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野生枸杞

野生枸杞

1.枸杞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在各種土壤上都可以生長。妳要選壹塊地,根據地裏挖的老枸杞根的直徑,挖壹個延伸30-40厘米的坑,深度是根頸到根冠15-30厘米。把坑裏的石頭撿起來,填少量土,澆上水,放入枸杞,拉直,填半坑土,起苗,踏實,填到苗根頸處(即原土痕)。種植後及時灌溉1次。

二、枸杞澆水後要註意及時松土,提高地溫,松土,保濕,減少水分蒸發,鏟除雜草。枸杞種植後立即澆水,然後根據土壤墑情在7-10天內再澆壹次。枸杞完全成活後,進行第三次灌溉,結合第三次灌水開始追施第壹次肥料,再結合追肥進行灌溉。壹般全年6-8次灌水為宜,灌水次數主要根據土壤排水情況而定。如果保水差,就需要多灌溉,排水差,就需要少灌溉。總之,當年種枸杞,在不影響枸杞正常生長的前提下,可以少灌水。這種管理對枸杞根系的深層生長是有力的,為以後根深葉茂打下良好的基礎。

3.枸杞是壹種木本植物,對肥料特別是腐熟有機肥非常喜愛和耐受。在施用有機肥的前提下,抵抗無機肥的能力也很強。第壹次追肥:以磷肥為主,氮肥為輔,深施為宜。磷肥的深施不僅有利於根系的深層快速生長,而且有利於樹冠的早期發育和多分枝。第二次追肥:以氮磷鉀三元復合肥為基礎,時間是在果枝開花。這種施肥有利於促進果枝長得更長,多花多果,也有利於促進壯枝長得更多。短時間修剪後,二級枝會迅速生長繁殖。第三次追肥:氮磷肥混施,對應氮肥比例高於磷肥。這個受精時間是從看到成熟的果實開始,目的是保證果實成熟所需的營養。每次追肥量約為100g/株,追肥前後位置可適當錯開。

枸杞病蟲害有五種,包括蚜蟲、木虱、薊馬、癭蟎和銹蟎。病害有五種,多為黑果病、根腐病、白粉病。既要控制重大病蟲害,又要治理其他次要病蟲害。安全間隔5-7天,同壹種藥物壹年最多用壹次。5月中旬用25%吡蟲啉1500倍液或20%殺蟎劑2000倍液防治蚜蟲、木虱、薊馬、癭蟎、銹蟎。6月中旬噴施噠蟎靈1000次,可防治蚜蟲、木虱、薊馬等害蟲和疥蟎。7月中旬用0.3%氧化苦參堿800倍液防治蚜蟲、薊馬等害蟲。8月中旬,噴灑1.50倍液硫磺懸浮劑防治疥瘡和銹病。當發生黑果病或枯萎病時,可用春雷黴素400倍液防治。

五、枸杞傳統的修剪季節分為三次,即春季修剪、夏季修剪和秋季修剪。修剪的重點是秋剪和春剪,其中秋剪承擔整形和修剪兩大任務。現代修剪季節也分為三次,即春季修剪、夏季修剪(也叫生長季修剪)和冬季修剪(也叫休眠期修剪),重點是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

1)地基清理:施工時,將枸杞根部生長的萌條和長枝全部清理幹凈。

2)剪頂:所有生長在樹冠頂部超過預定高度的直立枝和強壯枝都要進行疏伐或剪短,以保持所需高度。

3)腔體清潔:是整個冬剪的重點。結果壹年後,枸杞初果期樹冠內有許多壯枝和長枝,影響樹冠的延伸。樹冠中有許多大中型強枝和長枝遮擋光線,影響樹勢平衡。它們是腔室清洗的重要對象,采用的方法是以削薄為主,短切為輔。通過腔室清潔和修整來清除幹凈的層。室清理的第二個目的是去除樹的室內的束和不結果或很少結果的老、弱、病、殘枝,以使樹冠的枝條上下平滑。

4)修整:經過腔室清潔和修整後,全冠骨架基本清晰。枸杞的初果壹般容易出現冠層強弱不均或主側枝位置不佳的情況。修剪的工作是利用外圍強枝,解決樹冠強度不均、主側枝差、短截擴冠等問題。成熟的枸杞是要修剪每個樹冠的果枝。疏伐的主要對象是老弱枝、橫條、病蟲害枝、伸出樹冠的結果枝和過密枝。短截的主要對象是有空間的強壯枝和壹些中等果枝。修剪後,每層應清晰,每層冠枝按壹定距離均勻分布,通風透光良好。在枝條的選擇上,根據種植密度和肥力水平,對樹木進行修剪。優質高產的成熟枸杞樹,修剪後每667平方米結果枝數應在2.7-3.5萬枝。

5)剪底:修剪工作結束後,部分枝條仍緊貼地面,影響次年生產。離地高度小於35厘米的樹枝要剪。

(2)春季修剪:在萌芽後、葉片發育前進行。主要任務是彌補冬季修剪的不足,剪去枝葉。

(3)夏季修剪(生長季修剪):夏季修剪跨越春、夏、秋三季。這種修剪更準確的名稱應該是生產季節修剪,這是枸杞整形修剪的另壹個重點修剪。枸杞頂枝的優勢極其明顯。在整個生產季節,在根部、主幹和主幹枝條的頂端,長枝壹直在生長。由於位置特殊,生長速度快,葉片小而薄,這些長枝無法養活自己,消耗了大量的有機和無機養分。在生長季節,首要任務是及時除去長枝,保證剩余的枝條能獲得更多的養分。壹般每8-10天進行壹次。另外,對於生長季節初期長在中間的長枝,如果需要培育新冠,可以通過剪短來培育新冠。生長季節修剪的另壹個目的是強壯的枝條。枸杞結實初期,壯枝多種植在主幹上,與主枝夾角較小,是培育骨幹枝的主要對象。通過反復短截,使樹冠迅速膨大,形成大量結果枝,是實現早熟高產的主要手段。在盛果期,枸杞的壯枝通常種植在主幹枝的較高位置,具有較強的獲取養分和水分的能力。通過及時疏幹、去核、短截等措施,充分利用有限空間,增加結果枝,延長果實采摘時間,達到剪除無用枝、改造中間枝、增加結果枝夏季修剪的目的。

枸杞樹第壹結果期(1-4年生)修剪技術

壹級或特級無性插條在種植當年即可開花結果,當年進入生長結果期。因為這個時期是樹冠培育期,所以也叫初結果期。這壹時期修剪的目標是整形,擴冠,培育樹形,同時提高產量。在最初的結果階段,樹木生長旺盛,枝條粗壯。通過摘心,剪掉強壯的枝條和虛脫的枝條,枝條壹年能發芽三四次。在培育各級骨幹枝和快速擴冠的同時,達到培育樹冠和增加產量的雙重目的。

枸杞樹初果期的修剪,生產季節的修剪重點是保證加速擴冠和樹體培育,休眠期的修剪重點是整形修剪。為了在四年內完成樹木培育,並在第四年達到每667平方米400公斤的目標,修剪任務決不能集中在壹個時期內進行修剪,而是要充分利用全年的修剪,特別是生產季節的修剪。枸杞初果期樹形的選擇應根據種植密度、施肥條件和修剪技術水平來確定,有利於今後優質高產。為了照顧新開發枸杞的需要,以最基本的豐產樹形三層樓為例,下面介紹枸杞樹初果期的修剪方法。

1.第壹年在苗圃內已形成壹定側枝的苗木,主要選擇3-4個適宜位置,以30-40度角為主枝,從主幹12-15 cm處短截。根據位置和分支角度,保留和稀疏剩余的側枝。苗圃種植的無側枝苗木,在距地面55-60 cm處固定,固定幹後,在10-15 cm的塑料帶內選擇3-4根均勻分布的壯枝作為第壹層主枝,在12-15 cm處剪短。主枝剪短後,在剪口附近萌發3-5個不同角度的枝條壹段時間,角度小於30度的強枝及時疏枝,角度為30-40度的強枝繼續剪短,短截長度為10-20 cm,角度大於40度的枝條不疏枝,自然生長形成結果枝群。如果幼苗在種植當年成活早,水肥條件好,骨幹枝可形成二次側枝,然後在休眠期再次整形修剪系統。

2.第二年繼續從第壹年選擇的每個主枝中選擇1-2個強枝作為主枝延伸枝,在13-20cm處采摘核心,擴大充實第壹層。此外,對樹冠和主幹的直立枝要及時疏幹,對角度大於30度的次強枝要剪短,對結果枝要進行培育,不能剪斜下垂的結果枝。如果枸杞樹第壹年成活早,樹冠已形成三級側枝,第二年5月下旬就要註意選擇最靠近主幹的長枝作為中央主幹,摘芯,比第壹層高40 cm封頂,培育第二層。如果第壹層的主枝在次年5月下旬未形成3級側枝,壹般不考慮第二層。修剪和訓練的重點在壹樓。生長季後期修剪方法和休眠期整形方法與第壹年相似。

3.第三年,也就是去年5月,通過取芯、加蓋的方式培育出第二顆牙冠。選擇3-4條與第二層樹冠成30-40度角的壯枝作為第二層主枝,在距中央主幹12-15 cm處剪短。其他所有分枝,角度小於30度的強側枝,也可以適度剪短或不剪。第二層主枝剪短後,在切口處可發出3-4個強弱不同的分枝。其中選擇與中心主幹夾角小於40度的強枝作為主枝的延伸枝,在10-20 cm處剪短。對與中心主幹夾角小於40度的直立枝和強壯枝應及時疏枝,保證主枝和延伸枝的正常生長,其余枝應先結果,休眠期修剪時再處理。對於去年沒有培育第二層樹冠的單株,在第三年的4月份,要及時選擇長枝,摘核並在第壹層樹冠上方40 cm處封頂,促進側枝,培育第二層。栽培方法與去年5月形成的雙層冠相同。在休眠修剪的第三年,應充分應用整個冬季修剪程序。

4.第四年,主要任務是提高二冠培育,加速三冠形成。第三冠的選擇應在春季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進行,選擇最接近主幹位置的長枝作為中心主幹,待長到比第二冠高35-40 cm時,進行去芯和封頂,促進第三冠的形成。第四年修枝法參照第三年修枝法,修枝側重於生長季中後期的三冠培育和休眠期的整形修剪。

經過四年的樹木栽培,現已形成樹高16-1.7m,冠幅1.3-1.6m的三層樹形枸杞園。這種樹形最大的優點是層間間距合適,層間遮蔭少,空間結果能力強,結果枝多,葉面積和系數大,光能利用好,適合以後優質高產。另外,這種樹很容易根據種植密度修剪出合適的冠幅。培育這種樹形有三個關鍵技術環節需要特別註意:壹是每個培養層上只培育第壹層;二、每層第壹主枝長度不超過15cm;第三,每層第壹主枝的角度不宜大於4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