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香榧的種植方法

香榧的種植方法

香榧是香榧的優良品種,是我國特產的珍稀幹果樹種。它不僅具有很高的栽培價值,而且具有良好的生態景觀效益。香榧怎麽種?下面是我給妳整理的香榧種植方法。希望對妳有用。

香榧的種植方法。造林地點的選擇

香榧理想的造林地要求低山丘陵,陰涼,空氣濕度大,光照不要太強,排水良好。微酸性至中性的砂壤土、紫色土、石灰土等土壤適合種植香榧,pH值小於5的土壤不適合發展香榧,肥力深、滲透性好、地下水位低的土壤最適合。香榧掛果後需要充足的陽光,所以海拔400米以上的造林應選擇在陽坡和半陽坡。

第二,林地整理

根據香榧幼樹需蔭的特點和水土保持的需要,保留森林植被,造成側蔭,有利於造林成活和生長。壹般15℃以下的坡地可以充分耕種,提倡林糧套種;在15 ~ 30℃坡面帶狀整地,保留梯田植被,林糧間作帶;30℃以上的坡地,以魚鱗坑的形式準備,挖大洞(直徑80厘米,深度50厘米以上),洞周圍植被保存。

第三,種植技術

1.施足基肥:在種植穴內,每穴施10 ~ 20kg全腐熟有機肥,並填以雜草、落葉、草皮等。如果條件允許,分層進行。稍微踏壹下,高度不超過穴深的壹半,在種植穴周圍回填表土,約高出地面10 cm,或分兩次回填。種植前,每穴施鈣鎂磷肥0.5公斤,與穴土拌勻。

2.種植密度:香榧的經濟壽命非常長,壹棵百年老樹可以覆蓋上百平方米。同時香榧生長非常緩慢。考慮到前期經濟效益,初期種植密度壹般為4?4還是4?5米左右,每畝35-42株左右為宜。

3.苗木規格:要求提供正宗香榧優良無性系,並由無性系確定作為造林材料。苗大小問?2+3?以上嫁接苗必須帶土球或容器苗。良種壯苗的具體要求是:生長健壯,根系發達,主側根多;苗高50厘米以上;地徑大於1.5cm;嫁接苗要求3枝以上。

4.種植時間:早春(2月下旬至3月上旬)適宜;秋末冬初(165438+10月至次年2月)也可造林,但要註意氣溫要在0℃以上,水分供應要充足。

5.種植方法:香榧苗要淺栽,土面要高出根徑2 ~ 3厘米。嚴禁將嫁接部分埋入土中。種植時要註意立苗,根系要舒展,填半後拔苗壓實,再填實壓實,最後用虛土覆蓋。種植後及時用遮陽網遮陽。

6.授粉樹配置:香榧為雌雄異株植物,在周圍無雄株的地區種植,必須配置3% ~ 5%的香榧嫁接苗作為授粉樹。香榧是靠風授粉的,所以要種在雌香榧的高空。

第四,林下套種

香榧生長緩慢,幼齡時需要遮蔭,可采用林下套種香榧的立體經營模式,選擇適宜的落葉樹和其他需要改造的經濟林套種香榧,郁閉度不宜過高,透光率在40%以上。

五、幼林撫育

壹是遮蔭,1~3年苗木定植後,在苗木周圍設置防護圈,用遮陽網遮陽;二是中耕除草。造林後1~2年的春秋生長期,保護區內要經常除草,保護區外盡量保留植被;三、施肥:二年生後幼樹配施有機肥(氮肥和復合肥),每棵施氮肥50-100g,復合肥100g,有機肥5-15kg,化肥不直接接觸根系。

香榧育苗栽培技術

1,選擇品種

香榧的品種很多,幾乎每個香榧產地都有當地的原生品種,所以在選擇香榧品種時,壹定要遵循?適地適樹適品種?原則上盡量選擇當地的鄉土品種進行栽培。如需從外地引進優良品種,需提前對引進地的生態環境進行調查。只有引種地和引種地的生態環境相同或相似,引種才能成功。

2.育苗

香榧育苗分為兩個階段:育苗;嫁接苗培育嫁接苗。

3.育苗

(1)種子選擇

在挑選種子的時候,要根據種子的顏色來挑選。壹般當果實的假種皮由青綠色變為黃綠色時,更適合作為幼苗種子。種子收獲後,先除去假種皮,然後將種子存放在分層的沙中,保持適度的幹濕度。壹般沙藏種子在10月下旬開始發芽,到第二年3月底,發芽率在90%以上。當胚根長0.5~1.5cm時,即可播種。

(2)播種

播種前,應選擇苗圃地。苗圃用地要求交通便利,土層深厚,水分充足。為了保證施工和灌溉措施的實施,需要供電。播種前準備好苗床,施足基肥,以農家肥為主,每667 m2 40-50擔。苗床寬約65438±0.5米,高約65438±0.5厘米。播種時應先對種子進行消毒,可在0.2%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65438±00min,然後取出,用清水沖洗幹凈。

播種的株距是15cm?30cm,種子胚根朝下水平放置,覆土(約為種子橫徑的3倍),蓋稻草,保持床面疏松濕潤。4月下旬至5月上旬,幼苗出土後要及時搭建遮蔭棚,高度1.8m,透光率50%-60%。幹旱期間,應每隔10~15d澆水1次,以噴灌為適宜的澆水方式。苗期中期可適當施肥,以尿糞最佳;害蟲以地老虎為主,敵克松用量為2g/m2。與黃土混合,撒在根部防治。香榧幼苗在黴變季節易發生根腐病,需先人工清除病株,再在幼苗根部按8:2(100-150kg/667 m2)的比例施入柴灰和石灰,防止蔓延。

(3)培育嫁接苗

選擇2年生實生苗為砧木,接穗取自40年左右健康母樹,以1a為枝條;嫁接時間在3月中下旬,此時樹液已開始流出,但芽尚未萌發。嫁接方法可以是切接或劈接。嫁接後,2 ~ 5年生苗培育到50cm以上時,可用於造林。

造林技術

造林地點的選擇

根據香榧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選擇海拔700m以下,坡度5-15。土壤疏松、深厚、肥沃(土層80cm以上,腐殖質20cm以上)、排水良好、礫石含量20.0%以下、水分充足、交通便利的丘陵或低山是造林地。

幼苗選擇

苗木規格:最小嫁接苗應為2+2a,高50cm以上,根系發達,樹幹粗壯,葉片厚而有光澤,接穗向上良好,無病蟲害。最好就近調苗,盡早種植。因為香榧幼苗的肉質根容易失水,橫向斷裂。裸根苗要用隔夜土移栽,盡量保持根系完整無損,並對根系進行保濕。

種植密度和配置

造林初植密度33株/667m2,株距4m?500萬.

配置方法:香榧為雌雄異株植物。采用嫁接苗造林時,必須配置壹定比例的雄性嫁接苗作為授粉樹,母榧與雄榧的比例為8: 1。

整地和種植

根據香榧需蔭的特點和幼年期水土保持的需要,清理林地時禁止完全劈山開荒。用小塊(直徑約1m)或窄橫條(帶寬約1m)進行開山準備,然後挖大洞。這樣既能提高成活率,又能大大節約造林成本,還有利於水土保持。種植穴尺寸100cm?100cm?100cm,種植穴太深,排水差的地方,要開溝,防止積水和爛根。在穴內施足腐熟有機肥,覆土越冬,保墑增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質。

為防止凍害,冬季或早春宜采用種植苗木造林,毛毛宜選擇無風陰天或雨天。香榧幼苗宜淺栽,土面應高出根徑2~3cm。嚴禁將嫁接部分埋入土中。種植時要註意垂直苗和根系的拉伸。填壹半土後要拔苗壓實,再填實壓實,最後用虛土覆蓋。植物最好適當加固,比如插上小竹竿支撐捆綁,防止關節裂開。適當的雄株可安排在林間或迎風處,以利於成年後授粉。

管理和維護

撫育管理

栽後1年,重點是做好夏季高溫天氣的抗旱保苗工作。香榧容易曬傷,需要搭建遮蔭棚遮陽。網狀材料適用於遮蔭棚,既能遮蔭,又有壹定的透明度。施工時間在4月初。在冬季,為了防止凍傷,在第二次撫育期間可以在幼苗的根部覆蓋雜草以保暖。冬季結束時,地膜要及時埋入土中,防止病蟲害的感染,同時還能起到綠肥的作用。

造林後前兩年每年至少進行兩次撫育,第1次在5-6月,第二次在8-9月,即在苗木根部周圍進行淺挖,避免深挖,防止傷根,其他地方采用扡插,防止水土流失。施肥可與幼林撫育同時進行,盡量選用有機肥,條件不足時也可使用復合肥。林糧間作可以在造林前三年適當做,但要離根稍微遠壹點。

水肥管理

每年7-8月進行壹次綜合撫育,撫育方式仍為點撫和刈割相結合,將剪下的雜草覆蓋在根部,減少夏季水分蒸發。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建設滴灌系統,同時通過滴灌系統將所需肥料施到香榧根部。有機肥可在每年春季5438-2月施壹次,農家肥最好,肥料埋在根部。

塑料修剪

修剪是提高香榧產量的重要措施。為了實現香榧高產穩產,必須控制樹高和冠幅。如果樹形太高,需要更多的養分,不利於香榧的采摘。但如果樹形過低,可能無法充分發揮產量優勢,造林2年後可適當修剪。具體要求是:樹冠高度控制在4-5m,樹冠寬度保持幹燥圓潤。牙冠成型後,每年都要定期修剪。這時候只需要剪掉密枝和病枝即可。

松土除草

在65438+2月至65438+10月的冬季,結合施肥,對香榧周圍的土壤進行壹次深翻,將葉片埋入土中,在林地套種豆類、草類等作物,改善了土壤通風條件,增加了收益。7、8月份淺翻壹次,剪去雜草和嫩枝覆蓋香榧根際降溫保濕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