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葉:
竹子是壹種生長迅速的草本植物。其竹葉窄披針形,長7.5 ~ 16厘米,寬1 ~ 2厘米。其頂端漸尖,基部鈍,葉柄長約5毫米。邊緣壹面光滑,另壹面粗糙有小鋸齒。
平行脈,6 ~ 8對次脈,小橫脈非常顯著;葉片深綠色,無毛,背面顏色較淺,基部略有毛;薄而脆。竹筍長度為10 ~ 30cm,成竹的綠節數壹般在10 ~ 15之間。
竹花:
竹花是像稻穗壹樣的花。不同種類的竹花顏色不同,但以黃、綠、白為主,也有配以紅、粉的。但因為是風媒花,所以不會太鮮艷。
每朵花都有三個雄蕊和壹個藏在花裏的雌蕊。當雄蕊的花粉落在雌蕊的柱頭上,就可以形成種子,繁殖後就可以長出新竹。開花後,竹子的莖葉會變黃。
地下莖:
竹子(俗稱竹鞭)的地下莖呈水平生長,中間有壹點空心,有節,節上長有許多密節,節上長有許多須根和芽。有的芽發育成竹筍鉆出地面,長成竹子,有的芽不長出地面,而是橫向生長,發育成新的地下莖。
因此,竹子生長在斑塊和森林中。嫩竹鞭和竹筍是可食用的。種子繁殖的竹子很難長粗,要幾十年才能長到竹子原來的粗細。所以壹般用竹鞭(也就是地下莖)繁殖,生長到規定的粗細只需要3-5年。
冬筍和春筍:
秋冬季節,竹筍還沒有長出地面,所以挖出來叫冬筍;春天,竹筍長在地上,被稱為春筍。冬筍和春筍是中國烹飪中常見的食物。春天,竹筍在幹燥的土壤中等待春雨。如果有壹場透雨,竹筍會以很快的速度從地裏長出來。
2.生長環境
氣候:
大多數竹子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數量豐富。竹子是常綠淺根植物(少數竹種旱季落葉),對水熱條件要求高,非常敏感。地球表面的熱液分布支配著竹子的地理分布。
土壤:
竹子對土壤的要求是深厚肥沃,富含有機質和礦質元素的酸性土壤。由於叢生竹和雜竹的地下莖入土較淺,夏秋兩季出筍,新竹當年不能完全木質化,經不起寒旱,所以北方生長普遍受限,它們對土壤的要求比散竹高。
濕度:
竹子對水的要求不僅要有足夠的水分,還要有良好的排水性。
3.生殖
許多方法用於繁殖,如分枝,埋枝,鞭打和播種。竹鞭發芽叢生的能力非常強。早春發芽前砍下竹鞭,與竹竿壹起種植,以便當年夏天長出新竹。竹子開花後的種子也可以播種。
擴展數據:
竹子的價值:
1.在庭院中,它是裝飾假山和水榭不可缺少的植物。桂林漓江沿岸廣泛種植毛竹。安吉大竹海風景名勝區、蜀南竹海、贛南竹海是中國著名的竹海景觀。
2.由於竹子的快速生長,近年來,為了環保,大量的家具和紙張都是用竹子制成的。
3.竹子還可以用來制作手工藝品和樂器。
4.通過工程方法由竹子經物理和化學作用制成的竹纖維,用作紡織品,制成毛巾和衣服。
5.竹子經烘烤制成竹炭,用於多種場合,包括去除環境異味和特殊風味食品。
6.竹炭粉碎活化後制成的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凈化效果,用於汽車和家庭,以及汙水處理。
7.竹子還經常被用來搭建腳手架,作為建築材料和掃帚、桌椅等日常用品。竹子還可以編織成筐、籃、菜籃、席子等農村常見的。竹子已被廣泛應用於家紡、襪子、內衣等貼身紡織品領域。
參考鏈接:百度百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