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尾魚的釣魚技巧1。生活習性黃尾鯛,學名黃尾鯛,屬於鯉科,頭小口窄,身長側扁,銀白色,尾為麥黃色,俗稱?黃薇?常見於河流、湖泊等寬闊水面,喜棲息於下層水體,適應流水生活,食性雜,以植物碎屑、矽藻、綠藻、水生昆蟲、蝦類、浮遊動物等為食。黃尾裂腹魚是河流中常見的中小型魚類,自然產量較大,可達40厘米以上。黃尾當年可達15 cm ~20 cm,體重30 g ~60 g,次年可達200 g ~250 g。黃尾的嘴小,下,橫,下頷有角質緣;咽齒3排,鰓耙47~51,側線鱗63 ~ 68;腹部在肛門前方有壹個不顯眼的腹緣,生活在江河湖泊底部。用下頜角質邊緣刮水下藻類和高等植物碎屑,兩年後成熟,4-6月產卵。繁殖季節,親魚成群結隊到淺灘產卵,卵呈粘性,最大長度為cm,壹般兩歲魚20 cm左右,自然產量豐富,分布於黃河以南各水系。
黃尾魚捕魚技巧2。釣位與釣機根據黃尾魚的生長特點,釣位宜選在水庫內的黃泥坡、河口、陡巖、深淺交匯處、大彎處。初夏、秋季、陰天釣淺(1.5 ~ 2.5m),盛夏、晴天釣深(2.5 ~ 4m)。釣魚時壹般選擇20℃~25℃,天氣晴朗不悶,微風和水中氧氣充足的天氣為宜。
黃尾魚的捕魚技巧3。釣組及配件1手竿:壹般選擇調性柔和的4.5米碳竿。
浮標:抗風能力強的2號~ 3號,長硬尾11目,可以把握底界面。
3釣鉤:由於黃尾魚的嘴較小,進食的動作輕微,食物被下頜角質的邊緣刮到,所以使用1號的倒刺伊豆鉤,以方便魚的吞咽。弦鉤和爆鉤都不合適。
4號線組:主線1.5~2.5,腦線1~1.5,調四眼抓兩眼。這條魚上鉤後沖擊力很大,較粗的線組可以保證少跑魚或者不跑魚。
5個附件
①小鏟:用於開辟釣點。
②抄網:黃尾嘴小,力量大,特別適合用素餌釣魚,操作簡單,避免跑魚。
③護魚:長且大。黃尾魚容易死,壹定要放到深水裏,不要經常拉護魚,尤其是夏天。
黃尾魚釣魚技巧之四。餌料1餌料分為基礎餌料和精餌料:
①基礎餌料:根據黃鱔喜食泥水的特點,以泥水為巢,誘魚更快,時間更長。方法:將麥麩、黃豆粉(玉米粉或米糠也可)、菜餅1、麝香米1放入水區,再加入3份黃土調成糊狀,壹次性倒入窩中。
②精餌:又稱補充餌,適量宜少。方法:面粉1份、菜餅(或芝麻粉)各壹份,鯽魚商品餌壹袋,混合揉成丸子,每天填窩兩次,每次4-5丸。
餌料分為兩類:肉餌和素餌。
①肉餌:用蚯蚓或紅蟲。黃尾吃起來有貓膩,不適合整條蚯蚓上鉤。頭部被折斷,然後被鉤住,留下大約4毫米的尾巴供它在水中擺動。4~5條紅蟲綁在壹起,尖端不要露出來。
②素餌:用市面上賣的鯽魚商品餌,加拉絲粉,可擦可拉。
黃尾魚的釣魚技巧5。釣法1調整:無鉤調整2目,(裝鉤後眼都要調整入水,即要用細尾),子線超短(5~7 cm),兩鉤間距3左右,鉛從8字形圈下落30 cm,裝鉤後釣3 ~4目。此時釣組的狀態是:雙餌臥底,8環擦底或者臥底,鉛掉底。
2標誌:壹般以小頂標或小底標居多。提竿的時候可以發現魚鉤都在魚的嘴裏,大招往往掛在魚身上。
黃尾的形狀和餌的習性決定了釣法(小口、下位、橫裂、顎角邊)。按照常規的桌釣法調幾個漁獲(比如調4漁獲2;調3到魚3,等等。)子線曲率不夠。由於黃尾的嘴處於較低的位置,所以在下餌時嘴唇的上半部分必須先碰到分線,從而導致假動作。有時候,當浮標在頂部很高的時候,仍然沒有魚。常規的桌釣法掛的多,空桿率極高。超短子線8環臥底雖然是釣魚體的移動目標,但還是比較敏感的。副線在池底,方便黃尾吸,信號真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