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定植密度。柚子長勢旺,樹冠大,嫁接樹6-7年即進入盛果期,因此成片栽植密度不宜過密。20度以上的坡地,畝栽45株;10-20度的畝栽40株;10度以下的緩坡地,畝栽35株左右。柚樹喜歡溫暖、潮濕、需肥水,要求土層深厚肥沃,柚樹要特別註意栽在土壤較為肥後、水分較充足的土壤或者水源條件好的地方。
②定植時間。壹般以春秋雨季為宜,春季2月底至4月下旬;秋季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有條件的,其它季節也可定植,但不宜在冬季底溫和夏季伏旱條件下定植。
③定植密度。株距4x4米或者4x5米,壹般畝在40株左右,也可矮化,密植,畝栽50-60株。
④定植方法
a、定植前挖1米見方的大坑,施足大量頭機肥和適量磷肥做底肥,並回土高出地面20-30厘米。
b、定植時將苗木輕輕放於穴中,以松碎土栽植,用手把根團周圍細泥壓實,嫁接口露出地面。
c、定植後理好窩盤高出地面20厘米,灌足定根水。
2、土壤耕作①深翻擴穴,熟化土壤。深翻改土,熟化土壤必須從建園開始,逐年擴大。幼樹可在植外圍挖環形溝,分年深耕。成年柚園可在樹冠外圍進行條溝狀深溝,深、寬約0.5-0.7米,分層埋施綠肥等有機肥和無機肥,也可隔年、隔行或者每株每年輪換位置深翻。
②大種綠肥。用地養地。大種綠肥覆蓋地面,夏季可防止沖刷,降低土溫,增加空氣濕度和抑制雜草,同時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土壤肥力。如果間種豆科、蔬菜等,還可增加早期效益,其莖稈、殘枝敗葉覆蓋並翻入土種,增加土壤有機質。
③中耕培土。中耕時結合除草,壹般每年中耕3-4次,即在冬季采果後,夏季或者秋季,結合播種、間作各中耕壹次。種耕深度10-15厘米(結合間作播種,適當加深),愈近樹幹愈淺,以免損失大根,培土宜在幹旱季節來臨前或者冬天采果後進行。在緩坡地帶,3-4年培土壹次,在坡度大、沖刷嚴重的地方,隔年培土壹次。
3、施肥幼樹樹小,根幼嫩,宜勤施薄施,壹年可施5-6次,對結果樹壹般要施4次肥,即還陽肥催芽肥、穩果肥和壯果肥。
①還陽肥(基肥)。在采果前後施,其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壹半,應施大量的綠肥、堆肥、圈糞、餅肥等遲效肥,並配合速效氮肥和磷肥。
②催芽肥(花前肥)。壹般在2-3月進行,這次肥應以速效氮肥為主,主要施用人畜糞,適當結合施用尿素。
③穩果肥。在6月落果前半個月施速效氮肥和磷肥,可施用腐熟人畜糞,噴施過磷酸鈣1%浸出液。
④壯果肥。6月中下旬施用,施速效性氮肥和磷鉀肥。
4、灌溉與排水柚樹周年常綠,枝梢年生長量大,掛果期長,葉大果大,對水分的要求高。栽培柚樹必須通過灌溉來保證其水分要求,進行灌溉時要根據柚樹各個物後期對水分的需要與當時幹旱情況而定。總的來說,其全年的生長發育過程都需要適量的水分,特別是春芽萌發和開花期、果實生長盛期最為敏感,有春旱伏旱,這時必須進行灌溉。地勢較低,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或者雨季註意排水,在雨季來臨前或者暴雨季節應隨時檢查柚園排水系統,及時修整疏導,做到排水暢通無阻。
5、整形修剪柚樹樹勢強盛,樹體高大,幼齡期在肥水充足條件下,頂端優勢強,枝梢生長直立,容易形成主幹明顯樹形,新梢多而強盛,結果後枝條因果重而下垂,枝條向下彎曲,致樹形成傘狀,光照不易透入樹冠內部而枝衰果小,柚樹的結果母枝大部分都在樹冠內部,為二年生的無葉枝(俗稱爪爪)。根據柚樹的生長結果特性,生產上宜選用“變側主幹形”和自然“開心形”,幹高宜為40-60厘米,主枝間間隔30-40厘米,***培養5-6個主枝。修剪柚樹時應做到“頂上重,四方輕,外圍重,內部輕”,即在樹冠四周枝葉密集處,修剪疏稀,頂部枝條重剪,內部枝條輕修剪,使樹冠內部光照良好,結果多而品質好,壹般樹冠內部3-4年生側枝上的較纖細的無葉枝,是優良的結果母枝,必須註意保留。在樹冠外圍過長或者擾亂樹形,影響樹勢均衡的側枝,應註意疏剪與短截,達到通風透氣的目的。
柚子樹又名“文旦”“欒”“拋”。蕓香科。常綠喬木。葉大而厚;葉翼大,呈心臟形。花大,常簇生成總狀花序。果實大,圓形、扁圓形或闊倒卵形;成熟時呈淡黃色或橙色。果皮厚,有大油腺,不易剝離。果肉白色或紅色。果味甜酸適口,秋末成熟,耐貯藏。種子單胚。用嫁接、壓條等繁殖。中國廣西、福建、浙江、廣東、四川、重慶和湖南等地均有栽培。有“文旦柚”“沙田柚”等品種。果實供生食或加工,果皮可制蜜餞。花、葉、果皮均可提取芳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