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05年8月29日
導航 秀峰區 疊彩區 象山區 七星區 雁山區 陽朔縣 臨桂縣 靈川縣 全州縣 興安縣 永福縣 灌陽縣 資源縣 平樂縣 荔浦縣 龍勝各族自治縣 恭城瑤族自治縣
拼音 Guilin Shi
面積 27797平方千米
人口 492萬(2003年)
郵編 541002
區號 0773
代碼 450300
駐地 象山區五美路16號
區劃 轄5個市轄區、10個縣、2個自治縣,10個街道、58個鎮、75個鄉、15個民族鄉,223個居委會、1672個村委會。
象山區 面積 88平方千米,人口21萬。郵政編碼541002。
疊彩區 面積 52平方千米,人口13萬。郵政編碼541001。
秀峰區 面積 49平方千米,人口11萬。郵政編碼541001。
七星區 面積 74平方千米,人口20萬。郵政編碼541004。
雁山區 面積 288平方千米,人口 7萬。郵政編碼541006。
陽朔縣 面積1428平方千米,人口30萬。郵政編碼541900。縣人民政府駐陽朔鎮。
臨桂縣 面積2202平方千米,人口45萬。郵政編碼541100。縣人民政府駐臨桂鎮。
靈川縣 面積2288平方千米,人口35萬。郵政編碼541200。縣人民政府駐靈川鎮。
全州縣 面積4021平方千米,人口77萬。郵政編碼541500。縣人民政府駐全州鎮。
興安縣 面積2345平方千米,人口37萬。郵政編碼541300。縣人民政府駐興安鎮。
永福縣 面積2807平方千米,人口27萬。郵政編碼541800。縣人民政府駐永福鎮。
灌陽縣 面積1837平方千米,人口27萬。郵政編碼541600。縣人民政府駐灌陽鎮。
資源縣 面積1954平方千米,人口17萬。郵政編碼541400。縣人民政府駐資源鎮。
平樂縣 面積1919平方千米,人口43萬。郵政編碼542400。縣人民政府駐平樂鎮。
荔浦縣 面積1759平方千米,人口37萬。郵政編碼546600。縣人民政府駐荔城鎮。
龍勝各族自治縣 面積2537平方千米,人口17萬。郵政編碼541700。自治縣人民政府駐龍勝鎮。
恭城瑤族自治縣 面積2149平方千米,人口28萬。郵政編碼542500。自治縣人民政府駐恭城鎮。
* 以上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5)》
沿革 將原桂林地區的陽朔縣劃歸桂林市管轄。同時靈川縣大圩公社的潛經、草坪2大隊和茯荔大隊的吳家、楊家2生產隊劃歸桂林市管轄。(國務院1981年5月7日批準國函44號)
桂林地區的臨桂縣劃歸桂林市管轄。(國務院1983年10月8日批準國函215號)
撤銷恭城縣,設立恭城瑤族自治縣(國務院1990年2月3日批準)
1996年12月2日國務院批準:將桂林市郊區更名為雁山區,並對桂林市市轄區的行政區劃作相應調整。(1)擴大疊彩區的行政區域,將原郊區大河鄉、穿山鄉的清風村劃歸疊彩區管轄。區人民政府駐鳳北路。(2)擴大秀峰區的行政區域,將原郊區甲山鄉劃歸秀峰區管轄。區人民政府駐西鳳路。(3)擴大象山區的行政區域,將原郊區的二塘鄉、柘木鎮的同心、平山兩個村和穿山鄉的安新村劃歸象山區管轄。區人民政府駐銀錠路。(4)擴大七星區的行政區域,將原郊區的穿山鄉(不含清風、安新兩個村)、朝陽鄉劃歸七星區管轄。區人民政府駐馬坪街。(5)雁山區轄原郊區的雁山鎮、柘木鎮的(不含同心、平山兩個村)、大埠鄉、草坪回族鄉。區人民政府駐雁山鎮。
1998年8月27日國務院批復(國函[1998]73號):(1)桂林市和桂林地區合並,組建新的桂林市(地級)。市人民政府駐象山區榕湖南路。(2)新的桂林市轄原桂林市的臨桂縣、陽朔縣和秀峰區、疊彩區、象山區、七星區、雁山區以及原桂林地區的靈川縣、荔浦縣、永福縣、全州縣、興安縣、灌陽縣、資源縣、平樂縣、龍勝各族自治縣、恭城各族自治縣。
2005年8月11日,秀峰區撤銷甲山鄉改設甲山街道辦事處,拉開了我市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序幕。此次調整***涉及秀峰區、七星區以及臨桂縣、靈川縣、全州縣、興安縣、永福縣、資源縣、平樂縣。 七星區:撤銷穿山鄉,改設街道辦事處。 臨桂縣:撤銷保寧鄉,整建制並入五通鎮;撤銷渡頭鄉,整建制並入兩江鎮。 靈川縣:撤銷公平鄉、青獅潭鄉、九屋鎮,設立青獅潭鎮,青獅潭鎮人民政府駐原青獅潭鄉青獅潭村。 全州縣:撤銷朝南鄉,整建制並入該縣石塘鎮。 興安縣:撤銷金石鄉,整建制並入該縣溶江鎮。 永福縣:撤銷桃城鄉,整建制並入該縣永福鎮。 資源縣:撤銷延東鄉、大合鎮,設立資源鎮,資源鎮人民政府駐原延東鄉鎮中路33號。 平樂縣:撤銷福興鄉、長灘鄉,整建制並入該縣平樂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