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楓糖糖尿病的病因楓糖糖尿病是壹種支鏈氨基酸代謝的遺傳性疾病,是由於細胞線粒體基質中的支鏈α酮酸脫氫酶(BCKD)多酶復合體的功能缺陷所致。該酶復合物缺陷的原因是該酶復合物中壹種成分的基因突變。人體內主要的支鏈氨基酸是亮氨酸、異亮氨酸和纈氨酸。這些支鏈氨基酸在人體內無法合成,主要從飲食中攝入。和其他氨基酸壹樣,支鏈氨基酸可以作為蛋白質合成的成分,也可以代謝產生能量。
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由壹組支鏈α酮酸脫氫酶缺乏活性(或缺乏酮酸脫羧酶)引起,可分為經典型、間歇型、中間型、維生素B反應型和E3缺乏型五種類型。酶活性為正常人的0% ~ 2%,2% ~ 40%,5% ~ 25%,20% ~ 40%,5% ~ 10%。嘔吐患者會導致嚴重脫水並導致酸中毒。
該病為遺傳病,其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在BCKD多酶復合體中存在遺傳缺陷,具有E1、E2和E33亞單位的基因突變。BCKD多酶復合物的組成如上所述。E1是壹種硫胺素焦磷酸(TPP)依賴性酶。由2E1α和2E1β形成了分子量為170kD的α2β2四聚體。E1α和E1β基因座分別位於19q和6p,可以發生突變。E1α基因的突變可以阻止其與正常的E1β聚合形成四聚體,使E1α快速降解,從而降低或完全喪失支鏈α酮酸脫羧酶的活性,或僅。Wynn等研究了ⅰA型楓糖尿病患者E1α和E1β的聚合障礙,指出E1α突變如果在假定的硫胺素焦磷酸結合袋內,對E1α亞基的聚合沒有影響;涉及C端芳香殘基的突變阻礙了亞基聚合的動力學和天然α2β2結構的形成。E1α亞基的突變降低或完全喪失分支α-酮酸脫羧酶的活性。本文報道了E1α突變型1A楓樹糖尿病的表型、聚合狀態和比活性。
楓糖糖尿病的治療方法有哪些?雖然疾病無法治愈,但及時正確的治療可以使孩子存活下來,改善癥狀。應采取緊急措施治療代謝失代償的急性危象,否則孩子很容易死亡。處理方法如下。
氨基酸與營養療法:從鼻胃管靜脈滴註或滴用特制的無肝氨基酸輸註(支鏈氨基酸)的混合氨基酸溶液,同時從靜脈輸入葡萄糖(或高滲葡萄糖)和電解質。治療前兒童血漿亮氨酸水平壹般大於40mg/dl。通過上述治療,血漿亮氨酸可以迅速減少。從鼻飼管滴註與靜脈滴註效果相同。
急性危象治療的目的是改善神經系統的不良結局。要達到這個目的,我們應該:①縮短精神變化的時間和嚴重程度;②盡可能降低血漿亮氨酸水平。這是處理急性危機的兩個重要原則。危象緩解後,該病患者應少吃或長期食用含肝用氨基酸輸液(支鏈氨基酸)的快餐。懷孕時,若孕期支鏈氨基酸血漿水平能維持在100 ~ 300 mmol/L,則可分娩正常嬰兒。孕22周後,亮氨酸的耐受量從350毫克/天逐漸增加到2100毫克/天/天..分娩後應仔細監測血液中的支鏈氨基酸水平,以降低產褥期代謝失代償的風險。
透析治療:這種治療是通過透析清除血液中積累的大量亮氨酸,可用於搶救危重病人。Jouvet等人對3名有危及生命問題的新生兒使用了三種不同的健康搜索治療方法:靜脈-靜脈持續血液濾過、血液透析濾過和血液透析。經治療後,3名新生兒血漿中的亮氨酸分別為265,438+086,3865,438+08和2536 mmol/L,分別急劇下降至65,438+065,438+0,65,438+0275和488mmol/L,患兒的神經狀況迅速改善。分別在22歲、13歲和11歲時,三個孩子的智商都正常。兒童對這些治療有很好的耐受性,副作用是體溫降低和血細胞比容下降。
換血:這種方法是把病人的血輸給正常人,正常人的血輸給病人。正常人有處理支鏈氨基酸的能力,患者輸血給正常人沒有不良反應和後果。然而,患者血液中的亮氨酸水平可以降低。大劑量維生素B1(硫胺素)及靜脈高能營養:對維生素B1(硫胺素)治療有反應的疾病類型主要為ⅱ型楓糖尿病(即E2基因突變),但中、輕度患者也有反應。對維生素B1(硫胺素)治療有反應的前提是E1正常。因為當E2與E1形成復合物時,E2酶對硫胺素焦磷酸的親和力增加,硫胺素焦磷酸可使BCKD復合物保持穩定,從而增加患者對支鏈氨基酸的耐受性。維生素B1(硫胺素)的劑量壹般大於100mg/d/d..同時,高能營養要靜脈補充大劑量維生素B1(硫胺素),補充足夠的熱量、維生素、水和電解質,滿足需要。
肝移植:到目前為止,只有3例接受了肝移植。移植後全身支鏈2-氧酸脫氫酶活性明顯升高,無需限制飲食,在分解代謝增加的情況下沒有代謝失代償的危險。然而,考慮到手術的成本、風險和結果,溫德爾等人認為肝移植並不比經典的飲食療法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