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粥:銀耳銀杏粥,紅棗花生山藥粥,黑豆柿子粥。
說到調理脾胃,粥是稍微大壹點的人最喜歡推薦的。壹碗熱氣騰騰的粥,似乎從身體的每壹個毛孔都散發出說不出的舒適和通透。
1,紅棗花生山藥粥
材料:紅棗10枚,花生45g,山藥1枚,大米100g。
做法:山藥洗凈,去皮切塊,花生、紅棗洗凈。加適量的水,先把山藥、花生、紅棗煮開,再把米飯放進去,用勺子攪拌,防止粘鍋。只需煮10分鐘。
功效:大棗有補氣血、健胃的作用;花生與紅衣同食,既能健脾胃,滋養理氣,又能補血;山藥補脾胃,補中益氣。這粥補脾補血,養顏。
2、銀耳銀杏粥
材料:150克香糯米,20克銀耳,50克銀杏,枸杞和少許精鹽。
做法:銀耳洗凈,冷水浸泡去根,撕成小花,白果用熱水焯壹下,切成兩半。文火熬成粥後,加入銀耳和白果,煮沸。
功效:具有滋陰潤燥、益肺止咳的功效。適合秋季保健及慢性支氣管炎、幹咳、痰少者食用。
3、黑豆柿子粥
材料:黑皮綠豆25克,大黑棗5個,柿子1個,糯米30克。
做法:黑皮青豆慢燒至黑皮裂開,黑棗去核,柿子切片,糯米洗凈。先將黑豆、黑棗、柿餅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文火煎30分鐘,再加入糯米煮成粥。粥可以吃了。
功效:此粥能健脾益肺。治療肺虛久咳。
湯類:銀耳、銀杏烏雞湯、猴頭菇雞湯、板栗老鴨湯。
1,板栗老鴨湯
材料:鴨子半只,栗子250克,鹽5克,陳皮10克,水適量。
做法:陳皮洗凈,生姜洗凈切片,老鴨洗凈,切成大小適中的塊,放入沸水中焯壹下,去血泡。用小刀在表殼上切壹個洞,用開水浸泡3分鐘左右,趁熱取出,剝去外殼。將老鴨、陳皮、姜片壹起放入湯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小火燉2小時。最後加入板栗繼續燉1小時,飲用時加鹽調味。
功效:板栗有養胃健脾的功效,而老鴨性寒,有養五臟之陽,清勞之熱,養血活血,養胃生津的功效。老鴨燉栗子,益氣健脾,補腎強筋,和胃潤肺。
2、銀耳銀杏烏雞湯
材料:烏雞半只、銀杏20克、大棗4克、銀耳30克、鹽、姜片、芫荽粉。
做法:烏雞切去頭和腳,刮去背部,取出內臟,洗凈,切塊。將烏雞塊放入沸水鍋中焯壹下,去血漬,撈出,然後沖洗幹凈,瀝幹水分。銀耳用清水浸泡,撕成小朵。大棗和白果分別洗凈。湯鍋加水燒開,放入烏雞、姜片煨2小時,再放入白果、銀耳、大棗煨40分鐘,加鹽調味,撒少許香菜粉。
功效:滋陰補血,潤肺養胃,美容養顏。
3.猴頭菇雞湯
材料:猴頭菇三個、雞肉半只、枸杞、姜、鹽、料酒、火腿幾片。
做法:猴頭菇用溫水浸泡六小時,用手抓,洗凈。將雞肉放入沸水鍋中焯壹下,加入兩片姜和壹些酒以去除魚腥味。焯水後取出,沖洗幹凈。將雞肉切丁,火腿切片,將雞肉、火腿、猴頭菇、生姜壹起放入電燉紫砂鍋中,壹次加足冷水,燉四小時。最後半小時後加入枸杞,加鹽調味後飲用。
功效:健脾益氣,助消化。適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病癥。
三、烹飪:百合炒馬蹄,芹菜炒蝦仁,山藥炒木耳。
1,山藥炒木耳
材料:山藥1,黑木耳5個,大蒜2瓣,鹽少許,雞精,油。
做法:山藥去皮,洗凈,切片備用;木耳洗凈,摘小花備用;將大蒜切碎成粉末;燒開壹鍋水,然後將山藥片放入鍋中30秒後取出備用;熱鍋倒油,放入蒜末炒香,然後放入焯水的山藥片翻炒半分鐘,再放入木耳翻炒至熟,加鹽、雞精調味。
功效:山藥壹般在初霜前後收獲。中醫認為,山藥壹味入肺、脾、腎三經。具有補脾益肺、健胃益腎、固腎益精、聰耳明目、助五臟、強筋骨、安神益壽的功效。
2、百合炒馬蹄
材料:鮮百合6對(約240克),肉末4對(約160克),馬蹄10片,姜2茶匙。1/2茶匙糖和鹽,1茶匙醬油,1湯匙水,1/2湯匙油和玉米粉。湯2大勺,1小勺蠔油和香油。
做法:鮮百合切段,洗凈,瀝幹;將馬蹄鐵去皮切碎。豬肉末加入腌料,腌制15分鐘。燒熱炒鍋,放入1湯匙油,爆香豬肉末,放入鮮百合、馬蹄、姜片,炒勻,加入調味料炒至汁幹。
功效:百合止咳補肺,馬蹄化痰清食。鮮百合味淡,可加少許姜末和肉末增味,不冷不燥。
3.芹菜炒蝦仁
配料:芹菜、蝦、腰果、胡蘿蔔、大蒜、洋蔥、姜末、鹽和糖。
做法:蝦仁洗凈,芹菜切丁,胡蘿蔔切片。鍋裏放2湯匙油,放入涼油中放入腰果,炸至酥脆,取出晾涼。炸腰果的時候,壹定要把油涼了再煨,邊煎邊翻,避免燒焦。油炸後,讓它徹底冷卻至酥脆。倒出壹半油,將剩下的油加熱,放入大蒜、洋蔥和姜末炒香,然後放入胡蘿蔔和芹菜丁,翻炒約1分鐘。加入蝦仁、鹽、糖,翻炒約1分鐘,撒上涼腰果。
功效:芹菜是壹種保健蔬菜,具有增進食欲、降血壓、健腦、清腸通便、解毒、消腫、活血的功效。蝦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食用後有益健康。
以上為大家介紹了秋冬養生湯粥的配方。這些食譜非常簡單。妳可以每天都做。讓我們壹起學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