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廣東端午粽子。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有鮮肉粽子和紅豆沙粽子,鹹蛋黃做的蛋黃粽子,以雞丁、鴨丁、叉燒、蛋黃、香菇、綠豆沙為餡料的什錦粽子。
2.閩南端午節的粽子。廈門和泉州的燒臘餃子和蘇打餃子在國內外都很有名。
3.寧波端午節粽子。浙江寧波的粽子多為四角形,品種有堿水粽子、紅豆粽子、紅棗粽子等。
4.嘉興端午節粽子。浙江嘉興粽子歷史悠久,有三角形和長方形、鮮肉、豆沙、八寶等品種。
5.蘇州端午節粽子。蘇州粽子多為細長的四角形,有鮮肉、棗泥、豆沙等品種,具有配料精致、制作精細的特點。
6.四川端午節粽子。四川人喜歡吃辣,所以粽子可以分為甜的和辣的。四川麻辣粽子因制作精美,工藝復雜,口味獨特。
7、海南端午粽子。與北方的粽子不同,它是由香蕉葉包裹成方形圓錐體,重約半公斤。糯米裏有鹹蛋黃,叉燒,臘肉,紅燒雞翅。
8.北京端午節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小頭斜四角形,多以紅棗、紅豆沙為餡,少數也以果脯為餡。
9.山東端午節粽子。黃澄澄的糯米包裹的粽子黏黏糊糊的,中間夾著紅棗,別有壹番風味。
10,臺灣省端午節粽子。具有濃郁的閩南風味,品種繁多,包括白粽子、綠豆粽子、叉燒包、八寶粽子和燒臘粽子。
此外,還有貴州的酸菜餃子,Xi安的蜂蜜涼拌餃子,蘇北的鹹蛋餃子,上海的鹹餃子,雲南的火腿餃子。
粽子的類型2:
綠豆鴨蛋餃子
糯米750克,綠豆750克,花生25克,熟鹹鴨蛋黃5個。
將蛋黃切碎,與糯米、綠豆、花生拌勻,制成餡料。將浸泡過的粽子殼葉子折成桶狀,填入適量餡料。
包好後放入鍋中,加入冷水浸泡粽子。煮1小時後,用文火煮1小時。
陳皮牛肉餃子
泡糯米和綠豆各1000克,牛肉和陳皮各100克,豬肉末50克,蔥花,姜末和鹽。
用豬油炒出蔥花,依次放入牛肉、陳皮、肉末,翻炒半分鐘,然後淋上香油作為餡料。
包的時候先把拌好的糯米和綠豆放進去,把餡放在中間,然後按照上面的方法煮。
百果粽子
糯米750克,青梅25克,菠蘿肉和冬瓜條25克,西瓜仁15克,核桃仁,葡萄幹,紅綾,
300克糖。首先將青梅、菠蘿肉、冬瓜條放入白糖中焯壹下,瀝幹水分。
然後用白糖腌制24小時,也就是餡料。包成方底的餃子,煮50分鐘,離火燜4分鐘。
豬肉餃子
糯米2.5斤,65438+鮮豬肉0.5斤(半肥半瘦),酒25克,醬油150克,鹽70克,味精少。
許,粽子的殼葉是合適的。先把糯米洗幹凈,加入糖、鹽和醬油拌勻。然後把豬肉切成長方形,然後
把剩下的配料混合好。然後將粽子殼的葉子卷成漏鬥狀,放入40克糯米,放入壹塊肥肉和壹塊瘦肉,
蓋上約30克糯米,壓平,包好。最後將包好的粽子放入水中煮1小時,再用文火煮。
1小時左右。烹飪過程中要不斷加水,保持原有水位,然後出鍋即可。
紅棗粽子
糯米1.5斤,紅棗0.5斤。糯米洗凈,用冷水浸泡2小時後瀝幹。將30克糯米放入漏鬥狀的棕櫚殼葉中,然後放入4顆紅棗,蓋上壹層糯米。包好後,將粽子放入鍋中,註滿冷水。
蓋上蓋子,用大火煮大約2小時。烹飪時要加水,保持原有水位。
桂花果仁餃子
糯米1斤,芝麻100克,豬油150克,白糖300克,桂花100克,鹽和澱粉適量。
將糖、芝麻、鹽、豬油混合,邊攪拌邊加入澱粉,再加入桂花,攪拌均勻制成餡料。
用約占體積1/3的糯米填滿漏鬥形的米葉,然後加入1/3的餡料,最後蓋上1/3的糯米。
包好後放入鍋內緊緊瀝幹,放入浸沒粽子的水中。煮1小時後,小火燉半小時即可食用。
北方素食餃子
糯米1.5斤,洗凈,冷水浸泡2小時後瀝幹。糯米30克放入卷成漏鬥狀的棕殼葉中,包好放入鍋中。加滿水後,煮3個小時。吃的時候撒上白色的蔗糖,味道很好。
粽子的幾種簡單方法
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是壹個大的,斜四邊形或三角形。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產品都是湯圓。在農村,人們仍然習慣吃大黃粽子。粘、韌、香,風味獨特。北京的餃子大部分都是紅棗紅豆沙餡的,也有少數是果脯餡的。
配料:紅棗或栗子,白糯米。
做法:先將紅棗或栗子切成粒,將白糯米用冷水浸泡三四個小時,然後按照壹層米壹層餡的順序包三層米三層餡,最後用蘆葦葉將這些原料包好煮熟即可。
豆沙宗
配料:紅豆沙、白糯米
方法和鮮果粽子壹樣。
手工臺灣省粽子
具有濃郁的閩南風味,品種繁多,包括白粽子、綠豆粽子、叉燒包、八寶粽子和燒臘粽子。燒肉粽子最受歡迎,內容豐富多彩,有豬肉、扇貝、芋頭、鴨蛋等。,而且已經成為壹年四季都能看到的傳統小吃。
食材:板栗、香菇、五花肉、鹹蛋黃、蝦仁、白糯米、肉醬、花生。
做法:栗子煮至栗子的香味熟透。香菇用水浸泡壹小時,小火煎,加香料煮熟。先炒五花肉,然後取出用醬油和香料腌制。蝦也用油炸,使它變香。花生要熟了。同時將白糯米放入水中浸泡3~4小時左右,浸泡至軟身。
把白糯米和其他所有加工好的原料放在壹起。具體比例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混合在壹起。混合後加入醬料翻炒片刻。炒好後用粽子葉包起來。
小貼士:水必須淹沒所有的粽子,然後煮壹個半小時左右。
瑤柱肉粽
配料:類似於古代的肉餡餃子,只不過多加了壹種原料,即瑤柱。
方法和古代的肉餡餃子壹樣。
頂級養生宗
原料:紫米、銀杏、扇貝、鮑魚、栗子、香菇、五花肉、鹹蛋黃、蝦仁、白糯米、肉醬、花生。
做法:第壹步,板栗、香菇、五花肉、鹹蛋黃、蝦仁、白糯米、肉醬、花生的加工方法與古代的肉粽相同。紫米用熱水泡大約需要6個小時。泡好後將紫米用文火炒香,但不要炒得太軟。瑤柱和銀杏也需要提前煮熟。最好用幹鮑魚,要提前7天泡水。第二步:將60%白糯米和40%紫米混合,加入其他原料,用臺灣省竹葉包裹成四角,放入水中浸泡壹個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