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摩穴位的睡眠法
1,冥想與睡眠
這類患者的特點是臨睡前思緒較多,容易緊張、興奮或過度使用。
(1)捶打心包經
自上而下,用空掌拍打雙上肢心包經循環部位5-8分鐘,以肘內側為重點,心包經位於雙上肢內側中線。
中醫認為失眠與心臟有關。因此,敲打心包經可以清心除煩,白天也可以做,對思想多、壓力大、平時情緒緊張的失眠有很好的調節作用。
(2)梳頭法
擔心找不準穴位也沒關系。可以用簡單的梳頭方法,疏通整個頭部的經絡,達到放松心情,幫助睡眠的目的。宋代著名作家蘇軾把梳頭當作“安眠藥”。
具體操作方法:用梳子朝(1)前發際線、頭頂、後腦勺、後頸三條線方向梳理頭發;(2)以頭部中央為起點,向頭角、太陽穴、耳上發際線、耳後發際線方向放射狀梳理。左右壹樣。睡覺前至少梳理五分鐘頭發。也可以用手指輕敲,雙手彎曲。除了大拇指,用其他四個手指垂直拍打頭皮。方向和要求與梳法相同。
2.用妳的胃平靜地睡覺
這些患者的特點是失眠伴有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大便不暢。
(1)搓腹法
古人說胃不和則心神不寧,可見腸胃不和會影響睡眠,所以人們可以通過揉胃來調理氣機和胃,從而安然入睡。取仰臥位,左右手交疊,右手掌心向下貼在肚臍上,左手掌心貼在右手掌背上,雙手均勻用力,順時針旋轉揉搓。從肚臍開始,逐漸擴展到整個腹部。
專家說默默摩擦這個點100次算壹輪。從少到多,最多能揉30輪。還能增加腸胃蠕動,排除胃中食物,使胸部和膈肌暢快。
(2)推動脛骨
睡覺前,找個座位,雙手夾在膝蓋上,從上到下按壓。先按陰陵泉(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下緣,見左上圖標記)和陽陵泉(位於小腿外側,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見左上圖標記),然後用力向下推, 然後經過足三裏(位於前腿外側外膝眼下3寸,前脊外側壹橫指見左上圖標記)和三陰交(位於內踝尖正上方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凹陷處,見左上圖標記),再推至腳踝處,重復練習10 ~ 20次。 能健脾胃,寧心安眠。
3、補覺
這類患者失眠的特點是夜尿多影響睡眠,易疲勞,怕冷,腰膝酸軟。
(1)推八穴溫補腎俞
腎俞穴(在腰部,與肚臍同水平的脊柱左右兩側兩指寬處)為腎的背俞穴,具有良好的溫陽固腎作用,與巴_合用可溫腎助眠。
每天睡覺前,用手在霸穴上搓2-3分鐘。然後搓搓手,放在雙腎俞上2-3分鐘。神樹感覺很溫暖,很放松。
(2)川椒足浴和揉湧泉穴
睡前用高桶進行足部按摩20-30分鐘,每次加入20克川椒粉。水不要到腳踝,最好到小腿。燙腳的時候把水加熱,先暖後熱,這樣腳會燒紅。泡腳後可以按摩腳底湧泉穴。
湧泉穴是神經保健的重要穴位,對神經衰弱、腰膝酸軟有很好的療效。川椒辛溫,入脾、胃、腎經。足部按摩可以溝通陰陽,溫腎助眠。
睡不著怎麽辦?睡覺是壹個很享受的過程。只要我們放松下來,經常給自己按摩,就能改善失眠。
2.中醫最佳睡眠時間。
除了以上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選擇的改善睡眠的方法,掌握睡眠的最佳時間對睡眠質量也有很大的幫助。中醫專家告訴妳,2000多年前的古人就已經建立了時間醫學——經絡劉著,以提醒世人最佳的睡眠時間。
1,“子時”(從11 pm到1 am):
睡眠時間最重要的起點。
《黃帝內經》:十壹臟皆取自膽囊。
每天“子時”都是膽氣最盛的時候。這時候安靜地躺下,準備睡覺,對健康最有幫助。如果這個時候不睡覺,長期下去容易出現膽經問題,會出現“口苦、容易上火、胸痛、面色晦暗(無精打采的疲倦)、皮膚幹燥”等情況,所以女生說要“睡美容覺”真的很有道理。而且膽經的功能也會影響壹個人的判斷和記憶,所以早睡總是可以保持記憶和思緒的清晰。
2.《醜時》(65438+淩晨0點到淩晨3點):
肝臟最需要休息。
《黃帝內經》:平臥時,血液會回流到肝臟。
肝臟沒有痛覺神經,即使已經很硬超負荷,目前也沒有明顯的不適。如果這個時候不睡覺,眼睛就會疲勞,視力下降,脾氣也會長期暴躁。電腦族如果用眼過多,就需要更加註意肝臟的健康。
3.“印石”(淩晨3點至5點):
深度睡眠可以補肺氣。
《蘇文──論淩蘭秘經》:肺為代代相傳之官,如何看待節日。
此時肺經運行值班,是調節臟腑的重要通道,就像壹個傳令官,調節著身體的呼吸。肺不好,就睡不好。在此期間,我們將有壹個淺睡眠。惡性循環之下,我們說話的氣道和做事的勇氣都會因為肺不健康而受到影響。當然,如果肺不好,很容易得呼吸道疾病。如果這段時間睡得好,第二天會更好看!每個人都應該有熬夜到天亮的經歷。如果這段時間不睡覺,第二天似乎很難補回來。
4.“石矛”(早上5點到7點):
大腸經絡旺盛,起床後排便最好。
《蘇文──靈蘭秘經》:“大腸者為行之官,變之不成也。
便秘是百病之源。很多人經常會有便秘的問題,甚至累積超過兩周就無法順利排便。x光檢查後發現,肚子很大的身體積累了過多的有害物質,容易影響健康。建議習慣起床後喝壹杯溫水,然後上廁所。只有養成了習慣,身體才能有壹個通暢的管道。
現代人的睡眠總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希望以上方法能幫到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