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暴漲”的主要原因:
1,經銷商以極高的價格囤積糧食:玉米雖然暴漲,但農民大哥們並沒有獲得任何利益。糧食剛下來的時候,低價賣給經銷商,俗稱糧販子。畢竟對於農民來說,倉儲條件有限,早點賣糧也是迫不得已。在供應青黃不接的時期,經銷商開始不斷擡高玉米價格,因為糧食在他們手裏,他們有絕對的話語權,導致玉米價格越來越高。
2、炒作:玉米本身是大宗產品,有很多投資者放出炒作消息。比如惡劣天氣、政策消息、突發新聞等各方面的炒作都會造成玉米價格上漲。
3.消費反彈:養殖終端產能逐步恢復。玉米作為最重要的飼料原料,消費肯定會回升。
4.臨儲拍賣成交火爆:今年臨儲拍賣成交異常火爆,不僅幾乎全部成交,而且成交價遠高於拍賣底價,溢價明顯。導致成本不斷上漲,運到各地後價格自然上漲。
5.種植糧食的成本增加了。如果對比壹下種糧成本,會發現今天的種糧成本會明顯高於6年前。這種成本的上升也在很大程度上支撐了食品價格的上漲。
華北新玉米將陸續上市,東北玉米也將在1後收獲上市。那麽,面對當前玉米價格的高企,新糧價格會比去年大幅提高嗎?
目前玉米市場波動頻繁的地區仍集中在華北地區,山東、河北、河南等主產區玉米價格自8月初以來持續下跌,最高累計跌幅超過200元/噸。主要是由於基層流通糧源增加,特別是東北拍賣交割糧節奏加快,進關糧數量持續增加,導致貿易商主動降價。但各地優質糧源仍維持高價,市場新糧價格差距拉大,優質優價現象明顯。
報價寶認為,隨著政策調控頻繁、政策糧集中投放、新玉米陸續上市、進口糧不斷到港等負面效應的出現,國內玉米價格很難再出現大幅上漲。華北新玉米將面臨大量上市,新作物交替期間價格波動尤為頻繁。我們將繼續關註企業采購的公開規模價格。
市場數據顯示,國內玉米市場穩中偏弱,下跌區域集中在山東、河南及部分港口,跌幅為10-20元/噸。受政策糧集中投放、春玉米上市、進口糧到貨等因素影響,貿易商降價出貨積極性持續提高,用糧企業不斷壓低價格。但優質新糧價格保持堅挺穩定,市場價格跌勢逐步趨緩。
東北產區玉米價格平穩運行,國家不斷提高下次拍賣玉米拍賣交易資格,要求加快交割。目前東北玉米深加工企業收購價格穩定,其中黑龍江掛牌價1950-2090元/噸,內蒙古1970-2180元/噸,吉林1980-2150元/噸,大部分停產,個別企業收購價格。
華北黃淮產區玉米價格穩中偏弱。今天,下跌的地區集中在山東和河南。部分地方糧企玉米收購價繼續下調10-30元/噸。由於陳門剩余車輛還比較穩定,所以降幅比之前略有減緩。據統計,上午山東深加工企業門前還剩603輛左右,比昨天多了60輛。
南北港玉米市場持續疲軟。錦州新玉米主流價格2230-2260元/噸,鮁魚圈主流價格2230-2270元/噸,回調10元/噸;廣東蛇口散裝玉米主流價格2370-2390元/噸,較昨日下跌10-30元/噸。北港到貨壹般,南港庫存也較低,但下遊糧企不願建立長期庫存,需求低迷壓低市場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