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幹漆的用法用量

幹漆的用法用量

 性狀本品呈不規則塊狀,黑褐色或棕褐色,表面粗糙,有蜂窩狀細小孔洞或呈顆粒狀。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具特殊臭氣。

性味與歸經辛,溫;有毒。歸肝、脾經。

功能與主治破瘀血,消積,殺蟲。用於婦女閉經,瘀血癓瘕,蟲積腹痛。

註意孕婦及體虛無瘀者慎用,畏蟹,忌同食。

貯藏密閉保存,防火。

拼音名 Gàn Qī

英文名 RESINA TOXICODENDRI

別名漆樹

來源本品為漆樹科漆樹屬植物漆樹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Stokes)F.A.Barkl. 的樹脂經加工後的幹燥品。壹般收集盛漆器具底留下的漆渣,幹燥。

制法取幹漆,置火上燒枯;或敲成小塊,置鍋中炒至焦枯黑煙盡,取出,放涼。

性狀本品呈不規則塊狀,黑褐色或棕褐色,表面粗糙,有蜂窩狀細小孔洞或呈顆粒狀。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具特殊臭氣。

鑒別

(1) 取本品壹小塊,置瓷蒸發皿中,點火即燃燒,產生黑煙並發出強烈漆臭。

(2)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置熱水浴中加熱5分鐘,放冷,濾過。取濾液1ml,加三氯化鐵試液1~2滴,顯墨綠色。

性味歸經辛,溫;有毒。歸肝、脾經。

功能主治破瘀血,消積,殺蟲。用於婦女閉經,瘀血癥瘕,蟲積腹痛。

用法用量 2.4~4.5g 。

註意孕婦及體虛無瘀者慎用,畏蟹,忌同食。

貯藏密閉保存,防火。

摘錄《中國藥典》 [編輯本段]各家論述 1.《綱目》:今廣、浙中出壹種漆樹,似小?而大,六月取汁漆物,黃澤如金,即《唐書》所謂黃漆者也。入藥仍當用黑漆,廣南漆作飴糖氣,沾沾無力。凡人畏漆者,嚼蜀椒塗口鼻則可免。生漆瘡者,杉木湯、紫蘇湯、漆姑草湯、蟹湯浴之皆良。漆花,治小兒解顱、腹脹、交脛不行方中用之。......漆,性毒而殺蟲,降而行血,所主諸證雖繁,其功只在二者而已。

2.《本草經疏》:幹漆,能殺蟲消散,逐腸胃壹切有形之積滯,腸胃既清,則五臟自安,痿緩痹結自調矣。又損傷壹證,專從血論,蓋血者有形者也,形質受病,惟辛溫散結而兼鹹味者,可入血分而消之,瘀血消則絕傷自和,筋骨自續,而髓腦自足矣。其主痞結腰痛,女子疝瘕者,亦指下焦血分受寒,血凝所致,利小腸者,取其通行經脈之功耳。至於療咳嗽,雖非正治,然亦有瘀血停積,發為骨蒸勞瘵,以致咳嗽者,得其消散瘀血之力,則骨蒸退而咳嗽亦除也。

3.《本經逢原》:幹漆灰,性善下降而破血,故消腫殺蟲通月閉,皆取去惡血之用,而《本經》治絕傷,是取其破宿生新之力也。元素雲,削年深堅結之積滯,破日久凝結之瘀血,斯言盡幹漆之用矣。無積血者切忌,以大傷營血,損胃氣,故胃虛人服之,往往作嘔,此與《本經》之義,似乎相背,而實不相違。產後血暈,以舊漆器燒煙熏之即醒,蓋亦取下血之義,而破經絡中血滯。

4.其他《本經》:主絕傷,續筋骨,五緩六急,風寒濕痹。《別錄》療咳嗽,消瘀血痞結腰痛,女子疝瘕,利小腸,去蛔蟲。《藥性論》:能殺三蟲,主女人經脈不通。張元素:削年深堅結之積滯,破日久凝結之瘀血。《本草原始》:婦人產後血運,多用幹漆火燒熏鼻。陶弘景:今梁州漆最勝,益州亦有,廣州漆性急易燥。其諸處漆桶上蓋裏自然有幹者,狀如蜂房,孔孔隔者為佳。《蜀本草》:上等清漆色黑如?,若鐵石者好,黃嫩若蜂窩者不佳。《日華子本草》:漆毒發,飲鐵漿並黃櫨汁及甘豆湯,吃蟹,並可制。《醫學正傳》:性畏漆者,入雞子清和藥(幹漆)內。[編輯本段]功用主治 破瘀,消積,殺蟲。

治婦女經閉,癥瘕,瘀血,蟲積。

①《本經》:主絕傷,續筋骨,五緩六急,風寒濕痹。

②《別錄》:療咳嗽,消瘀血痞結腰痛,女子疝瘕,利小腸,去蛔蟲。

③《藥性論》:能殺三蟲,主女人經脈不通。

④張元素:削年深堅結之積滯,破日久凝結之瘀血。

⑤《本草原始》:婦人產後血運,多用幹漆火燒熏鼻。 [編輯本段]用法與用量 內服:入丸、散,0.8~1.5錢。

外用:燒煙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