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羊肉做鹵吃面條怎麽做

羊肉做鹵吃面條怎麽做

安徽名小吃: 正宗牛肉板面

在安徽阜陽市太和縣,大大小小的牛肉板面館比比皆是,不過也有羊肉板面的,但不好吃。無論春夏秋冬,都是吃者如雲。社會各色人等百吃不厭,久吃不衰,構成壹道燦爛的飲食風景。

安徽板面壹是面好,二是鹵子好。堪稱面食中的香辣面食極品!!!太和縣出產優質小麥,做板面取小麥精粉,四季的不同,按比例用食鹽、雞蛋、水加以攪拌,和成筋鬥的面 。

做板面時,可在案板上排好幾根小面棒(根據食客的要求大小碗之分:小碗8根面、大腕11根面為佳)。再用桿仗桿上幾下至面條變長和寬,再左右手捏著面頭,猛地舉過頭頂,狠狠地摔在案子上。接二連三,劈裏啪啦,邊摔,邊拉,邊閃,板面由此而得名。數根小面棒在手裏由短變長,由粗變細(拉成板面後就成為長而薄透明狀、此時面條不寬不窄)。

撈起煮好的板面和菜,清白潤滑,晶瑩透亮。然後澆上沸好的棗紅色的鹵子。白的面條,綠的菜葉,紅的鹵子,使人食欲大增。

鹵子的制作也十分講究。用料有茴香、花椒、桂皮、面醬、食鹽、紅辣椒、牛油和牛肉等。制壹鍋鹵子,各種用料按壹定比例和順序投放。制作時,先將牛油稀釋燒沸,然後再下佐料。曬幹的紅辣椒用量較大,以突出鹵子的辣味和色澤,牛肉也占較大的比例。把上等精牛肉切成方四正的小塊塊,待辣椒紅顏色下來之後,再把牛肉丟進鍋裏。這時,必須掌握好火候,才能把牛肉燒得不老不嫩,恰到好處。

鹵子做好後,放入備用的鐵制桶裏,涼後便凝結成固體,隨吃隨取,常年存放,不會變質。

安徽太和板面擁有食客的另壹個原因是快捷便當,經濟實惠。幹部、職工、學生等,為了趕時間來不及做飯,常常三五成群到板面館壹坐,只需交待壹聲,廚師立馬操作,三碗五碗,十碗八碗,眨眼工夫即可做成。壹大碗只要三塊錢。進城辦事的農民和過往商客,也是板面館的常客,他們往往叫下壹大碗,呼嚕嚕吃完,嘴壹抹,大步上路。

相傳太和板面源於三國時期。桃園兄弟”劉備、關羽、張飛駐守潁州今現在的安徽阜陽,張飛吃面總嫌太軟、不筋鬥、清淡無味;廚師(廚師是誰現已無考證)多次琢磨,面經過上百次的試和面成功了;而後張飛對廚師又指明要用牛肉做湯為料,廚師靈機壹動,添加近十多種能食用的藥材(當然也包括辣椒)和牛肉壹起為張飛做面,張飛吃後頓感可口。當即稱:面好、湯好、味更好,又香、又辣、又過癮。之後安徽板面便在穎(阜陽)、宛(南陽)、襄(襄樊)廣為流行,隨著時間的變遷,如今的板面口味更鮮美、更可口、面更筋鬥了。(炸制鹵子的方法已經發展到了至少26種藥材和輔料而成,炸煮過程全部使用牛油)。現在又增添了不少花色品種,如 牛雜面、板面大盤雞、米線等,再加上在鹵中煮制的雞蛋和豆皮,別有壹番味道。安徽太和板面曾多次應邀參加安徽、湖北、河南等省地方風味小吃大賽,還在博覽會上獲得金獎。安徽太和板面作為名吃,以其用料精,制作細,食之味美,久吃不厭而深受人們喜愛,成為能和鄭州燴面、蘭州拉面相媲美的安徽阜陽地方主要面食之壹,尤其是太和板面拉開後,在案板上用力板打的“嘭嘭”之聲,已成為招攬食客的壹景,不由妳不心動。

板面好吃,壹方面是面要筋絲柔軟,另壹方面澆的牛肉鹵子要辣香利口,且湯要味美。鹵子制作尤其關鍵:將鮮牛肉切成小肉丁,先用牛油將辣椒炸黑(註意不要炸的太老)撈出,將牛肉丁加花椒和醋壹起放在鍋內熬制,至肉爛油清時,再將食鹽和加入。板面下好後,兌上肉鹵子,就成壹大碗安徽板面了,青菜是青的,板面是白的,鹵子發紅,又漂著辣香,吃著十分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