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養生。夏季是陽氣最高的季節,氣候炎熱,生機勃勃。此時是新陳代謝的時期,陽為外,陰為內,血液循環相應旺盛,活躍在體表。夏季養生重在精神調節,保持愉快穩定的情緒,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熱推波助瀾。頭腦冷靜,給自己降溫,才能達到滋補的目的。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中醫夏季養生知識。歡迎閱讀。
第壹,日常調養
1,住所:
自然通風,不適合長期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夏季室外炎熱,熱氣騰騰,毛孔大開,易受外邪侵襲,預防空調病。空調溫度是26?28合適。風扇不宜長時間吹,易患感冒、關節疾病、面癱、肩周炎等疾病;
2、作息和睡眠:
晚上躺下早起,適當午休(壹般壹小時左右),睡覺不要貪吃,睡著了不要吹電風扇。
3.磨損:
衣服:夏季衣服以淺色為好,黑色容易吸收紫外線。最好使用透氣吸汗的棉、麻或真絲面料,尤其是皮膚過敏、兒童和老人。
4、洗澡:
65438+每天0~3次;水溫不宜過低,盡量不要洗冷水澡,尤其是出汗後,容易引起頭痛、腹痛。吃飽或餓的時候不宜洗澡。
第二,情緒調節
1,清靜少欲,心神內守。
2.開闊心胸,善良慈善。
3、適度喜怒少思。
4、沈著冷靜自然
5、象棋、字畫,滋補精神
6.陽光和療養
第三,飲食調養
1,飲食宜清淡,忌油膩,多吃營養豐富的蔬菜、水果等。
2、夏天屬火,宜吃苦味,苦味能瀉。
3、暑濕:綠豆、紅豆、蘿蔔、芹菜、薏米、西瓜、苦瓜、冬瓜、絲瓜、菊花、荷葉、茄子等。
4、脾胃:蓮藕、茭白、西紅柿、胡蘿蔔、蘋果、牛奶、蓮子、芡實、鯽魚、鵝等。
5、其他:豆腐、扁豆、土豆、生菜、菠菜;補腎:黑芝麻、枸杞子、桑椹子等。
6.夏天可以自制防暑降溫飲品:綠豆湯、酸梅湯、菊花茶、銀耳湯;或者荷葉粥、綠豆粥、蓮子粥等。
7.魚、肉、蛋、奶、豆類蛋白質最好。
根據體質不同,因人而異。
中醫把人分為平和、痰濕、氣虛、陽虛、陰虛、濕熱、陽熱七種體質。
痰濕:多吃山楂、陳皮、冬瓜;
氣虛:山藥、蓮子、黃芪、大棗;
陽虛:桂圓、荔枝、羊肉;
陰虛:梨、蓮藕、百合、枸杞子;
濕熱:苦瓜、黃瓜、西瓜、綠豆、薏苡仁等。
夏季脾胃功能下降,食欲不好,惡心,便溏,藿香、佩蘭、荷葉泡茶;選擇薄荷、菊花、金銀花等。清熱解暑;水腫選自冬瓜皮、玉米須、紅豆和薏苡仁。
第四,運動
時間:在天氣涼爽的清晨和傍晚。
方式:少運動或適度運動。
夏天,白天氣溫高。上午10-下午4點盡量減少戶外活動,註意防曬,帶好防曬帽、眼鏡等。,必要時塗防曬霜。
服裝:柔軟、寬大、輕便、易穿易脫。
護理:運動後適當喝涼開水。
不要練習冷水打孔機或洗澡。
合理飲食與保健
凡事都是有分寸的,食物的治療效果再好,也不宜過量食用。比如紅豆薏米,健脾利濕的功效很好,但是兩者都含有很高的糖分,糖尿病人多吃會加重糖代謝的紊亂;綠豆、冬瓜性寒,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所以合理膳食,合理養生,不跟風,不過度,才是正確的養生方法。在《黃帝內經》裏,?刻薄?它貫穿整個養生理念,引導人們?過個節?有常客嗎?不假?為人做事要有分寸,這也體現了中醫?為了壹段時間的和平?保健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