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西鄉縣的中秋之夜,男人劃船爬崖,女人擺好酒席。無論貧富,都要吃西瓜。中秋節有鼓手沿門吹鼓要錢。在洛川縣,家長帶領學生給老公帶禮物,午餐比學校聚餐還多。
與其他地方不同,陜西周至縣中秋節不吃月餅。在農村,快到中秋節的時候,舅舅家會給外甥送柿子或者蘋果。如果是新婚夫婦,或者剛有了孩子,孩子還不到壹歲,準叔叔家就要給女兒和女婿做兩盒饅頭。發貨時間不壹定在中秋節。因為中秋節可能趕上秋收,所以可以提前送柿子或者蘋果。如果耽誤了,就選在重陽節。這是周至人慶祝中秋節的習俗。現在周至人不這麽安排自己的中秋節了。
現在周至農村的人也開始跟上城裏人了,中秋節後就開始吃月餅了。但是,舅舅給外甥的禮物大多是柿子或者蘋果。當然,月餅也有,但比較少。月餅通常是女兒送給父母的。
福建省
浦城縣的女人走過南浦大橋吃飯長壽。掛燈籠是建寧中秋夜習俗中為孩子問月宮的吉兆。上杭縣,中秋節,當有比拜月更多的孩子,請訪問妳的阿姨。其方法是,以竹籃為月姑的替身,如果有神靈降臨,就會自己搖動竹籃,根據搖動的次數來預測吉兇。龍巖人吃月餅時,父母會把直徑兩三寸的圓餅控制在中央,讓長輩吃,也就是說不能把秘密告訴晚輩。這壹習俗來源於月餅中含有殺韃子的反元消息的傳說。在金門過中秋節之前,拜月應該去祭拜上帝。祭天,使之成桃紅色,名曰“天宮”。拜月的紅色做成豬和羊的形狀,數量必須是九豬十六羊。
山西省
六安中秋宴邀女婿。永寧中秋拜月星主。大同縣月餅叫團圓餅,有兩三尺大,有中秋夜守夜的習俗。石樓縣中秋節祭拜城隍。
江蘇省
巫溪縣中秋之夜燒香。香桶四周有紗帛,畫的是月宮裏的風景。還有用線香織成的香燭,上面插著紙魁星和彩旗。上海人中秋宴配桂花蜂蜜酒。
河北省
萬全縣稱中秋節為“小元旦”,月光紙上繪有太陰邢俊、關帝夜讀春秋的圖像。河間縣以中秋雨為苦雨。如果中秋節下雨,那年的菜肯定難吃。
江西省
在吉安縣的中秋節晚上,每個村莊都用稻草燒瓦罐。瓦罐紅了以後,把醋放進去。就這樣,香味飄滿了整個村子。忻城縣的中秋節過後,從第十壹天晚上開始在城市街道上懸掛草燈,用鼓樂迎接他們,直到第十七天。
四川省
嘉定縣中秋祭土地神,表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觀音會”。除了吃月餅,四川人在中秋節還會打架、殺鴨子、吃芝麻餅、蜂蜜餅等等。有些地方還會亮起橙色的燈。挖空橘子,點上蠟燭,掛在門口慶祝。還有孩子在柚子上上香,跟著街舞壹起動,叫“舞動流星球”。
廣東省
乳源縣誌也記載中秋節吃芋頭可治疥瘡。廣東中秋節也有小孩提燈籠的習俗。燈的材質有用紅柚皮雕刻的柚燈,有茉莉花結的燈籠,有花果香味的明燈讓人愛不釋手。東莞未婚青年也在月下焚香點燭,求老人撮合。霞浦有中秋節拖石頭的習俗。拖油石是戚繼光發明的,他用石頭綁上繩子,沿街拖著,虛張聲勢,用來嚇唬敵人。
山東省
8月15日,慶雲縣農民祭祀土地谷神,稱為“少年苗社”。諸城、臨沂、即墨等地除了月亮還要祭奠祖先。冠縣、萊陽、廣饒、郵城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房客。即墨中秋節吃壹種節日食品,叫做“麥箭”。
陜西
西鄉縣的中秋之夜,男人去劃船,爬懸崖,女人也安排好酒席。無論貧富,都要吃西瓜。中秋請個吹鼓手沿門傳求賞,就像端午除夕壹樣。在洛川縣,中秋節家長帶領學生給老公帶禮物,午餐比學校聚餐還多。
安徽省
在婺源的中秋節,孩子們用磚塊建造壹座空心寶塔。塔上掛著窗簾、匾額等飾物,塔前擺著壹張桌子,陳列著供奉“塔神”的各種器皿。晚上裏裏外外點著燈和蠟燭,明亮可愛。雞西中秋節的孩子們玩中秋鞭炮。中秋炮是用稻草紮成辮子,浸濕後撿起來砸石頭,發出巨響,有遊龍的習俗。火龍是用草做成的龍,裏面插著香。當妳參觀龍的時候,有鑼鼓隊,他們在被送到河邊之前在村莊裏巡回演出。
壹些地方還形成了許多特殊的中秋節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之外,還有香港的舞龍、安徽的打樁塔、廣州的中秋節、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的賞月、戴的、苗的跳月、董的偷月菜、高山族的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