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顛茄的栽培

顛茄的栽培

顛茄,俗稱“白英”,屬於被子植物、雙子葉植物、合瓣花屬、茄科,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本品具有解除平滑肌痙攣、鎮痛、抑制腺體分泌、擴張瞳孔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腸道、腎及膽絞痛等。青光眼患者請勿使用。顛茄高1 ~ 1.5m,根系直,莖粗壯直立,上部分枝多。葉子表面是蟬綠色,背面是灰綠色。漿果呈球形,成熟時呈深紫色,有光澤。花期6-8月,果期7-9月。喜歡溫暖濕潤,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環境,怕冷,忌高溫。最適生長溫度為20 ~ 25℃。超過30℃時,生長緩慢,能承受0℃的短時低溫。雨水太多的時候,容易死於根腐病。北方地區植物5-6月生長快,7月生長慢,冬季不能在露地越冬,每年只栽培壹次。長江以南的產區可以常年種植。排灌方便的肥沃沙壤土適宜,易積水的低窪地、鹽堿地不宜種植。避免連作,不能拿茄科植物當前茬。其種植方法可以是種子繁殖、直播或幼苗移植。性狀鑒別根圓柱形,略扭曲,直徑5-15mm,表面淺灰褐色,有縱向皺紋,偶見分支根痕。老根堅硬,木質;細根脆易斷,切面扁平,皮薄,灰白色,寬木褐黃色,形成層環紋明顯。氣微,苦而刺鼻。

莖扁圓形,圓柱形,直徑3-6mm,表面黃綠色,縱向有細皺紋,皮孔呈點狀,分布稀疏,斷面中空,莖有毛,嫩。葉互生,兩片正常大小的聚集在壹處,多為皺縮破碎。完整的大致呈橢圓形或卵圓形,長5-22cm,寬3.5-11cm。先端漸尖,基部漸窄,表面黃綠色至黑褐色,兩側有少量毛,沿葉脈較多。用放大鏡檢查葉子表面。葉柄長0.5-4厘米。薄而脆。葉腋裏常有花和幼果。花長2.5-3.5厘米,花萼5裂,花冠近鐘形,5裂,深紫色或暗黃色。漿果呈球形,綠色或棕色,直徑5-8毫米,柄長;許多種子,平腎形。氣微,味微苦辛。最好是葉子完整,莖多嫩的。

根橫切面顯微鑒定:木栓層較薄,由河壁上的壹系列木栓細胞組成。皮層薄壁組織中有散在的草酸鈣沙晶細胞,薄壁細胞中含有澱粉粒。韌皮部中有篩管和薄壁細胞。形成層是環形的。木質部居多,射線分開。導管與周圍的管胞和少量木質纖維成簇,散在非木質化的木質部薄壁組織中(老根的木質部多被木質纖維取代)。木質部也有樹間韌皮部。在根的中央可以看到兩個原型的初生木質部。

葉粉特征:淺棕綠色。①表皮細胞具有波狀垂壁和不規則氣孔,有3-4個附屬細胞。腺毛有兩種:腺頭為多細胞,以6細胞為最常見,葉片橢圓形或梨形,柄為單細胞;腺頭單細胞,柄2-4細胞。③非腺毛稀少,由2-5個細胞組成,長度為150-300μ m..④葉肉組織中散在著許多沙晶細胞:沙晶細胞中常有小簇。⑤導管有環狀、螺紋狀、網狀和邊緣孔等。理化鑒別(1)取本品粗粉10g,加氨水10g,乙醇60ml,浸泡2h,搖勻,濾過。濾液蒸發後,加入2ml 5%鹽酸,轉移至分液漏鬥中,加入少許助氯己定,分離氯仿層,用氨水調節酸溶液至Ph10,然後用氯仿(5ml,3ml)萃取兩次。取壹半氯仿提取物,蒸發至幹,加入5滴發煙硝酸。水浴蒸發,得到黃色殘渣,冷卻,加入乙醇,制成2-3滴氫氧化鉀試液,呈紫色。(檢查莨菪烷生物堿)

(2)取本品粗粉0.5g,加氯仿3ml,搖勻,濾過。向濾液中加入1ml氨試液,搖勻,用紙吸幹氨溶液,略幹,在紫外燈下(254-365nm)觀察,呈天藍色熒光。(檢查香豆素)

(3)薄層色譜法(TLC)取(1)項所得氯仿提取物,加少量無水硫酸鈉幹燥後作為供試品溶液,以阿托品和東莨菪堿為對照品,分別點於同壹矽膠H-CMC板上,用氯仿0-甲醇-氨水(85: 14: 1)展開。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出現相同顏色的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