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把豬身上最好的部分做出來?

如何把豬身上最好的部分做出來?

豬身上的部位太多了,光是壹個五花肉的做法,明年也做不完。這裏先說兩個相對不同的部分:肥腸和豬皮。豬腸(用作食物)

豬的大腸有很多種吃法。不管怎麽洗都有獨特的味道,不壹定不幹凈。主要原因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味道已經滲透到腸壁了...不過沒關系,只要裏面的東西看不見就行。用酸菜和泡椒炒。是啊,又脆又好吃,又辣又酸。這是壹種常見的做法。除此之外,還有用肥香腸烤出來的肥香腸,這些都是肥香腸愛好者的心頭好。壹提到菜名,它就會自動分泌唾液。

紅燒大腸,熟軟入味,不僅鹵味濃郁,還保留了豬大腸的堅韌口感。這不僅是重要的混合鹽水,而且要保持烹飪時間在適當的位置,以品嘗最好的。

很多鹵店靠盲目鹵大腸闖出壹片天地,變成了兩三代人經營的生意。就算人家無私的把秘方告訴妳,還是做不出他的味道,只能找點吃的。這個地方有名的鹵水攤,很多人小時候在家附近的巷子裏都有過吧?

豆腐香腸,以洗凈的豬腸為原料,以肉末和豆腐(事先拌入胡椒粉、鹽和香料)為餡,紮成小塊,掛在通風處,風吹日曬,直至裹在香腸裏的肉和豆腐幹癟,手感不再濕潤,即可壹根壹根食用。經常做飯的人,12月到夏天都可以吃。

炒菜或者蒸菜都很簡單。除了有點鹹,所有的東西聞起來都很香。

糯米香腸

糯米腸和豆腐腸差不多,只是裏面的豆腐換成了泡好的糯米。做糯米腸衣,要多留出壹塊,因為糯米容易脹氣,撐破腸衣就可惜了。

血腸

東北的血腸不如見面有名,見面不如吃飯。熬成酸菜白肉,大鍋大鍋端上來,大口吃。太過癮了!

炒肝

北京小吃,叫炒肝,其實腸多肝少,摻了澱粉。還有很多蒜末,不攪拌是看不出來的。妳只要看著壹個黏糊糊的碗,妳第壹次見到的南方人還以為是某種甜點。

豬皮

經常做豬肉炒菜,除了熟豬肉,壹般都把豬皮放上去不用,主要是生炒的豬皮嚼不爛,不如棄之不用。而且壹家人每次買菜都不會買太多肉。皮很少,什麽都不夠,只能扔掉。真的很可惜,特別是豬皮這麽好吃!

對於那些浪費不起的人,我可以給妳壹個小竅門:準備壹個晾曬豬皮的簸箕或者簾子,只要透氣就行,利用家裏的廢品也可以做壹個。

以後每次買皮掛肉,都可以脫壹層皮,洗幹凈,攤開晾幹或者曬幹。等簾子幹了,就可以做炒豬皮了。

準備壹鍋油(可以是妳平時炒排骨的油)。鍋熱了,輕輕放下幹豬皮,煎到冒泡,再用長筷子翻面。新炸的豬皮很脆,體積膨脹到以前的兩三倍,空隙大,很容易咬,很香。撒上鹽就可以直接吃了。如果壹時吃不完,等涼了之後,就找個幹凈的袋子或者罐子放好。

吃的時候泡在肉湯、蘑菇湯或者清湯裏,然後煮熟,加入雞蛋水餃和時令蔬菜壹起煨,就成了很受歡迎的豬皮湯,很不錯。皮的縫隙裏全是湯汁和蔬菜汁,咬下去又軟又醇。是啊。

如果不想這樣收皮,又想每次都用,可以把皮切成方塊。在炒肉之前,先用炒鍋裏的油把肉丁炒熟,然後把肉丁皮和煉好的豬油放入碗中,再炒其他菜。留下來的肉丁皮,每次蔬菜湯煮的時候都可以加壹點帶油,濃湯寶沒毛病,油花在那裏,味道也不錯。而且切丁油炸過的豬皮是水煮的,連小孩老人都可以吃。

烤豬皮

鋪上豬皮,兩面刷上調料,在炭火上翻面,熟後撒上辣椒面,也就是在燒烤攤上做壹串三五塊的燒烤皮,自己做。量大到味道很棒。沒有明火,可以用烤箱,定好時間等妳吃。

紅燒豬皮

買現成的五香鹵汁,把洗好的豬皮變小,壹起煮到軟。

豬皮凍

凍肉絕對是涼菜裏的大佬。就算是白口,也能吃兩碗凍肉,更別說加配料和配菜了,更慘。

做皮凍比較簡單,就是把皮刮幹凈,去毛,剁碎。越是切成塊,凍的味道會越濃,越容易凍住。然後將切好的豬皮放入冷水中至變稠,加鹽,攪拌均勻,關火,晾涼,第二天基本就可以食用了。除了加鹽,還可以提前放壹點姜末和八角調味,但不要太多。我也喜歡加點醬油,吃起來更有味道。

肉皮澆頭

炸豬皮,用醬炸,上面蓋著米線和面條,是美味的肉皮澆頭,再加壹些焯水的韭菜和豆芽,很受雲南人的歡迎。所謂葉子,指的是炒豬皮。

檸檬水晶皮

這是壹種涼拌菜,需要提前煮熟煮透,然後切絲,澆上新鮮檸檬汁、剁碎的小米椒、鹽、香菜、醬油和少許辣椒油,拌勻。吃起來又酸又辣又嫩,很開胃。

(圖片整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