載,端午節起源於周朝的蘭花浴。《呂氏春秋》中的《仲夏》規定,人在五月要禁欲齋戒。《夏·鄭瀟》記載:“此日貯藥以除毒氣。”《大戴禮》中記載“五月五日存蘭為浴”,也是傳說初五是沐浴驅邪的忌日。《史記·孟嘗君列傳》歷史上著名的孟嘗君誕生於5月5日。他爸希望他媽不要生他,認為“五月生的孩子會比壹家人都長,對他爸媽不好。”《風俗通》失傳,“相傳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論衡》作者王充也有描述:“正月、五月為忌;正月五月殺父殺母,不可。”東晉大將王鎮惡,生於五月初五,祖父賜名“鎮邪”。趙霽,宋徽宗出生於五月初五,從小被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將五月初五視為惡日是壹種普遍現象。可見,自先秦以來,這壹天就是壹個不吉利的日子。這樣,這壹天插菖蒲、艾葉驅鬼,熏蒼術、白芷,喝雄黃酒避疫,也就順理成章了。而且人們也避開“端午”這個禁忌,稱之為“龍舟節”。

(3)伍子胥逝世紀念日

傳說伍子胥助吳攻楚後,吳王闔閭去世,吳王夫差繼位,大獲全勝。越王鞠堅邀其講和,伍子胥主戰。夫差不聽,卻聽了奸臣的話,給伍子胥自殺。5月5日,他把屍體扔進了河裏。此後,人們在端午節祭祀伍子胥。

(4)白蛇傳說

傳說白蛇娘娘為了報答徐賢的恩情,嫁給了她。據說在端午節,白蛇喝了雄黃酒,幾乎呈蛇形。它與《法海白蛇傳》和被洪水淹沒的金山寺壹起,是壹部著名的民間戲劇。

(5)曹娥發現了她父親的屍體

東漢孝女曹娥,因曹福投江而死。14歲那年,她在河邊哭。17天之後,曹福的屍體仍然下落不明。她5月1日投河自盡,5天後兩具屍體合攏漂浮,被村民犧牲。

(6)端午節理論

這個說法出自聞壹多的《端午考》和《端午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龍”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主要原因是:

(1)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兩項活動,都與龍有關。粽子扔到水裏經常被龍偷走,而賽龍舟。

(2)人種穿越與古代吳越有很深的聯系。此外,吳越人還有不斷紋身以“看起來像龍”的習俗。

(3)五月初五用“彩絲紮臂”的古代民俗,應該是“如龍”紋身習俗的遺跡。

(7)越南人民的圖騰祭祀理論。

春秋時期,吳國忠臣伍子胥冤死後,成了沈濤,天下哀悼,祭祀,於是有了端午節。這個傳說在江浙壹帶廣為流傳。著名的楚國人伍子胥和他的父親、兄弟都被楚王殺死了。後來,子胥投奔吳國,率領吳國攻打楚國,五戰五勝,攻打楚國都城郢城。當時楚平王已經死了,子胥挖了壹個墳墓,鞭打了300具屍體,為殺父仇人報仇。吳王闔閭死後,他的孫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漲,被越國打敗。越王勾踐求和,夫差答應了。伍子胥建議徹底消滅越國,但夫差不聽。吳太守受越國賄賂,讒言誣陷子虛,夫差信以為真,給他壹劍,子虛死了。子胥,忠臣,視死如歸。臨死前對鄰居說:“我死了以後,要把我的眼睛挖出來,掛在武都東門上,看著越軍進城,滅吳。”然後他自殺了。夫差聽了大怒,命人把子胥的屍體裝在皮囊裏,於五月五日投入江中。因此,據說端午節也是紀念伍子胥的日子。

(八)紀念孝順女兒曹娥說

這句話出自東漢的曹娥碑。曹娥,東漢上虞人。她的父親在河裏淹死了,幾天都沒有看到她的屍體。那時,孝順的女兒曹娥只有十四歲,日夜在河邊哭泣。17天之後,5月5日投河自盡,5天後撈出父親的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