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吳研磨到底,醋敷心臟,每日換1次,療程7日1。適用於肝陽上亢。
(2)蠶沙15g,石膏30g,* * *為細粉,用醋調成糊狀,敷於前額。每天換藥1次,療程3-5天1。適合風熱型。
(3)花椒、艾葉等分,* * *為細粉,用蛋清調成糊狀,敷於百會穴。壹天換藥1次,療程5 ~ 7天1。適合風寒型。
(4)將赤芍3克、白芷3克研成細粉,蔥白5克搗碎敷於太陽穴,每日換藥1次。適合風寒型。
(5)蔥白、細辛等分,研成細粉,敷於太陽穴,每日換藥1次。適合風寒型。
2.熱敷法
生姜1片,火中溫熱,切成4片,貼在額頭和太陽穴上,用手帕綁住,涼了再換,15-20分鐘每次,每天兩次,3-5天為1療程。適合風寒型。
3.藥霧法
將當歸9克、赤芍9克、連翹9克、熟地黃65,438+05克加水煎煮,取汁倒入鍋中,蓋上鍋蓋,加熱煮沸,使患者口鼻周圍塗上凡士林(防止燙傷),從壺口噴出的氣霧劑每日吸入2-4次,每次65,438+0,520分鐘,65,438。適合血虛型。
4.煙熏法
冰片3克,白芷3克,分別研末,卷成藥撚,點燃,鼻下熏,每日2-3次,每次1支,3-5天為1個療程。適合風寒型。
5.熏蒸洗滌法
將川芍15克、蠶沙30克、僵蠶20-30克、白芷15克放入砂鍋內,加水5碗,用厚紙封住砂鍋口,根據疼痛部位的大小,在紙的中央開壹個孔,使患者疼痛的位置對準紙孔;滿頭痛者,頭部對準砂鍋口(閉眼或用毛巾包裹),蓋1寬厚毛巾,用熱藥氣熏蒸,每日1劑,每日2次,每次10-15分鐘,7天為1療程。適用於風濕、痰濕型。
6.持藥法
羌活9克,獨活9克,赤芍9克,阿莎麗6克,附子4克,* * *研成細末,與蔥泥混合,捧在手裏至微汗,每日2次。適用於風寒、風濕。
7.洗腳法
(1)鉤藤2。g、加入少量冰片,用布包好,每天早晨和晚上睡前放入盆(或桶)中,每次暖腳30-45分鐘,不斷加水保持水溫,每日1包,1天為壹療程。適用於肝陽上亢。
2.桑丸降壓洗液:桑葉、夏枯草各65,438+02g,五味子、桑枝各65,438+05g,加水65,438+0,000ml,煎成600ml,每晚睡前洗腳30-40min,共65,438+0周。適用於肝陽上亢。
8.枕頭法
將菊花,或薄荷,或桑葉,或綠豆分別裝入枕芯,睡覺時放在枕頭上,每天不少於8小時,1個月為壹個療程,壹般2-4周見效。適用於肝陽上亢。
9.嗅鼻子
白胡椒30g,黑豆7粒,鮮姜120g,大棗7枚(去核),大蔥7根,前兩味研成細粉,再加入生姜、大棗、大蔥,搗碎混勻,用紗布包好,聞聞,每日3-4次,每次3-5分鐘,第2天換藥。適合風寒型。
10.鼻飼法
(1)將赤芍、阿莎麗、羌活、薄荷腦、茶葉、荊芥、桔梗、防風、* *研成細粉,過80目篩,取1小撮(約0.1克)藥物,經頭痛側鼻孔吸入。壹般需要4-6分鐘才能顯現明顯效果。適合風寒型。
(2)將皂角3克、蜈蚣3克、青黛2克、細辛2克研成細粉,在痰液中吹少許,每日3次,療程為1,共7天。適合風熱型。
(3)將防風、瓜簍、蘆9等分,研成粉末,取鼻煙適量。適用於痰濁上綱。
11.醜醜方法
(1)淩誌粉:雄黃、細辛等分,研成細粉。每次使用,左側頭痛取右側鼻腔,右側頭痛取左側鼻腔。適用於偏頭痛。
(2)劉勝粉:雄黃、硝酸、赤芍、白芷、乳香、沒藥等分,研成細末,用少許壹口。適合衰竭血型。
(3)赤芍、赤芍、薄荷、雄黃、蒼耳子、青木香、牛蒡子等份,* * *研成細粉,取少許,餵入廁所。適用於肝陽上亢,痰濁中阻。
12.滴鼻法
(1)倒入適量鮮蘿蔔,加入少許冰片,溶解,仰臥,滴入鼻中,每日2-3次,每次2-3滴,5天為壹個療程1。適合風熱型。
(2)大蒜,搗爛取汁,滴入鼻腔,每日2-3滴,連服2-3天。如果妳哭了,妳的頭痛可以減輕。適用於風寒、風濕。
13.鼻塞法
(1)阿莎麗、石膏、花粉、白芷各6克,* * *為細粉,水和藥丸為綠豆大小。左頭痛塞在右鼻孔,右頭痛塞在左鼻孔,壹見汗就好了。適合風熱型。
(2)赤芍、白芷、制遠誌各50g,冰片7g,* * *研成細末,壹小塊布1裹少許粉末,塞入鼻孔。右側頭痛塞到左鼻孔,左側頭痛塞到右鼻孔。鼻塞3-5分鐘後,頭痛逐漸消失,復發時仍有效。適用於偏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