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避免壹切含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粗糧和富含渣滓的食物等。凡是能促使胃酸分泌的肉湯、雞湯、濃茶等不宜飲用。以少吃多餐方式中和胃酸,並減少胃的負擔。根據病情不同,可分別采用胃壹期、胃二期和胃三期飲食。
胃壹期飲食:從早晨7時開始,每2時食1次,每日進餐8次。飲食內容基本上和流質飲食相似,但是忌食肉湯、雞湯、濃茶等。為中和胃酸,補充營養,壹天可飲用牛奶2~3次,不能適應牛奶的病人,可用豆漿代替,壹天吃3~4次,並可吃豆腐花、米湯、藕粉、燉雞蛋湯、果子水或番茄汁和菜湯等。
胃二期飲食:從早晨7時開始,每2~2個半小時進食1次,每天
進餐7次。飲食內容基本上和半流質飲食相似,但是忌食菜泥和各種鮮湯。每天飲用牛奶1~2次或豆漿2~3次,其他可加食半流質所適用的飲食。
胃三期飲食:每天進餐6次,除早、午、晚三餐外,另外加食3次點心,每天仍應飲用牛奶或豆漿1次;少吃多餐;飲食內容基本上和少渣飲食相同,另在3餐點心中可加食1次果子水、菜湯或番茄汁。
食譜舉例
早餐:大米粥(大米50克)
花卷(面粉50克)
蒸蛋羹(雞蛋40克)
醬豆腐20克
加餐:牛奶300毫升,加糖10克
餅幹25克
午餐:大米軟飯(大米100克)
胡蘿蔔溜魚片(鯉魚100克、胡蘿蔔50克、團粉10克)
菠菜蛋湯(菠菜50克、雞蛋40克)
加餐:豆漿300毫升,加糖10克蛋糕25克
晚餐:大米粥(大米50克)
發糕(面粉50克)
肉末炒土豆泥(豬肉50克、土豆100克)
全日烹調用油25克
全日熱能10080千焦(2400千卡)左右。
(三)食物選擇要點
1.避免能強烈刺激胃液分泌的食物,如咖啡、濃茶、可可、巧克力、濃肉湯、雞湯、過甜食物、酒精、地瓜等食物;
各種香料及強烈調味品,如味精、芥末、胡椒、辣椒、茴香、花椒等也應加以控制。
2.含粗纖維多的食物,如玉米面、高粱米等粗糧,幹黃豆、茭白、竹筍、芹菜、藕、韭菜、黃豆芽等要加以限制。堅硬的食物,如臘肉、火腿、香腸、蚌肉、花生米不宜食用。
3.生蔥、生蒜、生蘿蔔、洋蔥、蒜苗等產氣多的食物對潰瘍病不利。
壹、改善飲食習慣,消除過度的精神緊張
胃液分泌增多,粘膜變弱,造成胃或十二指腸的內壁潰爛或受傷,就是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原因是不規律的飲食習慣或過度緊張等。主要癥狀是上腹疼痛。此外,還會感到胸口悶燒、胃消化不良,若因潰瘍而出血時,大便會呈黑色,也有吐血或貧血現象。
十二指腸潰瘍最明顯的癥狀是空腹或夜間時腹痛,而胃潰瘍是在飯後2-3小時內,心窩處會疼痛。同時,胃會有勒緊的不適感及胸口悶燒等。潰瘍惡化出血時,大便會呈黑色。胃出血時也會吐血,此時的血如同咖啡渣滓的顏色。出血量多時,會導致貧血。
若有由潰瘍轉成出血性的征兆時,要馬上接受醫生診斷治療,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穿孔(胃或十二指腸的壁上開孔)致內容物溢出可演變成為膜炎。腹部會突然劇烈疼痛,肚子變硬。此外,若有惡心、嘔吐或心窩四周有脹滿及消化不良的感覺時,可能是胃和十二指腸之間的幽門潰瘍,也可能是幽門狹窄致食物無法通過。
潰瘍大多不會演變成癌癥,不過,兩者初期的癥狀都很類似。因此須接受精密的檢查和診斷。治療時,大都不須開刀,而是制酸劑的藥物治療。不過,停止服藥後很容易復發,所以必須長期服藥。
日常的飲食也要註意,以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避免刺激性物質,吃七分飽,維持規律、正常的飲食習慣。潰瘍雖然容易治療,但是出容易復發。除飲食要註意外,煙、酒,都要限制,保持充足的睡眠、適度的運動及消除過度的緊張,是基本有效的方法。
二、含豐富的維生素C,可強化胃壁的馬鈴薯
馬鈴薯含豐富的維生素C、鉀、鈣均衡的礦物質,而且有澱粉,即使加熱,維生素C也不易被破壞,方便攝取。
三、南瓜有助於健胃整腸
南瓜有豐富的維生素C及胡蘿蔔素(即維生素A),其果實、花、種子、葉子都有藥效,澱粉多,煮食後仍含豐富的維生素C。要想充分發揮藥效,用蒸的方法較理想。胃隱隱抽痛進,可煮南瓜濃湯,有助消化。南瓜花可煮湯,有降熱、止下痢的效果。
四、可促使胃壁粘膜再生的高麗菜
高麗菜含維生素C及K,可促使胃或十二指腸的粘膜再生,治療潰瘍。生吃或加熱都很可口,平時常食用,可調整體質。不過,煮、炒會破壞維生素C,所以要治療潰瘍,還是以生吃或稍為加熱再吃較好。將高麗菜放進果汁機攪拌成汁,再稍微加熱,在飯前飲用,大約持續喝10天,效果就會顯現。
五、可強健疲弱胃腸的無花果
無花果可治潰瘍及強健疲弱的腸胃。將幹燥的無花果切碎,煮成半幹,加入少許蜂蜜和水,即可飲用。保存無花果,可先使其幹燥,放在火上煮再磨成粉,使用時,加開水或水泡即可。
六、可健胃的蒲公英及龍膽草
早春盛開的蒲公英有健胃的功用,可當藥用或食用。最簡單的使用方法是洗凈其葉子,含在口中,慢慢咬碎;葉和花也可當配菜或做沙拉吃。龍膽草的根有藥效,但很苦,比熊膽更苦,所以中藥名為龍膽。 胃酸過多和過少時,
首要改善飲食 胃酸過多與過少,癥狀類似。胃酸過多或過酸癥指的是胃液分泌過多,胃液中的胃酸濃度偏高的狀況,可能因情緒、神經緊張引起,或患有消化性的潰瘍、膽囊炎的疾病。
相反地,胃液中胃酸濃度低,即為胃酸過少,可能是惡性貧血、熱帶性脂肪下痢、慢性胃炎引起。當有這兩種情況時都要接受胃液檢查。胃酸過多和過少的癥狀類似,主要的癥狀是胃消化不良、打嗝及胸口燒痛等。若是胃酸過多,打嗝時也會出現酸的胃液;若是低酸癥,因胃酸不足,會產生消化不良及下痢。
食物對胃酸的影響
蛋白質:能短暫中和遊離酸,但半小時後,卻比糖類、脂肪更易刺激胃酸分泌。
脂肪:抑制胃酸分泌,當進入十二指腸,分泌腸抑胃激素,而減少胃酸分泌及延緩胃排空。 肉汁、丹寧酸、咖啡因、酒精等化學性刺激,會使胃酸分泌。
藥物:如組織胺會刺激胃酸分泌。 情緒:如快樂或可口食物皆會刺激胃酸分泌。
七、胃酸過多要多攝取蛋白質,節制刺激性食品
胃酸過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要註意抑制胃酸分泌,避免暴飲暴食和刺激性食品。除禁煙、禁酒或節酒外,消除過度緊張也很重要。遵照醫生指示,服用控制胃酸分泌的制酸劑。
在食物方面,因胃液分泌過剩,為保護胃壁,要多攝取蛋白質。蛋白質豐富又不刺激胃的食品有豆腐、白肉魚及牛奶等。豆類中也含有許多上等的蛋白質,但豆類不易消化,必須煮軟後再食用。豌豆煮清淡、松軟些,也可健胃整腸。要使胃的粘膜強健,維生素也是不可缺少的,要多多吃水果及蔬菜等豐富含維生素的食品。使用油煮食時,若能善用橄欖油或胡麻油,也能抑止胃酸分泌;不過,不可過量。應該節制的則有蝦子、貝類等不易消化的魚貝類、多脂肪的肉類、筍子、地瓜等纖維多的蔬菜及過酸過甜的食品。蔬菜類要盡量煮軟,再食用。
咖啡、紅茶及香辣調味料會強烈刺激胃,平時就要節制食用或調淡些食用。不過,病情嚴重時,絕對禁止。民間療法中有使用蛋殼的,先將其洗凈,磨成粉末,每次2-3克加白開水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