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金龍魚在中國是企業嗎?為什麽會入選民族品牌?

金龍魚在中國是企業嗎?為什麽會入選民族品牌?

金龍魚是新加坡郭氏兄弟糧油私人有限公司旗下的著名食用油品牌。郭氏兄弟糧油私人有限公司是郭氏兄弟集團下屬糧油集團的旗艦公司。嘉裏糧油(深圳)有限公司是郭氏兄弟集團旗下嘉裏糧油(中國)有限公司在中國的全資營銷策劃管理公司。8月3日,2011,食用油限價令解除,金龍魚官方漲價5%左右。

每到中秋節,都是各行各業大展拳腳的好機會,食用油行業也不例外。記得那年中秋節,在央視上,我們看到金龍魚、胡姬花、福臨門、魯花輪番上馬,拼命打廣告,誰都不想輸給誰。大概在壹般人眼裏,這四家是互相競爭的,但實際上,以上四個品牌分屬兩個陣營,前兩個在嘉裏糧油(中國)有限公司旗下,後兩個在中糧集團旗下。嘉裏和中糧是中國小包裝食用油市場的龍虎。自2001年末,中糧集團出售所持金龍魚全部股份,表示決心集中資源和精力打造“福臨門”品牌。同時也表明中國小包裝食用油市場進入龍虎爭霸時代。

市場競爭是殘酷的,每個參與競技遊戲的企業都想靠自己稱霸世界,卻事與願違。很多行業,洗牌總是演變成幾個巨頭壹起博弈。另壹方面,因為競爭對手的存在,每個遊戲公司都不敢懈怠,不敢在* * *裏做大蛋糕。“余生,何生梁生”只能是古人壹時的慨嘆。可口可樂等現代開明企業家對他們幾十年的老對手百事可樂心存感激。不知道嘉裏和中糧的負責人有沒有同樣的想法。

好了,現在讓歷史的車輪倒回去。我們來回顧壹下中國小包裝食用油行業兩大巨頭的成長史,以及他們近年來的各種實踐案例。

金龍魚:乾隆出水80年代,人們吃油的時候,都是拿著空瓶去糧店買壹斤大豆油或者兩斤菜籽油。十幾年前,幾乎沒人敢想象小包裝油在中國會有什麽市場。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量的食品企業紛紛上馬,再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內的油源已經開始不能滿足居民消費的需求。現階段我國沒有小包裝食用油,市場上充斥著雜質多、油煙大、衛生不安全的散裝食用油,而符合國際衛生標準的小包裝食用油市場還是空白。

起初,進入中國市場的主要產品是成品油,如棕櫚油、菜籽油、大豆油、調和油等。,主要采用散裝油或190公斤鐵桶包裝。

20世紀80年代末,在馬來西亞發家的亞洲知名跨國公司郭氏兄弟集團通過對國內外市場的考察,認為小包裝油在中國肯定會有巨大的市場,最終下定決心於1990成立南海油脂工業(赤灣)有限公司,開始生產中國第壹批小包裝食用油,推出的第壹個品牌就是金龍魚。

隨後郭氏兄弟集團打著嘉裏糧油(中國)有限公司的旗號統壹了全國的食用油企業,嘉裏糧油成為國內首家推出小包裝食用油的企業。

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人對小包裝食用油還很陌生,主要是因為價格高。早期,嘉裏糧油抱著培育市場的心態,耐心地度過了幾年的低效率階段。我們不得不承認,嘉裏在中國小包裝食用油市場的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最終,中國人的口袋打開了,小包裝食用油被中國人接受了。嘉裏采取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小包裝食用油以單位福利的形式通過團購來解決,也就是所謂的“福利油法”來打開市場缺口。現在大家都覺得正常的營銷手法,但是10年前,不容易被想到。

在1990,面對市場上幾乎沒有小包裝食用油的情況,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是非常困難的。當時,嘉裏糧油總經理李向董事會提交了壹份報告:計劃在三年內投入2000萬元,敲開中國小包裝食用油市場的大門。壹年後銷量達到3000噸。通過思考和調查,他們發現中國的企事業單位都有逢年過節發“福利”用品的習慣,這是中國的特色,也正是這種特色讓小包裝食用油得以普及。

嘉裏糧油拉開了中國小包裝食用油市場的大幕。他們是行業的制造者,在實際市場中十幾年都是這個行業的領導者。

福臨門:老虎下山根據內貿部公布的調查數據,嘉裏糧油旗下的金龍魚食用油品牌10年來壹直穩坐小包裝食用油行業榜首,市場份額超過第二至第十名之和。

在國內十大食用油品牌中,嘉裏的品牌占據了三個位置,並且還有增加的趨勢。從1994,在中國主要城市消費品年度調查中,金龍魚的品牌認知度比排名第二的競爭品牌高5倍;是消費者心目中最好的品牌,金龍魚比排名第二的競爭品牌高出8倍。只有金龍魚、胡姬花、鯉魚這三個嘉裏糧油品牌的銷量超過了前十品牌中其他品牌的總和。

如果加上其他13品牌的銷量,嘉裏糧油幾乎占據了中國小包裝食用油市場的半壁江山。直到1995誕生了中糧集團旗下的福臨門,這種寡頭壟斷的局面才被打破。2001年末,中糧集團出售所持金龍魚全部股份後,中國小包裝食用油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