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四個月,主產區豬價從9元/斤跌到9月底的5元/斤,跌幅近50%!中國的生豬市場直接從“天堂”跌落到“地獄”。2007年4、5月份,育肥仔豬的養殖戶在此輪豬價跳水中首當其沖,損失最大,因為育肥時的仔豬價格普遍在600元/頭的“天價”以上,生豬屠宰成本在6.5元/斤左右,剛好趕上9月份的低價,每頭豬虧損200多元。
「豬價跳水」的原因有哪些?之前有警告嗎?春節前豬價會如何波動?2009年生豬市場會進入更嚴重的虧損嗎?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走訪了專門分析研究國內生豬市場的專家、搜豬網/中國生豬預警網首席顧問馮永輝先生。
豬價“跳水”: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馮先生認為,豬價從2008年5月開始暴跌,短短四個月跌了近50%。這麽短的時間內出現這麽大的跌幅,可以說既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按理說是因為2007年底,我們通過自己的網站和行業媒體發布了2008年生豬市場分析預警報告。在報告中,我們對今年生豬市場走勢的總體判斷是,將繼續下行。說是意料之外,主要是豬價的下跌和底線確實超出了我們的預測。此前,我們曾預測今年全國生豬均價的底線在6元/公斤左右,但沒想到的是,9月中下旬很多產區的最低價竟然達到了5元/公斤,銷區也跌破了7元/公斤。
豬價“跳水”:原因有三。
豬價短短四個月下跌近50%。分析原因,馮先生認為有三個因素。
首先,從去年開始,豬開始陸續被宰殺。從2007年5月開始,豬價飆升,養豬場(戶)母豬積極性大幅上升,母豬存欄量出現拐點,生豬生產開始進入恢復期。根據母豬的生產周期,2008年5、6月份左右出第壹窩仔豬。因此,這意味著從5月份開始生豬存欄量將繼續增加,壹年前母豬存欄量的增加開始體現在生豬的市場供應上。也就是5月份以後,生豬市場的供應量開始增加。
其次,5月份豬肉需求開始進入淡季。夏季是各類蔬菜、水果、水產品上市的旺季。貨源充足,價格低廉。如果豬肉價格過高,很難在競爭中取得優勢。既然是淡季,自然價格很難達到高位。因此,5月需求減弱也是豬價大幅下跌的主要因素之壹。
還有壹個不得不提的因素,也讓很多養豬行業的人憤憤不平,那就是下遊行業的惡意降價。在2007年和2008年5月之前,中國養豬業處於強勁復蘇階段。雖然母豬存欄量大幅增加,但生豬供應仍遠遠不夠。很多屠宰企業因為豬源短缺,不得不爭奪豬源,人為加劇了豬價上漲。然而,由於成本過高,壹些屠宰企業甚至瀕臨破產。今年5月以後,隨著去年鍍金母豬第壹窩小豬的出欄,豬源短缺的情況開始好轉,生豬市場開始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這時,屠宰企業為了恢復自己的“活力”,采取措施維持高肉價,壓低生豬收購價格,擴大兩者之間的價差,保證高額利潤。這就是為什麽豬價暴跌,而豬肉價格堅挺或緩慢的原因。這也從另壹個側面反映出我國生豬產業鏈各環節利益分配不平衡,難以形成利益壹致的現狀。生豬市場要想擺脫暴漲暴跌的惡性循環,產業鏈各環節形成利益壹致將是重要突破口。
春節前豬價會有波動。
按照慣例,豬價往往在春節前上漲。今年還會這樣嗎?根據前段時間中國生豬預警網發布的2008年下半年全國生豬市場分析預警報告,馮永輝表示,春節前的豬價應該是壹個振蕩行情,上不去,下不來。預計主產區豬價在5.2-6.5元/斤之間波動。
壹是根據2007年母豬補欄情況,今年5月以後生豬數量將保持持續增長勢頭,市場供應量會越來越大;二、豬肉需求在6月5438+10月之後會逐漸進入旺季,整個冬春季節都是豬肉需求旺季,尤其是春節前後的集中消費非常大。歷史上很少出現春節前豬價低於成本線的情況,即使有時候春節前豬價也會下跌。比如2005年底2006年初春節前,2005年6月生豬市場已經進入虧損狀態,但只持續了不到兩個月。春節前,豬價在需求拉動下反彈至成本線上方,維持了兩個多月,直到春節後才進入2006年上半年的虧損期。因此,我們不能忽視需求對豬價的作用,因為春節前豬肉的需求量至少比平時高30%,供應量很難壹次高於30%。
因為春節前生豬供需維持在較高水平,生豬屠宰重量在150-300公斤的人為可控範圍內,所以通過人為控制屠宰重量和出欄日期會改變生豬供給。同樣,需求也會因節日效應而發生變化。所以春節前生豬的供求關系是壹種僵持和博弈的狀態,這樣的狀態下豬價很難繼續上漲或者下跌。
明年豬價走勢難以樂觀
如何看待2009年的生豬市場?馮永輝認為情況並不樂觀。豬肉需求很有可能在春節後逐漸進入淡季,進入虧損期。但明年的走勢還是要看春節前幾個月的市場情況。
馮永輝說,做出這壹判斷的原因是去年和今年母豬存欄量變化的重要依據。2008年上半年第壹窩母豬的大量仔豬將於2009年上半年上市,與2007年5月第二窩仔豬重疊。這意味著生豬供應量會比現在高很多。所以2009年上半年的生豬供應量會非常大,市場並不樂觀。
雖然市場並不樂觀,但明年的市場並不都是悲觀的。馮永輝表示,今年5月以來豬價的“跳水”有其積極的壹面。5月份豬價暴跌,極大抑制了母豬存欄的瘋狂增長。過去在分析和預測2008年生豬市場時,認為上壹輪豬價下跌時會有大量散養戶留下巨大的市場空缺,但規模化養豬場很難在短時間內通過擴大規模來填補這壹空缺,因為規模化養豬場向來理性,不會盲目擴張,同時擴大規模所需的資金、占地、環保等問題也制約了其擴張。這樣,生豬供應將長期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豬價將長期維持在高位,甚至以為會持續到2009年上半年。但出乎意料的是,2007年下半年豬價的長期高企使得規模化養豬場的資金實力迅速增強後,大量來自房地產等行業的資金進入養豬業。同時,為緩解高豬價帶來的宏觀經濟壓力,政府對養豬業投入大量資金,並實施了壹系列政策扶持,進壹步促進了規模化養豬場的規模擴張。建設規模化養豬場的現象在全國各地比比皆是,很多農業龍頭企業也加入進來,雄心勃勃地要建設百萬頭甚至千萬頭的生豬養殖基地。
與此同時,在2007年的高額利潤之後,小規模農戶也迅速擴大了規模。今年4月份左右,大部分省份的二元母豬價格居然漲到了2300元/頭以上,可見他們的熱情有多高!有的養殖戶看到仔豬價格高,就把三元豬裏的母豬當種豬養。“豬熱”壹發不可收拾。
這種勢頭壹直保持到今年5月,豬價的“跳水”及時遏制了這種瘋狂的勢頭,及時給“高燒”的豬市降溫。直到6月5438+10月豬價見底,母豬積極性仍無明顯回升跡象,仔豬價格也從4月的800元/頭下降到200元/頭。所以,如果春節前這段時間生豬市場還在震蕩,母豬就很難回到“發燒”的階段。而且據調查,從7月份開始,很多大型養豬場已經淘汰了生產性能不好的母豬,這將明顯減輕2009年生豬市場的壓力。
所以2009年的市場可能不會很悲觀。
采取預防措施以避免風險
面對充滿風險的2009年,馮永輝認為養殖場(戶)最好暫時不要補充備用母豬,盡量在春節前縮減規模,以規避2009年上半年的市場風險。因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前段時間淘汰了壹部分母豬,但是大部分都是生產性能不好的母豬。2007年5月以後真正補欄的母豬,大量剛開始生產,進貨成本很高,除非絕對必要,否則很難淘汰。而且,還有壹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去年養豬場(戶)資金實力明顯增強後,抗風險能力也將增強。在這樣的情況下,母豬存欄下降的空間非常有限,除非明年出現長期深度虧損,否則規模化豬場的資金鏈就會出現問題。
此信息來自“今日豬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