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是播種後從地裏長出來的綠豆苗。長成健壯的綠豆苗,開花結果,成條,長約10 cm。這個時候綠豆就成熟了,可以收割了。當果實在陽光下曬幹後,剝去外殼,形成新的綠豆,綠豆從外殼中破裂。
1.種植方法?
綠豆可以單種、套種或混種。它是谷類作物的良好前茬作物。近年來,作為休閑作物,綠豆的單作面積逐年增加。在許多小麥產區,如黃淮平原,經常采用小麥和綠豆輪作。從小麥的前茬作物對比來看,群眾認為綠豆既能固氮,又能早茬(壹般比其他夏作物早10-20天)。?
綠豆常與玉米、高粱、棉花、紅薯、芝麻、谷子等作物間作,也種植在果樹、林行、壟溝。中國農民在間作綠豆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如江西宜春,1982年,25萬畝紅薯地套種綠豆,不僅提高了綠豆產量,還使紅薯增產8.9%。這種套種方式不僅經濟簡單,而且有利於土壤肥力的提高。?
避免綠豆連作,綠豆不宜先於大白菜。?
2.成長過程?
綠豆的預播期春季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夏季為5月下旬至6月上旬。8月份開始采摘,壹般在8月上半月上市。綠豆抗濕抗寒能力差,怕澇。但在花莢期(7-8月),如果不能保證充足的水分,就會影響收獲。綠豆產量約90-150kg/畝。?
3.生物特征?
(1)照明?
綠豆是短日照作物,但許多栽培品種對光周期反應不敏感。亞洲蔬菜研發中心的壹份研究報告指出,1273個綠豆品種中,47%對光周期反應不敏感;18%在16小時光照下延遲開花10天以上;在12小時的光照下,花不能開花,而在16小時的光照下,花被抑制31%。無論在12小時,還是在16小時,都有40%不能開花。全國各地農民的綠豆品種夏季在北京播種,高緯度地區的品種壹般早熟,所以低緯度地區的品種很多早熟,生育期較晚,但除少數品種外,都可以開花結果,相當多的品種春播夏播都適合,說明綠豆對光周期反應不敏感。?
(2)溫度?
綠豆適合種植的範圍很廣,從溫帶到熱帶都有。它們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耐高溫,日平均氣溫30-36℃,生長旺盛(適宜作綠肥)。它能在8-65438±02℃發芽,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5-30℃。溫度過高時,莖葉生長過於旺盛,花莢數量少。壹般溫度低於20℃或高於30℃時,是不可能開花結莢的。結莢成熟階段需要晴朗幹燥的天氣。有效早熟品種的積溫為1600—1800℃。晚熟品種2300-2400℃。在生長後期,抗凍性比大豆弱。當溫度降到0℃時,植物會凍死。植物上種子的發芽率也下降。?
(3)濕氣?
綠豆耐旱,農民中有句諺語叫“旱綠豆澇”,但綠豆在生長期還是需要壹定的水分,苗期水分少,開花前後水分多。缺水太多會導致花莢太多流產,落花落莢,減產。臺灣省的壹份研究報告指出。綠豆植株平均需水量為3.2毫米/天(大豆和玉米為3.2-3.3毫米/天,高粱為2.8毫米/天,甘薯為1.8毫米/天)。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的生理研究報告也指出,在不同的生長階段,缺水7天後,光合作用速率下降76-99%,單株產量下降28.45%。石井在日本的研究也發現,綠豆在開花到成熟期間,土壤含水量從50%下降到20%,結出的硬果會在90%以上。綠豆怕漬水,土壤過濕容易白白倒伏,花期會陰雨連綿,花莢脫落嚴重,地面積水2-3天死亡。?
(4)土?
綠豆耐瘠薄性強,對土質要求不嚴,故壤土或石灰性沖積土適宜,紅壤、粘壤土也可生長。中性土壤最適合,適應的PH值壹般不低於5.5。而且耐弱酸性或堿性土壤。怕鹽堿,濱海鹽漬土的耐鹽極限約為土壤含量的0.2%,黃淮海平原鹽堿地為0.15-0.2%,西北內陸堿土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