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9月18日星期五下雨。
今天老師讓我們觀察豆芽的生長過程。中午回到家,匆匆拿出壹把黃豆,找了壹個透明的杯子。
我發現幹黃豆又硬又小,圓圓的,土黃色,每顆黃豆上都有壹個小黑點。過了壹會兒,我去看泡好的黃豆,我發現有些黃豆皮鼓了起來。我以為是因為水泡軟了。沒想到才幾分鐘就這樣了。我想把豆皮扒開看看裏面是什麽,結果發現外面薄薄的兩片橢圓形豆瓣。
晚上放學回家,看到泡好的黃豆變成了淡黃色。奇怪的是,它們又大又橢圓,也許是因為我喝了足夠的水!
大豆多奇妙啊!
大豆觀察日記2
9月19日星期六晴。
今天下午放學後,我回到外婆家,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那兩顆黃豆。喲,現在應該叫豆芽了!我看到那兩顆大豆已經發芽了。這些大豆雖然是金黃色的,但是它們發芽出來的豆芽是嫩綠色的,摸起來軟軟的,豆芽的頂端是硬硬的,好像有什麽東西在生長。我暫且把“假山”①東邊的壹顆黃豆,西邊的那顆,叫做②。我測量了它們花蕾的長度。嘿!①長了壹個3.4厘米長的芽,②長了壹個4厘米長的芽,真快!
大豆觀察日記3
XX年9月20日周日下雨
今天再次沖進廚房觀察杯子裏的黃豆。
我發現大豆已經壹點點長大了,還是淡黃色,橢圓形。只是小黑點沒了,芽變長了,長1 cm,寬2 mm,很接近豆芽了。我期待著他們的成長,越想越開心。但是我發現有些大豆還沒有發芽。我不知道如何讓他們快速成長。我想尋求幫助。
大豆觀察日記4
9月21日星期壹多雲
今天回到姥姥家,我像往常壹樣趴在窗臺上,觀察了兩顆黃豆芽。突然發現黃豆芽根部有壹層“灰網”。我很好奇,仔細觀察了它的根源。那層“灰網”像罩子壹樣緊緊包裹著黃豆。我怕影響大豆的生長,就給奶奶打了電話。奶奶說:“那是因為我不經常換水,長了壹層黴。請趕緊換水!”聽到這裏,我趕緊把“假山”從盆裏拿起來,倒出來取了壹盆幹凈清澈的水,又放了進去。我心想:這兩顆黃豆芽總能長得好!我又量了壹下它們的長度:① 9厘米長,② 9.6厘米長,哎!他們真的就像兩個喜歡和別人攀比的孩子。誰比他們高?
大豆觀察日記第5篇
XX年9月22日星期二天晴。
新的壹天又來了。放學回家,我沖進廚房看豆芽。
發現它們在芽和豆上是藍色的,它們的芽又長起來了,長到2厘米,寬3毫米。這些芽的樣子很奇怪,比如壹些“G”形狀的小芽,好像在學英語;有的芽呈“B”字形,好像在學寫字;有些芽的形狀像“е”,好像在學畫蝸牛。
我家豆芽快長大了,期待吧!
壹.基本概念
1.大豆(學名:大豆(Linn。)Merr)俗稱大豆。豆科為壹年生草本植物,高30-90厘米。莖粗壯,直立,密被棕色剛毛。葉通常具3小葉;托葉脈和黃柔毛;葉柄長2-20厘米;寬卵形的小葉,紙質;總狀花序短花少,長花多;總花梗通常有5-8朵無柄、緊密排列的花;苞片披針形,具糙伏毛;披針形的小苞片,貼伏剛毛;花萼披針形,花紫色、淡紫色或白色,基部有花梗,花瓣狀翅。豆莢肥大,微彎,下垂,黃綠色,密被棕黃色長毛;種子2-5粒,橢圓形,近球形,種皮光滑,有淡綠、黃色、棕色和黑色等。花期為6-7月,結果期為7-9月。
2.原產中國,中國各地均有栽培,世界各地也廣泛栽培。大豆是中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壹,已有5000年的栽培歷史。古時候叫糯米。主要產於我國東北地區,種子富含蛋白質。大豆最常用於制作各種豆制品,提取大豆油,釀造醬油,提取蛋白質。豆渣或大豆磨成粗粉也常用於牲畜飼料。
二。生長環境
根據我國大豆的氣候區劃,除熱量不足的高海拔、高緯度地區和年降水量250 mm以下、無灌溉條件的地區外;壹般都是種大豆。
三。地理分布
我國大豆集中產區在東北平原、黃淮平原、長江三角洲和江漢平原。根據大豆品種和不同耕作制度的特點,我國大豆生產分為五個主產區:
以內蒙古和東北為主的春大豆區
黃淮盆地夏大豆區
長江流域春夏大豆區
江南南部的秋大豆種植區
廣東、廣西和雲南南部大豆復種區
其中,東北春播大豆和黃淮海夏播大豆是中國大豆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的兩個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