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天防暑食物
(1)苦瓜
有人把西瓜當成夏日解暑的珍寶,實際上從理論上說最開胃爽口、祛暑清心的瓜類食品卻是苦瓜。中國民間自古就有“苦味能清熱”、“苦味能健胃”的經驗之談。中醫認為,苦瓜味苦、性嚴寒、能清熱瀉火。苦瓜的微苦味道,吃後能刺激人體唾液、胃液分泌,使食欲大增,清熱防暑,所以,夏食苦瓜正相宜。用鮮苦瓜搗汁或煎湯,對肝火目赤、胃熱煩渴、胃脘痛、濕熱痢疾,皆為輔助食療佳品。苦瓜泡制的涼茶,飲後消暑怡神。
(2)西瓜
不僅能清熱解毒、除煩止渴,並且能利尿,幫助消化,所以,人們壹定要吃些西瓜。西瓜汁中還附有人體所需豐富的營養物質,如蔗糖、葡萄糖、果糖、瓜氨酸、丙酸、丙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磷酸、蘋果酸、鹽類,及其胡蘿蔔素、維生素C等。
(3)冬瓜
有很好的清熱解暑功效。夏天多吃些冬瓜,解渴消暑、利尿。因其利尿,且含鈉極少,所以是慢性腎炎水腫、營養不良性水腫、孕婦水腫的消腫佳品。它附有多種維生素及其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可調節人體的代謝平衡。
(4)絲瓜
有清熱解暑的功效。歷代醫藥典籍及其《本草綱目》皆說絲瓜能“清熱利腸”。暑天吃些絲瓜湯,能消暑解熱。做湯時烹煮時間不宜長,最好能保持絲瓜的鮮綠色澤。絲瓜皮及其絲瓜花壹起熬水代茶,也有防暑解熱之效。
2、夏季解暑喝什麽湯
1、綠豆土茯苓清涼湯
主要功效:清熱解毒、利濕消暑
推薦人群:暑熱煩渴、口幹口渴、尿短尿黃以及夏季易患濕疹、癤病等人群。
材料:綠豆50克、土茯苓30克(鮮品200~250克)、瘦肉250克。(3~4人量)
制作方法:先將綠豆洗凈,浸泡1~2小時;土茯苓洗凈,稍浸泡。瘦肉切大塊,洗凈。然後壹起放進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改用中火煲約1個小時左右,調入適量食鹽即可食用。
湯品點評:中醫認為綠豆性涼,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止渴消暑、利尿的功用,自古以來就是消暑解毒的良藥。而土茯苓味甘性平,既善解毒利濕,又能通利關節,對部分皮膚病,如濕疹、癤瘡等有較好的利濕解毒之功。兩者搭配,不但湯品口感良好,更具清熱解暑、生津止渴的作用,不僅適合夏日靚湯的需求,而且常被廣東民間用以治療暑熱煩渴、口幹口渴、尿短尿黃以及夏季濕疹、癤病等癥。
2、老冬瓜荷葉解暑湯
老冬瓜煲荷葉是廣東民間傳統的解暑湯,氣味清潤、淡香,具消暑、除煩、利水之功,對盛夏時的盛暑及口淡、口渴、煩躁、尿黃、失眠、納差等十分有效。荷葉消暑力特別強,正如《本草再新》說它“消涼解暑、止渴生津、治瀉痢,解火熱。”配以老冬瓜以及健脾化濕、解毒清熱的扁豆、苡仁、燈芯花等,使之清熱而不傷脾、利水而不傷陰。
材料:新鮮荷葉2塊,老冬瓜500克,炒扁豆、苡仁、赤小豆、豬苓、澤瀉、土茯苓、木棉花各12克,燈芯花5紮。
烹制:各材料洗凈稍浸泡,老冬瓜洗凈,連皮、仁切成大塊。連同荷葉壹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750毫升(約5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3個小時,亦可加入適量食鹽,淡服;亦可加入黃糖,甜服。此量可供3—4人用,宜盛暑之時每日或隔日多服用
3、冰糖銀耳雪梨羹
原料:銀耳、梨、冰糖冰糖銀耳雪梨羹冰糖銀耳雪梨羹
做法:1、準備好兩個梨。
2、先把銀耳放在溫水裏浸泡20-30分鐘,去掉黃色的蒂部,用手撕成小朵備用。
3、將撕好的銀耳、冰糖、切好的梨和枸杞放在鍋裏,加適量的涼水,燉煮至開鍋,改成文火燉煮。
4、待湯熬至黏黏的,這道銀耳雪梨羹就OK了。
3、夏季解暑食譜
(1)苦瓜拌雞蛋
原料:苦瓜1根、雞蛋2個、鹽、味精、蒜2瓣、料酒、香油、白糖
做法:
1.雞蛋加鹽、加料酒,打散攪勻,入油鍋中炒至成型,劃散晾涼。
2.苦瓜對半剖開,用勺子挖去內瓤,切成薄片,加鹽拌勻,腌制20分鐘,瀝去水分。
3.加點蒜末、糖、味精和香油拌勻,和晾涼的雞蛋碎混合拌勻即可。
(2)黃瓜拌皮蛋
原料:迷妳黃瓜4根、松花蛋2個、鹽、醋2大勺、雞精2克、生抽1大勺、香油1大勺、剁椒、獨蒜1只、香菜2根、白糖半小勺、辣椒油1大勺、花椒油1小勺
做法:
1.蒜切小塊,用壓蒜器壓成蒜茸;黃瓜洗凈,用刀拍松成幾條,切成小塊;皮蛋去殼切小塊。
2.將調味料(香油1大勺、生抽1大勺、醋2大勺、辣椒紅油1大勺、花椒油1小勺、糖1/2小勺、鹽適量、雞精適量)依次加入到蒜蓉的小碗中。
3.將黃瓜放進大些的盆中,倒入調好的味汁拌勻,加入皮蛋、香菜和紅剁椒拌勻即可。
4、容易中暑的人群
1、高溫車間工人
高溫車間主要包括鋼鐵工廠、玻璃廠、冶金、紡織、機械車間、造紙廠等。這些地方都是容易導致中暑的高溫車間。在高溫車間工作的工人,由於溫度過高及大量的出汗,都可能發生中暑的癥狀。
2、夏季露天工作人員
建築工人、采石工人、運輸工人、地質勘探人員、野外測量人員、築路工人等,這些成天在烈日的直接暴曬下工作的工作人員,如果不加以適當的防護,頭部受到日光紫外線的大量照射,再加上日光中散發出大量的人,都會使得腦膜充血,體溫中暑受到壓制,人們會出現中暑的癥狀。
3、產婦
壹般人都認為產婦在坐月子時應該忌風、忌涼,生怕受到風寒後而得病。因此,即使炎熱的夏天,也常常把產婦的住房關得緊緊的,不輕易打開門窗,更加不允許扇風扇,吃涼的食物。這樣,就容易造成產婦中暑。
4、老弱及病人
年紀大的人,壹般抵抗力比較低,心臟對於突然增加循環負擔常常應付不過來,如果再加上身體本來就有疾病,例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更加容易發生中暑。平時身體體質比較差的人,也比普通人容易中暑。
5、嬰幼兒
嬰幼兒身體各系統的生長發育還不夠完善,尤其是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尚差,而且皮下脂肪較多,特別是有保溫作用的棕色脂肪含量較高,對散熱不利。從而容易引起中暑。
6、營養不良的人
營養不良的人因為營養素的缺乏導致血壓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縮。他們還容易反復腹瀉,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最終導致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