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我們需要建立壹個溫室基地。
栽培要點為了實現羊肚菌的高產,田間管理應註意開溝、播種覆土和設施創新三個方面。
溫室栽培羊肚菌的方法和流程管理。栽培:邊面寬度0.8m-1.2m,長度不限。邊面之間留有寬40cm-60cm,深10cm-25cm的走道,方便采菇。幹燥、排水良好的地塊可作為低畦,排水不良、土質粘質的應作為高畦水。開溝:沿車面挖2 -3條播種溝,深度5-8厘米。
播種並覆蓋土壤。播種:播種量為500 -600瓶/畝,播種方式可以是條播或撒播。鉆孔的方式是將菌種均勻地撒在播種溝裏;播種方式的寬度控制在80cm,不開播種溝,使菌種均勻地撒在整個畦面上。覆蓋:覆蓋約2cm-3cm的細土,平整邊緣,機械覆土。
設施創新。建議使用簡易遮陽網棚。短棚是羊肚菌最早的栽培方式,目前廣泛應用於林下栽培,棚高0.75m..中間的棚子高2米。如果可能,可以使用高度為2.5m-4m的鋼棚。
(2)種植條件
羊肚菌之所以種植較少,是因為它的種植條件較高。它不同於其他真菌,對土壤的要求極高。必須種植在中性或微堿性土壤中,ph值在6.5-7.5左右,土壤最好是肥沃的黑土。然後是空氣因素,需要保持足夠的氧氣,對溫度和濕度的要求也很高。它的生長旺季是春秋兩季,適宜的生長溫度是20度,濕度在70%左右,同時也處於弱光環境,所以人工種植它必須滿足這些條件。
()栽培配方
農作物稭稈粉74.5%,麥麩20%,磷肥1%,石膏1%,石灰0.5%,腐殖土3%;鋸末75%,麩皮20%,磷肥1%,石膏1%,腐殖質3%;棉籽殼75%,麩皮20%,石膏1%,石灰1%,腐殖質3%。以上三個妳都可以選。料水比為1:1.3。混合飼料後發酵20天,含水量60%。用17cm× 33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裝袋,將500-600g的袋料與袋料混合,然後在100℃下滅菌8h,即可接種菌株。采用兩端接種法,袋口密封,22-25℃培養30天左右,菌絲可長滿袋。菌絲長滿袋後5-6天,讓其充分生長,即可栽培。
(3)熟料裝袋栽培
選擇壹個配方,按照1:1.3的比例與水混合。混合後堆放發酵20天,然後放入專用塑料袋中,每袋約500克。裝袋後,將這些袋裝物料置於100度的高溫環境中滅菌,滅菌時間為8-10小時,以便接種菌絲。采用兩端接種法,接種後密封袋口,放在22-25度的培養室中培養壹個月,使菌絲生長完全,待菌絲長滿袋後再進行培養。
(4)培養子實體
選擇壹個合適的種植環境進行栽培,或者搭建壹個合適的帶溫室的環境。消毒後,在床面上鋪壹層塑料薄膜,再蓋上壹層3-5厘米的腐熟土。均勻覆土,覆土後將土壓平。然後從培養好的菌棒上取下塑料袋,壹個壹個的排列在床面上。這種安排應該是均勻的。壹般每平方米可以布置40根菌棒,具體數量視實際情況而定。菌棒排列好後,均勻噴水壹次,然後覆土3-5cm,再覆蓋壹層落葉,保持土壤濕潤,空氣濕潤,壹個月左右就能長出子實體。
2.溫室栽培羊肚菌的過程管理
(1)溫濕度:羊肚菌是壹種低溫高濕真菌,3-5月雨後多發,8-9月偶有發生。生長期長,需要較大的溫差來刺激菌絲分化。菌絲體生長溫度為21-24℃,子實體形成發育溫度為4.4-65433。所以培養時間應該是11-65438+2月。
(2)陽光空氣:弱散射光有利於子實體的生長發育,避免強直射光。
(3)土壤條件:土壤pH值應為6.5-7.5,中性或微堿性有利於羊肚菌的生長。羊常生長在石灰巖或白堊土中,也可生長在腐殖土、黑色或黃色壤土、砂質混合土中。
溫室栽培羊肚菌的方法和過程管理。栽培方式:羊肚菌的主要栽培方式有室內開箱栽培、室外裝袋栽培和室外原料栽培。
(4)濕度管理:羊肚菌喜歡潮濕,其生長環境必須保持濕潤。應該在室外培育。冬天,尤其是早春,雨水多,溫度適宜,菌絲和子實體長勢良好。如果早春出現幹旱,壹定要及時澆水。
(5)溫度管理:早春4-65438±06℃的溫度可以刺激羊肚菌子實體的形成。如果溫度變化劇烈(低於4℃或高於16℃),會影響子實體的發育。
(6)病蟲害防治:菌絲和子實體都會發生病蟲害,預防為主,保持場地環境清潔衛生。播種前,進行場地消毒和殺蟲處理。如果後期發生蟲害,在子實體生長前噴灑除蟲菊或10%石灰水殺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