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12款辣椒醬對比:老幹媽7成是油;沒吃過這1款,不要說自己能吃辣

12款辣椒醬對比:老幹媽7成是油;沒吃過這1款,不要說自己能吃辣

有人喜歡特辣,也有人喜歡微辣,面對不同的辣度,我們如何挑選壹款適合自己的辣椒醬?

香噴噴的辣椒醬特別下飯,壹吃就是好幾勺。但是,妳有沒想過每吃壹勺的辣椒醬,妳可能會吃下多少的油和鹽?

2020年2月,《消費者報道》向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送檢了12款熱銷的辣椒醬產品,為大家壹探究竟。

辣度 :可以分成5級,分別是特辣(≥50度)、重辣(30~50度)、中辣(17~30度)、微辣(8~17度)、輕辣(3~8度)。

油脂及鈉含量 :油和鈉(鹽)的過量攝入與高血脂、高血壓的發生密切相關。

1、僅 英潮虎幫魔鬼特辣辣椒醬 屬於“特辣”級別,達到143度,是特辣(≥50度)限定值的近3倍,吃不了太辣的消費者可能會被辣成“香腸嘴”。

2、辣度排名第二的是 茂德公 ,辣度系數為43,達到重辣(30~50度)的水平。

3、 壇壇香、笑廚、老幹媽、飯爺 等辣度在6~16度之間,只有“輕辣”及“微辣”水平,跟英潮虎幫和茂德公相差太遠!

4、 老幹媽、笑廚 油脂含量較高,分別為72.6 %、58.5%; 廚邦、海天、李錦記 等4款油脂為0。

5、 海天 鈉含量高達5233 mg/100g,堪比醬油; 笑廚 口味較淡,鈉含量為780mg/100g。

在香港地區大多數的餐館,食物的辣度是可以有多達12級之分,任何挑剔的食客都能夠找到自己想要的“辣”。

在《辣椒醬》新國標(征求意見稿)中,辣椒醬有5個辣度等級:輕辣(3~8度)、微辣(8~17度)、中辣(17~30度)、重辣(30~50度)及特辣(≥50度)。

專家指出,舌頭和口腔感受到極其輕微的刺激感,這是輕辣;微辣則表現為食用後舌頭、口腔能感受到壹點點的刺激灼熱感;如果舌頭、口腔內出現明顯的刺激灼痛感,並且部分人有流鼻涕、眼淚的現象,這是中辣;對於特辣,大部分人會出現流鼻涕、眼淚,只有極少數的人可以食用此辣度。

此次的12款辣椒醬均未標註辣度,那麽,作為消費者是否會買到不適合自己口感的辣椒醬?

測試發現, 英潮虎幫 辣度最高,達到143度,是特辣(≥50度)最低限定值的近3倍,吃不了太辣的消費者可能會被辣成“香腸嘴”。

茂德公 辣度達到43度,屬於重辣水平,但與英潮虎幫相差了100度。不過,作為南派辣椒醬,表現相當不錯。

欣和、吉香居 辣度分別為22、20度,屬於中辣的水平;消費者比較熟悉的 老幹媽、壇壇香、笑廚、廚邦 等辣度在10~16度之間,屬於輕辣; 風球嘜、海天 及飯爺則為微辣。

辣椒素是辣椒呈現辛辣味的主要成分,它主要溶於油脂而較少溶於水,所以用油烹調制取的辣椒醬就會有更多辣椒素溶解出來,因而辣度也更高。

如果不小心吃了辣度高的辣椒醬,那麽可以喝點牛奶解辣,因為牛奶中脂肪含量較高,可以將口腔的辣椒素溶解掉。

辣椒醬大體上可以分成兩類,壹類是油辣椒,另壹類是非油辣椒。

油辣椒在生產中通常會使用高溫炸取的工藝,更受消費者喜愛,但“富含”油脂也是油辣椒的存在的壹個 健康 隱患。

中國營養學會認為, 脂肪攝入過多容易造成能量過剩引發肥胖,還可增加高血脂等慢性病的發生率。

參考《GB28050-2011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的建議,正常成年人每日的脂肪攝入量不應超過60g為宜。

12款樣品中,有7款屬於油辣椒,分別是 飯爺、笑廚、欣和、英潮虎幫、吉香居、老幹媽 以及 茂德公 ,其余5款是非油辣椒醬。

測試顯示,7款油辣椒的油脂含量在20g/100g~72.6g/100g之間,其中 吉香居 較低,為20g/100g; 老幹媽、笑廚 分別達到72.6 g/100g、58.5 g/100g。

老幹媽 為例,消費者吃壹勺(約20g)辣椒醬可攝入的脂肪為14.5g,占到每日限制攝入量的24%。

若壹日三餐均食用,再加上動物脂肪和烹調油脂,那麽容易造成脂肪攝入過多(超過60g)的風險。

意料中的是,5款非油辣椒中,除了 風球嘜 含微量脂肪(0.8g/100g)外,其余4款脂肪含量均為0。

高油也少不了高鹽!除了脂肪含量外,辣椒醬中還可能存在另壹個容易忽略的 健康 風險,那就是“隱形的鈉”。

臨床醫學研究指出, 高血壓的發病機理是由於鈉離子攝入過多,引起體內水鈉瀦留,導致血容量增加,血壓上升。

中國營養學會也提醒, 高鈉(鹽)飲食同樣是增加中風、胃癌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並推薦消費者進行低鈉飲食。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議,正常成年人每日食鹽總攝入量不應超過6g(約2400mg鈉),並且每餐食鹽不宜超過2.4g。

測試顯示,12款辣椒醬中, 笑廚 鈉含量最低,只有780mg/100g; 海天、吉香居 鈉含量較高,分別達到5233 mg/100g、5000 mg/100g 。

本刊過往對醬油進行過測試,鈉含量壹般在4000~7000mg/100g之間,因此, 海天、吉香居 等幾乎與醬油壹樣“鹹”。

若以食鹽含量換算,12款辣椒醬的鹽含量在2.0~13.3g/100g之間。以 海天、吉香居 為例,每吃壹勺(約20g)辣椒醬,攝入的鹽分別為2.7g、2.5g,超過了每餐適宜量(2.4g),同時也達到了每日限制量的40%以上。

另外,每勺(約20g) 笑廚、老幹媽 攝入的鹽分別是0.4、0.8g,按照每天正常的食用量,鈉超標的風險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