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味精不僅有害還致癌?以後可以吃嗎?不敢吃味精的人看看。

味精不僅有害還致癌?以後可以吃嗎?不敢吃味精的人看看。

近日,蕭艾在後臺收到壹些讀者的留言,詢問“最近在網上看了壹篇文章,說味精會致癌,但我媽媽幾乎每頓飯都會放壹些味精。我們壹家人都會得癌癥嗎?”

“還有人說吃味精會致癌。我現在不敢做飯,但是我喜歡味精的鮮味。我還能吃味精嗎?”

味精可以使菜肴更加美味,因此成為許多家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會聽到各種關於味精的評論。比如味精吃多了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甚至味精吃多了會致癌。

其實味精並沒有傳言的那麽可怕。

坊間壹直有“味精加熱超過100會致癌”的傳言,這多半是因為認為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在高溫下會變成致癌的焦谷氨酸鈉。

其實味精的生產工藝和酒、醋、醬油等食品差不多。谷氨酸是從玉米、澱粉、甜菜、甘蔗等碳水化合物中經過微生物發酵後得到的,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可以通過精制谷氨酸得到,不會涉及其他化工原料。

雖然谷氨酸鈉在高溫下易生成焦谷氨酸鈉,但實驗證明,含0.2%左右味精的稀鹽溶液加熱3小時至115 ~120時,只有0.7%左右的谷氨酸鈉能生成焦谷氨酸鈉。

這麽少量的焦谷氨酸鈉,毒性不足以對人體造成傷害,所以說味精加熱到100以上會致癌是不正確的。

雖然味精並不直接致癌,但是在使用味精的過程中也要註意以下三點:

根據壹項神經發育毒性研究,歐洲食品安全局發現,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入超過32毫克谷氨酸鈉會對人體產生有害影響,如頭痛、血壓升高和胰島素水平升高。

過量食用味精甚至可能損害腦神經,嚴重影響發育中的兒童和青少年。因此,歐盟食品安全局將味精的最高限量定為每天每公斤體重30毫克,成人每天攝入味精不得超過5克。

高溫很容易導致味精的溶解或變化,失去其鮮美的效果。當溫度超過150時,還會產生有毒的焦谷氨酸鈉。所以做菜要把握好放味精的時間,菜出鍋的時候放味精最好。這樣既可以避免高溫改變味精的性質,又可以避免涼菜不能溶解味精的問題。

肉類含有谷氨酸。肉加熱時加鹽會產生谷氨酸鈉。做肉菜的時候,不需要加味精做調料。

另外,味精在酸性條件下很難溶解。酸度越高,味精的作用越低,所以醋裏最好不要放味精。但餡料通常要經過蒸、煮、炸等高溫工序,加入味精容易使其變性,從而失去美味效果。

俗話說“病從口入。”此前,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公布了壹份容易致癌的食物名單。以下三類食物最好少吃。

鹹魚、鹹菜、臘肉等腌制食品在腌制過程中容易產生二甲基亞硝酸鹽,在人體內會轉化為致癌物質二甲基亞硝酸銨,過量食用會增加患消化道癌癥的風險。

煙熏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質苯並芘,經常食用容易增加食道癌和胃癌的風險。

燒烤時使用的鹵肉不當,容易產生大量的致癌物亞硝酸鹽,燒過的肉和魚皮中含有壹種強致癌物苯並芘,空腹食用會使平均患癌率增加20倍左右。

反復使用油的油炸食品容易產生多環芳烴類致癌物質,增加患癌風險。

被黴菌汙染的黴變食品,容易產生高度致癌的黃曲黴毒素,黃曲黴毒素不僅易溶於水,耐熱性強,其毒性比砷高68倍,比氰化鉀高10倍。

味精本身對人體健康沒有影響,只要註意食用的方法和事項,日常生活中還是可以適當食用的。#關註她的健康# #微風計劃# #39健康超級團#

未經作者許可和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