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了,我們來看看國產手機品牌到底走了多遠...
品牌溢價能力提升,用戶買單意願提升。
很多年前,國產手機廠商被稱為“山寨”。曾經,用戶只認可“諾基亞”、“摩托羅拉”、“黑莓”、“三星”等等。經過多年的發展,在大多數用戶心中,國產手機品牌早已遠離“山寨”二字,甚至搖身壹變成為引領諸多技術革新的主角。就連用戶心中最認可的手機品牌,現在也送到中國。
除了諾基亞的衰落,摩托羅拉、黑莓等曾經的手機品牌代表也與國產廠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摩托羅拉在谷歌易手後被國產品牌聯想收購,黑莓也率先將品牌授權給國產廠商TCL。
不再停留在“性價比”上,高端路線已見成效。
此前,面對國際品牌,國產手機品牌被用戶選擇的最大原因是“性價比”更高,而購買力更高的用戶更願意主動選擇國際品牌。現在這種情況幾乎完全改變了。首先,在性價比定位層面,國產品牌還是有絕對話語權的;在高端定位層面,過去國產品牌很少涉足的領域,國產品牌也開辟了自己的壹席之地。
以華為為例,其Mate系列已經成功在4000左右甚至更高的價格區間站穩腳跟,成為很多用戶購買高端機型的首選之壹。2065年末推出的華為Mate保時捷版限量版,438+2006已經到了近9000元的價位,超過了蘋果的iPhone7?即便如此,最高版本的Plus還是被購買力充足的用戶搶購壹空。可見,用戶消費能力的升級也是推動國產品牌走高端路線成功的重要因素。
華為的高端路線尤其成功。
除了華為,金立年底推出的金立M2017也通過7000 mAh的超強續航、獨立安全加密芯片、定位“手機中的奢侈品”等特點,沖上了6999元的高端價格區間(鱷魚皮定制版達到了16999元)。它的勇氣自然不自誇,背後的技術和品牌也不自誇。
金立獨特的高端之路
影響全球市場?不再只是在國內的圈子裏蹲著。
近年來,由於國產品牌的快速發展,國內用戶從功能機迅速轉變為智能機持有者,所以現在的換機潮已經接近過去,國內智能機市場的增長與幾年前相比依然緩慢,但從全球範圍來看,其他太多市場還遠未達到國內市場的飽和水平,所以國產手機品牌早已開始提前布局海外市場。
以華為、中興為代表,歐洲市場是華為的天下,美洲市場是中興暢遊的地方。此外,包括其他品牌,如OPPO、vivo、聯想等。,對印度等東南亞市場和巴西等南美市場的介入越來越深。IDC數據顯示,截至2016,10年底,國產手機品牌已經在印度30個主要城市占據了40%的市場份額,數據表現優異。
美國長期以來壹直是中興最重要的海外市場。
國產品牌積極布局印度等海外市場。
技術創新也可以由我來主導?不再只是跟隨者。
坦白說,三星、蘋果等國際品牌仍然是智能手機行業技術創新的主要引領者,比如雙曲面屏、指紋識別等。但與過去相比,國產品牌在技術創新方面逐漸發揮了主導作用。除了獲得紅點獎、德國iF設計獎等國際大獎,被越來越多的權威外媒所認可外,在智能手機的功能升級上也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以OPPO為例。VOOC閃充“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早已深入人心。背後是OPPO在快充方面的研發積累。而且在MWC 2016上,OPPO還展示了升級後的“超級閃充”,可以在15分鐘內充滿2500mAh電池,令人印象深刻。我們將繼續努力進行技術創新。
以vivo為例。2016智能手機自拍達到標桿水平。最大的技術創新包括前面的特殊柔光燈,通過特殊的石墨調制技術提供像工作室燈壹樣的照明效果,幫助用戶用手機自拍達到壹個新的水平。
vivo前置柔光燈的小創新大功能
以努比亞為例,通過技術深耕,較早推出的努比亞Z9?Max精英版大膽采用側面指紋識別。雖然最後的市場反饋效果不是很好,但是這樣的創新精神還是值得肯定的。畢竟創新也面臨失敗的風險。但努比亞在其他方面創新的成功,顯然是推動這個新品牌快速成長的重要原因,比如目前還無法匹敵的視覺無邊框屏幕,以及眾多的攝影功能。
努比亞Z9?Max精英版大膽采用了側面指紋識別。
努比亞的視覺無邊框設計大獲成功。
另外,2016年所有國產品牌壹起推廣Type-C接口和雙攝像頭,甚至超過了很多國際品牌,速度驚人。
敢於挑戰同質化?有玩人格把戲的能力。
如前所述,很多國產品牌都以各種方式成為了壹些技術創新的引領者或推動者,究其原因,就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下,各個品牌的個性化需求加強了。
除了上面提到的閃充、自拍、可視無邊框屏幕等等,國產品牌還有很多其他的玩法,比如榮耀8玩法獨特的設計,錘子在系統上的大膽嘗試,樂視將制作內容拓展到生態玩法,其中有壹些人是相當認可的,也有壹些人是相當有爭議的。無論如何,國產品牌的百花齊放,為整個手機行業的未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這是最積極的作用。
榮耀8在手機設計上打出了個性圖案。
自身能力升級?促進新技術和標準的建立。
核心底層技術不在自己手裏,這是最尷尬的事情,手機行業也是如此。但不得不提的是,壹些國產廠商正逐漸走向自主掌握核心技術的極致,最典型的就是華為。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R&D升級,華為多年來壹直堅持在旗艦手機中使用自產的麒麟芯片。2016年,麒麟芯片已經發展到麒麟960,國產品牌最受歡迎的機型之壹華為Mate9就搭載了這款芯片,為國產品牌掌握自主核心技術起到了示範作用。
目前全球移動網絡正逐步從4G向5G邁進,預計2020年國內5G網絡將進入商用階段。但現在整個行業壹直在快速前進,中國品牌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16 165438+十月極地以華為為核心代表,中國為主導驅動?Code code已被3GPP采用為5GeMBB控制信道的標準方案,成為中國品牌推進5G研究和標準化的重要壹步(5G標準的建立尚未確定)。
華為等中國品牌積極參與推動5G標準的建立。
相信作為中國的用戶,看到手機品牌在中國的快速崛起,我們每個人都很激動。但國產品牌在崛起的過程中,遇到的不僅僅是榮譽,還有用戶的口水。我相信,作為壹個監督國產品牌成長的用戶,無論采用什麽方式,都是愛的責任之深的體現。當然,我們還是鼓勵大家用積極的方式去督促國產品牌的成長。
當然,在這些成功的國產手機品牌背後,也有壹些不成功的嘗試。他們在激烈的手機品牌洗牌競爭中遺憾地退出歷史舞臺,但無論如何,敢於嘗試是值得肯定的。當然,能成功就更好了,比如上面提到的和沒有提到的優秀國產品牌。壹句話——努力,成敗論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