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鰻魚材料:
材料:鰻魚500克,
調料:泡椒50g、姜8g、白蒜8g、蔥8g、醬油8g、醋8g、15g鹽、味精5g、料酒8g、白糖8g、植物油30g。
練習:
1.將宰殺幹凈的鰻魚切成3.5厘米長的段;
2.紅辣椒、生姜浸泡後剁成粉備用;
3.大蒜切片,大蒜切小段;
4.鍋內油加熱至七成熱,放入鱔魚段蒸幹,放入剁碎的紅椒、姜、蒜片,炒出香味,料酒翻炒均勻,放入醬油、鹽、糖、高湯500毫升;
5.燒開,然後轉小火使鰻魚變軟;
6.當鍋內湯汁基本幹透後,加入味精、蔥、醋,瀝幹汁液打磨,出鍋冷卻,即可食用。
小貼士:
食物相克數:
鰻魚:鰻魚不宜與狗肉、狗血、南瓜、菠菜、紅棗同食。
黃鱔湯
材料:黃鱔1,生抽少許,鹽,味精。
做法:將黃鱔去內臟,切成段,煮熟後加入調料。每天服用1次。
藥用價值:主要用於治療氣虛型子宮脫垂:子宮下移或凸出陰道口,乏力加重;小腹,四肢無力,氣短懶言,面色蒼白,尿頻,白帶多,舌淡白,苔薄白,脈細。
西葫蘆黃鱔湯
材料:
黃鱔250克,西葫蘆2個(約500克),薏苡仁60克,芡實30克,香菇15克,生姜4片。
練習:
1,鰻魚?清洗幹凈,放入沸水鍋中焯壹下,撈起過冷河,刮去葫蘆青皮,洗凈,切成大塊;生姜、薏苡仁、香菇、芡實洗凈。
2.將所有材料放入沸水鍋中,用武火煮沸,文火1小時調味。
功效:
清熱利濕,解除攣縮。濕熱下註於筋骨,表現為腳麻木,手足攣縮,痿軟無力,屈伸不利,紅腫疼痛,小便短赤,或濕熱下註而帶下,濕疹等。目前多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發性神經炎、痛風、增生性關節炎、腳氣、子宮內膜炎、附件炎等。
描述:
這種湯常用於炎熱潮濕的季節。湯西葫蘆是葫蘆科攀緣草本植物西葫蘆的果實,含有蛋白質、糖、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C)、煙酸、粗纖維等。味甘,性微寒,既能清熱解暑,又能利尿。薏苡仁、各種氨基酸等。,味甘,性微寒,既能健脾祛濕,又能緩解各種抽筋。它們是營養豐富的食療產品,當與赤瓜粉結合使用時,可以增強利尿和除濕的功效。芡實也有健脾和胃的功效,但它是壹種收斂之品,往往與薏苡仁有相反的效果。黃鱔善於強筋骨,祛風除濕,既能增強祛濕止攣縮之力,又能使此湯清香可口。
蒜燒鱔魚的方法:
材料:鰻魚300克。
調料:大蒜100g、黃瓜1根、紅辣椒50g、姜末5g、香菜50g、郫縣豆瓣2湯匙(30ml)、料酒1湯匙(5ml)、醬油1湯匙(15ml)。
1,材料準備。
2、大蒜去皮,黃瓜洗凈切成菱形塊,紅辣椒洗凈去籽切成菱形塊,香菜切成老葉,郫縣豆瓣切碎。
3.鰻魚去頭、去尾、去骨、去內臟,用鹽水洗去粘液,切成約3cm長的段,用少量鹽、胡椒粉、料酒腌制15分鐘。
4.炒鍋燒熱,加入1湯匙(15ml)油,放入炒鍋翻炒變色,取出待用。
5.鍋洗凈,燒熱,放入2湯匙(30ml)油,放入郫縣豆瓣翻炒。
6.加入大蒜翻炒。
7.加入適量的湯,煮開後燒幾分鐘。
8.加入鰻魚和黃瓜煮開。
9.當黃瓜變色後,加入紅辣椒壹起燒。
10.當湯濃縮後,加入歐芹,攪拌均勻。用糖和雞精調味。出鍋的時候可以往鍋裏倒1茶匙(5ml)香油。
紅燒鰻魚的做法:
材料:鱔魚片500克、大蒜75克、郫縣豆瓣40克、精鹽2克、醬油15克、蔥10克、姜10克、味精1克、水豆粉15克、鮮湯400克。
紅燒黃鱔的制作方法:
1鰻魚洗凈,切成6厘米長的段。大蒜去皮洗凈,放入冷水鍋中煮熟(或蒸熟)備用。把豆瓣菜剁碎。
2.將炒鍋置於大火上,放油至七成熱,放入鱔魚翻炒至幹,放入豆瓣、姜片、蔥片翻炒至油變紅,放入鮮湯、醬油、鹽、蒜煮至軟熟,收汁後放入味精、水、豆粉出鍋即可食用。
紅燒黃鱔的操作要領:
1,鮮節長度相同。將原料翻炒後加入豆瓣,再加入鮮湯。
預熱大蒜可以縮短烹飪時間,增加菜肴的風味。
水煮鰻魚
水煮鰻魚材料:
黃鱔、雕酒、姜片、蔬菜、花生油、幹紅辣椒和胡椒
練習:
1.將去骨的黃鱔洗凈。
2.鍋裏放水,雕花酒,姜片燒開。壹次放入適量鱔魚片入鍋,煎至斷。
3.立即將挑好的鱔魚片放入冰水中。
4.全部焯水後,撈起鱔魚片,和蔬菜壹起放入鍋中。
5、放香菜,熱鍋燒半斤熟花生油,油溫六成時放幹紅辣椒和花椒略炒。
6.把油倒進盆裏。吃的時候把盆底的鱔魚片沖洗壹下,去鹹味,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