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不適合連作。最好選擇三年沒種過豆類作物的田地。豇豆地要早耕深翻,做到精細整地,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地力。豇豆的根瘤菌發育不良,在植物生長初期根瘤菌的固氮能力較弱。為促進早期生長發育,應施足有機肥作底肥,增施磷肥可明顯提高豇豆產量。每667m基肥用量:有機肥5,000kg以上,過磷酸鈣25-30kg,草木灰50-75kg或硫酸鉀10-20k g。深耕前施緩效肥翻至下層土壤,整地作畦時再施全腐熟速效肥於表層土壤。種植前,準備土壤,建造壹個高隔間,寬度為1.3m,深度為25-30cm。噴灑適量除草劑,並立即用塑料薄膜覆蓋。
(2)培育壯苗
春豇豆,尤其是早春豇豆,直播後溫度低,發芽慢。遇到低溫陰雨天氣,種子容易黴變,秧苗不好。所以適當育苗,也可以提前和延長收獲期。初春豇豆可在冷床或營養盤中飼養。在四川,春分前後1周播種苗,移栽冷床苗(如可移栽溫床苗、大苗進行早熟栽培)。種子經過精心挑選後,播種在秧盤上,秧盤裏裝滿了園土、鋸末、棉籽殼等疏松材料。每三粒種子壹起播種,間距3-4厘米。播種前,給它們澆水,蓋壹層土,排成壹行,蓋上塑料薄膜。註意苗期管理,出土前不要揭膜,從出土到移栽,膜內溫度保持在20℃左右,最低不低於5℃,並時刻保持濕潤,避免濕度過大,生長過快。平時需要通風,也要註意定時通風,使幼苗移栽後生長整齊,旺盛。
(3)殖民化
苗床苗壹般在第壹片復葉發育前栽植,栽植在陽光和暖的日子進行。用刀片將塑料薄膜切開種植,種植後幼苗周圍的孔隙用細土緊密覆蓋。
(4)現場管理
①追肥豇豆開花結莢前,不需要太多的肥料和水。比如肥水過多,藤本植物葉片生長旺盛,開花結莢節增多,花序數量減少,側芽萌發,中下部形成空藤。因此,前期宜控肥控水抑制生長。植物開花結莢時,要增加肥水促進生長,多開花多結莢。莢果收獲初期,需要更多的肥和水,如去肥脫水,花和莢果就會掉落。因此,需要繼續追肥,促進開花,延長收獲,提高產量。追肥量約為1,000公斤人糞便,3公斤尿素,1.5公斤過磷酸鈣,7公斤氯化鉀。7月上旬施入,施入後仍覆蓋薄膜,直至收獲結束。
(2)在修剪植株開始拉藤時,搭設腳手架,將藤拉至人字架上。藤蔓上腳手架後,捆綁1 ~ 2次。當植株基部的側芽長到65,438+00 cm左右時,全部摘除,當植株中部的側枝長到3 ~ 4節時,留2節取芯;當植物生長到支架的頂部時,采摘嫩枝,生長上面的側枝,留下2個節用於取芯。
(5)收集和保存種子。
當嫩豆莢完全發育,種子剛剛露出來的時候就可以收割了。豇豆每個花序有2個以上的花蕾。起初,它開兩朵花,結兩個莢。後來的花蕾也能開花結莢。因此,采收時不宜損傷剩余花蕾以利於結莢。可以留1 cm左右的果莢收割,不要傷到基部的花芽。采收後期追肥1次,可使這些花蕾開花結莢,使其多采收4 ~ 5次。
豇豆種子應留在無病株的基部和中部莢果內,花序應整齊地結出成對的莢果。如果莢果具有該品種的特征,應及時采摘種子,待莢果變黃變軟時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