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妳5: 30下班,如果安排合理,最早6: 30,最晚7: 00可以開始妳的“無打擾時間”,晚上11睡覺,至少有4個小時可以使用。這個時間可以用來做任何妳想做的事情,比如學習,兼職,鍛煉等等。按照上面的安排,妳可以自己算算,自己每年比別人多多少時間。其實要達到這種狀態並不難。我是這麽做的。
首先,要把碎片化的時間整合成大塊的時間。主要從住和吃兩個方面。
租房的話(有房的同學就算了),盡量離上班的地方近壹點,這樣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和精力。想想吧。白天工作後,我累得像條狗。如果下班後擠壹兩個小時的車,回到家就成了死狗,根本沒有精力做其他事情。
妳說妳可以利用路上的時間?可以,但是因為開車或者車多擁擠,效率會低很多,形式也有限(基本只有聽)。這些時間都是碎片化的時間,可以利用,但只適合獲取信息。
所以,如果租的房子離公司很遠,不要省那房租,搬家吧。為了節省花在交通上的時間,我換了房子。房租漲了壹倍,面積小了很多,環境也差了很多,但是相信我,這壹切都是值得的。
食物方面,如果能力提升不包括做飯,不如在外面解決。平時只要挑壹家服務比較快,衛生有保證的餐廳,最多也就半個小時。很多朋友對此非常抵觸,認為這樣對身體不好。我同意。所以我們得找壹家更好的餐館,而不是整天吃快餐。以廣州為例,天河城附近50元已經可以吃壹頓好飯,衛生、環境、味道都有保障。
當然,在外面吃飯永遠趕不上在家吃飯的感覺。現在網上有很多適合單身的食譜,很多又快又好吃,對烹飪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
除了這兩個方面,還有其他節省時間的方法,而不僅僅是業余時間。比如,與其花大量時間下載電子書,不如直接在網上下單,但這只是壹種快餐;比如,與其在微信上和朋友聊天,不如打個電話,立刻提問,親切又方便。說到這裏,妳可能發現了,這些手段無非就是用金錢換取時間。我們這樣做是因為時間的價值比我們想象的要大得多。錢沒了,我們還可以再賺。如果時間沒了,那就真的沒了。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可以認為“自我提升”本質上是壹種投資行為,成本是這些“買回來的時間”+“買時間花的錢”+“為提升自己所做的努力”,回報是未來從工作中獲得的收入,從長遠來看非常劃算。時間就是金錢,這是絕對正確的。有興趣的話,不妨算算自己每天虧了多少錢。
此外,當我們有時間的時候,我們要想辦法專註於真正有意義的事情,否則,我們會讓來之不易的大塊時間再次變得支離破碎。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在當前的環境下,網絡是時間碎片化的重要原因。很多人希望通過斷網來解決這個問題,但往往很難實現。而且,互聯網時代,沒必要把自己放在壹個完全封閉的環境裏。其實,我們需要的不是脫離網絡,而是培養不被網絡(或其他事務)分心的能力。要知道,網絡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效率,但它只是提高效率的工具。坦白說,我實在想不出在網絡環境下,哪些自我提升項目是必須要進行的。甚至我在學習網絡技術的時候,都是通過在虛擬機中搭建虛擬網絡來解決的(好吧,事實是我買不起思科的設備做實驗),所以,那些“我需要上網學習”的言論,都是借口!我建議妳體驗壹下不受網絡控制的生活。妳會發現,僅僅經過幾天的適應,信息焦慮癥就會逐漸消失,我們有心情去思考人生哲學和宇宙的未來。
接下來,我們來討論“推廣什麽”的問題。
2
二、哪些方面需要改進?
“自強”其實是壹件很“自強”的事情。沒有好壞對錯之分,只有性格上的差異。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分析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展望未來的發展方向,這樣才能有個大概。普遍性方面,我建議從以下幾個方向考慮。
健康:這是人年輕時最容易忽略的東西,但其實是最重要的。妳沒看到無數中年大叔都在為此後悔嗎?如果有人不服,我就問:“妳買得起嗎?”
當前職位所需技能:先做眼前的事永遠是最重要的。銷售人員學習如何溝通,項目經理學習項目管理。
晉升所需技能:如果妳不知道,那麽觀察壹下,妳的直屬上司會怎麽做?如果妳覺得他什麽都不知道,那就繼續看。
為未來發展預留的技能:早壹天計劃,妳會更輕松。為未來多做積累,等待積累的那壹天。比如妳以後想創業,就需要了解和實踐管理、人力、財務、溝通、行業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當然,越早開始這些準備工作越好。
隨時隨地都可以用的基本能力:這些技能非常優秀,無論妳去哪裏,做什麽,都不會太差。比如溝通,辦公軟件,思維方式,邏輯,學習能力等等。
以上分類供參考,優先級從高到低。我們來看看具體的實現方法。
三
三、如何提高
很簡單,就是六個字:“多學多做多思考”。
了解更多信息
我們從出生開始就壹直在學習,但很多人成年後就失去了學習的意誌,永遠停在了某壹個層面,再也看不到更廣闊的世界,所以那些願意繼續學習,同時也會學習的人無疑是幸福的。學習的方法有很多種,最有效的有兩種。壹個是請教別人,壹個是讀書。
咨詢別人是最直接的方式,妳可以在交流的過程中不斷質疑、思考、學習,這是最高效的學習方式。同事、老師、老板、同行以及所有比我們優秀的人都可以成為咨詢的對象。和牛人交流的經驗值和開掛是壹樣的,所以如果有這樣的機會,大家壹定要好好利用。
讀書的壹個好處就是範圍特別廣。閱讀的過程也是與作者交流思想的過程。雖然效率沒有說話高,但好處是可以交流的人多。隨便翻開幾本書,就可以同時和不同時代、不同種族、不同觀點、不同領域的大師交流。只有讀書能帶給妳這種體驗。
除了這兩種,還有很多其他的學習方式,比如聽課或者看各種文章(參考《學習金字塔》)。總之,每個人只要有心都可以學,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學(所以不要找借口買水果三件套)。
多做(做事)
通過學習,我們可以掌握很多理論知識,但是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是有價值的。用理論指導實踐,不僅會讓實踐更有效率,還會讓理論更深刻透徹。說到能力提升,我們應該怎麽做?以下提示供參考:
多做壹些高價值的交易,拋棄那些低價值的交易:判斷壹筆交易的價值,壹個簡單的方法就是看有多少機械的重復性勞動,因為創造性勞動的含金量總是最高的。還有壹個方法就是看能不能直接帶來明顯的收益。壹般來說,越直接,交易的含金量越高,當然難度也越高。
做的時候盡量做到“懶”:理論這種強大的武器,可以幫助我們更聰明的做事,所以不要傻傻的努力,把學到的理論知識用在提高效率上。
做點新的:有時候,難免會有很多重復性的工作。這個時候可以考慮做壹些有創意的事情,這樣不僅可以找到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還可以讓自己不無聊。
做好:其實就是大前研壹強調的專業精神。如果什麽都湊合,那就是浪費時間,能力得不到任何提升。
多想想
學而不思則罔,要多思考,獨立思考,才能有效地將理論應用於實踐。思考其實很有趣,很容易上癮,尤其是當妳知道很多思考方法,運用各種方法和工具去分析壹個問題的時候。這個時候,妳不僅會有解決問題的成就感,還會有壹種智力上的優越感。思維本質上是提高信息利用率的手段。閱讀壹本書時,每個人接受的信息量是壹樣的,但有些人讀完就忘了。有人寫讀書筆記,有人分析觀點。每個人最後的收獲肯定是不壹樣的。不同的是,思考的深度導致信息的利用率不同。
思維這個話題太大了,沒法說,在這裏只能拼湊幾個小技巧。
凡事多想想“為什麽”:大部分現實問題都隱藏在壹連串的“為什麽”中,只要找準了問題,通常很容易找到解決辦法。
多想想未來:如果能站在歷史的角度思考,有助於我們從更高的地方俯視人生。
盡量輸出自己的思維:比如回答問題,寫文章,在知乎上告訴別人等等。這是訓練妳思維能力的最好方法,否則只能叫靈光壹閃,過了就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