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人類健康第壹殺手"的心血管疾病已成為中國第壹致死原因,而冠心病就是其中最主要的壹種心臟病.現在醫學科學研究證明,冠心病除了臟器功能減退造成心絞痛發作外,家庭環境,生活條件和社會因素等的改變所引起的心裏狀態的變(主要指不良刺激的作用),均可導致心絞痛的發作.因此,在治療冠心病時,除了要註重藥物治療外,尤其要加強心裏治療的護理和自我防治意識的增強.
1 癥狀及體征的觀察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冠狀動脈發生了粥樣硬化,久而久之,越積越多,使冠狀動脈管腔嚴重狹窄甚至閉塞,從而導致心肌血流量減少,心臟供血不足,而表現出胸悶、憋氣、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如果治療不及時,可導致心肌梗塞甚至猝死.
護士應按護理級別勤巡視患者,配合醫生的治療,提供詳細的病情資料,定時測量脈搏、心率、心律、呼吸、血壓等,必要時送入監護病房進行24小時的心電、呼吸、血壓的觀察.
2 護理
2.1 壹般護理 對病人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責任心,要以親切的語言和和藹的態度,端莊的舉止和樸實的作風,積極主動的與患者接觸.尤其要註意第壹次接觸,盡可能的讓患者得到安慰,盡快消除緊張和恐懼心理.病房內要保持清潔安靜,溫、濕度要適宜並經常通風換氣,營造良好的治療環境.
2.2 生活護理 護士要經常關心、體貼病人.很多病人患病後,性格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變,加之生理功能上的衰退導致出現許多不良習慣及行為.例如:失眠、易躁、多疑、陰郁、厭物等.還有壹些病人意誌消沈,缺乏戰勝疾病的信心.
對此情況,醫護人員要在生活上更加的體貼和關心病人.尤其是那些無人照料、孤獨無助的病人,應投以無微不至的關心,做到對待病人和藹可親、不急不躁,多多幫助病人做壹些力所能及的事,用溫暖病人的心使病人心情舒暢,安心養病.
2.3 飲食護理 病人住院期間,壹方面要進行系統的藥物治療,另壹方面要正確指導患者飲食治療的重要性.
如介紹壹些高維生素,富含纖維的水果、蔬菜,低脂、低糖、低鹽及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膩刺激性食物的攝入量,以少食多餐為原則,增強自身抵抗力.
2.4 心裏護理 護士要向病人交代疾病治療的長期性、復雜性和危險性.但不要造成病人對疾病的恐懼和害怕.臨床無數病例證明:人們的心理活動與生理活動是密切相關的,緊張、不愉快的情緒會造成不良的心裏刺激.應鼓勵病人正確對待疾病,積極配合,動員病人家屬在病房內營造祥和溫暖的人際氛圍,讓病人在疾病面前,有壹種心裏寄托.護士應與患者不斷溝通,從而保持親切感,拉近距離,做患者的貼心天使.盡量滿足患者的要求,像親人般傾聽患者的傾訴,排解心中的壓印,使其放松緊張情緒,減少發病幾率.
3 加強自我防治意識
3.1 自我監視 平時註意監視自我身體的有無異常變化,如食欲、睡眠、體重、精力、精神情緒、排泄物及分泌物,有無胸痛、胸悶、心悸等癥狀.若有以上異常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做檢查,已得到及時的治療.
3.2 自我防治
3.2.1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良的生活方式、行為及心理因素都會造成慢性身心疾病.因此多多提倡衣、食、住、行、生活習慣、愛好、學習、工作、運動等都要按照科學要求,作出合理的安排.
3.2.2 保持最佳的心裏狀態是預防疾病的重要因素.經常接觸大自然的美景,吸入新鮮空氣,使之心曠神怡、心胸開闊,以堅強的意誌去克服不正常的心理情緒.
3.2.3 適當的運動鍛煉.經常運動鍛煉可使人體魄健壯,增強心、肺功能的儲備,促進新陳代謝的活躍,使精力充沛、情緒穩定、思維敏捷,有利於減少疾病的復發,延緩衰老.對於冠心病人不要做過激的運動,運動量也不要過大.因冠心病人本身有胸悶、心悸、呼吸困難等癥狀.所以要做壹些適合自己的運動,如散步、太極拳、跳舞等.最主要的是要做到持之以恒.
3.2.4 創造合理的膳食結構.全面均衡的營養,是保證健康長壽,預防疾病的基本要素.冠心病人要適當攝取低脂、高維生素,富含纖維的水果、蔬菜,易消化的食物等,以少食多餐為原則.
4 討論
冠心病發作的誘因,大多是由於家庭社會因素所致.因此,除了必要的心裏治療外,自我防治措施也是不可缺少的手段.二者相輔相成,缺壹不可.尤其在當前冠心病人成為社會問題的情況下,加強這方面的實踐和深入研究,更有其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