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生物堿對腎臟有什麽損傷

生物堿對腎臟有什麽損傷

生物堿主要存在於自然界的植物之中,但有的也存在於動物體內。生物堿是壹類含氮的堿性有機化合物,有似堿的性質,所以過去又稱為贗堿。大多數有復雜的環狀結構,氮素多包含在環內,有顯著的生物活性,是中草藥中重要的有效成分之壹。生物堿具有光學活性。有些不含堿性而來源於植物的含氮有機化合物,有明顯的生物活性,故仍包括在生物堿的範圍內。而有些來源於天然的含氮有機化合物,如某些維生素、氨基酸、肽類,習慣上又不屬於“生物堿"。

生物堿對腎臟有壹定毒性,超量使用會引起口唇和四肢麻痹、惡心、嘔吐等中毒癥狀,嚴重者可危及生命。近年來,由於中藥運用不當或濫用,致使中毒現象時有發生,而中藥所致的腎臟損害,尚未引起臨床醫生的足夠重視。

壹、雷公藤:有毒成分為雷公藤生物堿。具有消炎、止痛和免疫抑制作用。中毒者多為用量過大者,也有常規劑量(1mg/kg·d)引起中毒者。累計中毒者多見。有資料報道,服用雷公藤發生不良反應184例,其中腎損害發生率為25.59/6,死亡率為14.7%。還有文獻報道雷公藤中毒214例,腎損害占總例數的54.2%,44例因急性腎衰竭致死,占37.6%。

二、木通:有毒成分為馬兜鈴酸與木通堿。為馬兜鈴科木通馬兜鈴的藤莖,商品名習稱關木通。具有利尿、強心作用。有文獻報道木通煎劑或含木通的中藥煎劑服用後引起急性腎衰竭者10例。8例因急性腎衰竭於服藥後5~25天死亡,劑量50~200g;1例連服有木通25g的中藥10劑,引起急性腎衰竭。木通常用量為3~6g,超量應用是造成腎損傷的重要因素。

三、朱砂:有毒成分為硫化汞。汞是腎毒性最大的重金屬之壹,藥用為二價汞鹽,仍有很大的毒性。朱砂具有清心鎮驚、安神解毒的功能。進入體內的汞70%由腎臟排泄。有些中成藥含朱砂量很高。如朱砂安神丸含20%,萬氏牛黃清心丸含10.29/6。按每日服朱砂安神丸2丸計算,則每日可能服入可溶性汞0.75mg。據文獻報道,二價汞鹽使人產生中毒的劑量為5mg,所以服藥時間稍長,10天左右就會產生蓄積中毒。因此,中國藥典1995年版已將朱砂安神丸、磁朱丸淘汰。

四、蒼耳子:有毒成分為蒼耳子毒苷。常用量3~lOg,中毒量30g以上。可直接損害腎小管上皮細胞,甚至發生廣泛的近曲小管壞死,導致急性腎衰竭,也可直接損害腎小球。

五、白頭翁:有毒成分為白頭翁素和三萜皂苷。常用量10~15g,中毒量30g以上,可引起腎臟損害,出現腎炎樣改變。煎劑較安全。

六、山豆根:有毒成分為苦參堿及金雀花堿。常用量3~log,中毒量12g以上,有服60g死亡的報道,不宜久煎,慎與大黃合用。

七、威靈仙:有毒成分為白頭翁素及皂苷類。常用量3~lOg,中毒量50g以上,主要是過敏反應。

八、松節:有毒成分為松節油(蒎烯類)。常用量lO~15g,可直接損傷腎小球。

蜈蚣:有毒成分為組織胺樣物質溶血性蛋白質。中毒量15g以上,有2天連服蜈蚣4條致死的報道。

九、馬錢子:有毒成分為番木鱉堿。1日內服量0.3~O.6g,中毒量1.5~3.Og。可直接損傷腎小管。排泄慢,有蓄積作用,常服、久服可蓄積中毒。生藥7g即可致死。治療量和中毒量十分接近,忌與豬肉、茶葉、南瓜同服。

十、虎杖:有毒成分為蒽醌類化合物。常用量10~30g,中毒量60g以上,常量即可發生過敏反應。

十壹、肉桂:有毒成分為桂皮醛。常用量2~5g,中毒量15g以上,可直接損傷腎小球。可蓄積中毒,不可超量長期服用。

十二、蘆薈:有毒成分為蘆薈苷和蘆薈大黃素。常用量1~2g,中毒量9g以上,可出現腎臟損害,出現腎炎樣改變。宜人丸劑,不入湯劑。

十三、牽牛子:有毒成分為牽牛子苷。常用量3~9g,中毒量15g以上,可直接損傷腎小球,出現腎炎樣改變。

十四、商陸:有毒成分為商陸毒素和商陸堿。常用量2~4.5g,中毒量20g以上,可直接損傷腎小管。煎煮30min以上毒性可大為減低,忌與肉煮食。

十五、巴豆:有毒成分為巴豆油、巴豆素(毒蛋白)。常用量O.1~O.2g,中毒量不等,有壹粒即中毒者,巴豆油20滴致死者。可引起腎臟損害,出現腎炎樣改變。

十六、澤瀉:有毒成分為苷類生物堿。常用量10~15g,中毒量30g以上。過量可直接損害腎小管,不宜鮮用、生用。

十七、廣防己:有毒成分為漢防己堿、馬兜鈴酸和酚性生物堿。常用量6~9g,中毒量30g以上。導致間質性腎炎,也可直接損傷腎小球,破壞腎臟實質細胞,致使腎小球變性、壞死,甚至急性腎衰竭、尿毒癥;也可直接損傷腎小管。

十八、白果:有毒成分為白果中性素。常用量5~10g,或5~10枚。中毒量20粒以上,與炮制方法有關。可直接損傷腎小管,人煎劑可生用,人丸劑宜煨熟用。

十九、馬兜鈴:有毒成分為木蘭堿和馬兜鈴酸。常用量3~9g,中毒量30g以上。可引起間質性腎炎,腎小球病變相對較輕,可能繼發於間質及小管病變,主要為球性硬化。不可生用。

二十、厚樸:常用量3~10g,中毒量30g以上,不可過量久服。

二十壹、川楝子:有毒成分為川楝素。常用量5~10g,中毒量生用6~8g,炒用30g以上。可直接損傷腎小管。

二十二、益母草:有毒成分為益母草素。常用量12~30g,中毒量90g以上。不宜超量連續服用。

二十三、水蛭:有毒成分為水蛭蛋白、水蛭素。常用量3~6g,中毒量15g以上。

二十四、檳榔:有毒成分為檳榔堿。常用量10~30g,中毒量60g以上。可引起腎實質的損害,出現腎炎樣改變。不宜空腹服用。

二十五、鴉膽子:有毒成分為酚性成分。中毒量為12粒以上。可引起腎小管壞死。

二十六、雄黃:有毒成分為二硫化二砷。每次O.2~O.4g,日服1~2次。可直接損傷腎小管,也可直接損傷腎小球。

二十七、蓖麻子:有毒成分為蓖麻毒蛋白。常用量0.5~1g,中毒量2~20粒。可直接損傷腎小管和腎小球。人丸散劑,不入煎劑。

二十八、魚膽:有毒成分為組織胺類、膽鹽及氧化物。中毒量為1個以上。

二十九、山慈姑:有毒成分為秋水仙堿。中毒量為15g以上,可引起腎小管損傷,出現腎炎樣改變。

三十、斑蝥:有毒成分為斑蝥素。常用量O.03~O.06g/日,分3次服。內服中毒量為0.6g以上,致死量1.5~3g,外用致死量為15g。直接損傷腎小管,可引起廣泛的近曲小管壞死;直接損傷腎小球,損傷腎實質細胞,引起腎小球變性壞死,導致腎功能衰竭。小劑量即可損傷腎小球,中毒量主要損傷腎小管。

三十壹、柴胡:有毒成分為揮發油及柴胡皂苷。常用量3~lOg,中毒量35g以上。可致敏。

三十二、天花粉:有毒成分為天花粉蛋白。常用量3~12g,不宜長期服用,尤其是特異體質者。

在中藥中含有生物堿的還有很多品種,如天麻、土荊芥、土貝母、海馬、蛇膽、麻黃、芫花、大戟、甘遂、毒蕈、細辛、丁香、番瀉葉、補骨脂等,服用或使用不當都會有不同對腎損害,應引起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