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保健是指家庭成員如何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自我保健,即配合醫生進行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中醫主要采用天然藥物或非藥物的自然療法來預防和治療疾病,適應性廣,毒副作用小。其中有些方法簡單、廉價、有效,深受群眾歡迎,因此中醫在家庭保健中具有重要意義。其具體作用如下:了解中醫知識,居家防病“預防為主”是我國的衛生政策之壹。中醫防病的思想由來已久,方法多種多樣。掌握了這些知識,就可以自己預防疾病了。
了解中醫知識,配合醫生治療俗話說:“二分治,七分護”,可見醫生治病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進行護理。醫生辨證施治,開藥。往往有些中藥需要先煎服,再服用,再融化,所以家人要自己處理,否則會影響療效。
有些疾病需要患者自我護理,以配合治療,提高療效,防止復發。比如關節炎患者要保暖防潮,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患者要註意飲食調養。壹般要少吃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過量飲酒,盡量不吃生冷食物等等,這些都要靠患者的家庭自理。有些疾病的心理調養是很重要的。家庭成員應該愛和關心病人。如果患者因病出現言語障礙,容易發脾氣,要理解患者,體諒患者,安慰患者。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幫助擺脫疾病,恢復健康。
掌握中醫相關知識,進行適當的自我治療。中醫治療疾病的有效方法有很多,除了方劑和針灸,還有推拿、氣功、刮痧、敷貼、拔罐、熨燙、水療、浴療、熏蒸、捏脊、切割等。有些方法簡單易行,便於家庭成員掌握和實施。
目前臨床上有處方藥和非處方藥。除了處方藥只能由醫生購買外,壹些安全、可靠、有效的藥物,尤其是中成藥,可以按照處方的非處方藥自行購買和治療,既省時又經濟。為什麽不呢?特別是壹些大家熟悉的常見病、慢性病,已經被醫生明確診斷。在醫生的指導下,可以用非處方藥治療。如果在治療過程中他們的病情有任何變化,他們會去醫院接受治療。所謂“久病成醫。”
2.老年人有哪些保健知識?
頭發要常梳:古人稱梳發浴頭,可明目祛風,可使頭發再次脫落、變硬、變黑。
經常擦臉:古人說,洗澡擦臉可以祛除外邪,使陽氣上升,保持血氣,使人老而紅潤,減少皺紋。眼睛要永遠幸運:古代稱之為眼球運動,可以去除白內障,矯正近視、遠視、老花眼。
耳朵要常打:古人稱之為鼓、枕等。能增強聽覺神經功能,預防耳聾耳鳴。
經常漱口:唾液在古代被稱為胎食,又稱金糖漿、玉液,是人體內不可或缺的瑰寶。唾液是消化液的壹部分,有抗癌作用。應隨時吞服,提神醒腦,開胃健脾。
經常磕牙:民間諺語說:“早上磕30多顆牙,老了也不會掉。”濁要常:古人稱之為鼓,能消積滯,除胸膈之滿,消濁氣,吸清氣,增肺活量。
要經常擴胸:古人稱之為擴氣,認為經常擴氣可以保護心肺,使氣機通暢。腹部要勤揉:古人說揉肚臍腹部可以增加腸胃運動,排除積食,行氣。
腰要常活:古人認為活腰可以壯腰強腎。谷道常說:古人認為提肛可以壯陽消濁。
四肢常抖:古人說:“常抖四肢筋骨,關節日漸靈活。”不斷壓腿膝:俗話說“老人先老”,壓腿經常揉膝蓋,點足三裏,是中醫防老延年益壽的方法。
頻繁搓揉皮膚:* * *,古人稱之為幹浴。人們認為這種方法適用於身體的各個部位,可以使血液流動順暢,皮膚光滑潤澤。腳心常揉:古人認為泉為海底,能補腎暖腰,使陽氣上升,降濁,提神健腦。
二、常禁言:古人認為,上廁所要閉眼禁言,心在屋內,氣不可散。
3.老年人保健的方法有哪些?
養成良好的習慣1。戒煙戒酒:煙酒是導致“三高”的主要原因之壹,其中吸煙會加重動脈硬化,引起血管痙攣,飲酒會導致血壓升高,所以要戒煙戒酒,預防“三高”。
2.控制體重:如果妳超重,“三高”的發生率會增加,所以如果妳的體重超過正常標準,妳應該實施減肥計劃,少吃多運動,防止“三高”入侵妳的身體。3、食物選擇:以清淡、低脂、低糖、低蛋白食物為主,盡量減少甜食或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4、多運動:運動是壹種比較簡單的增強體質的方式,運動可以增強心腦血管的功能,改善血液供應,並能起到預防高血壓和高血脂的作用。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運動都非常適合。
5、飲食控制:養成規律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壹日三餐,可適當控制,減輕胰島負擔,避免暴飲暴食。6、良好的心態:學會調整心態,控制情緒,釋放精神壓力。
如果長期緊張情緒化,很可能會引起高血壓或其他心腦血管疾病。中老年人預防“三高”最科學的方法就是定期體檢。
體檢不僅能準確檢查是否有“三高”跡象,還能篩查體內其他疾病。壹旦發現,及時治療,可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對降低疾病治療風險具有重要意義。定期體檢可以預防三高,所以已經人到中年或者中年以上的朋友們趕緊行動吧。
另外,要為現在的生活做壹個規劃,努力提高生活質量,讓“三高”不再是噩夢。服用深海魚油深海魚油提取自無汙染的深海三文魚,富含DHA、EPA等不飽和脂肪酸。
實驗表明,它具有調節血脂、提高記憶力、活化大腦的保健功能,同時能促進視網膜發育,改善視力,有效調節“三高”。
4.老年人保健有哪些禁忌?
1,別說快了。老人說話不大聲也不太快。
要保持情緒穩定,否則容易使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負擔。2、忌吃得太快,有些老年人還保持著年輕時狼吞虎咽的飲食習慣,別忘了食物需要細嚼慢咽幫助消化,而且飯很急,容易噎著。
3、忌站著穿褲子,老人站著穿褲子,很危險。因為老人的骨頭已經松了,壹旦摔倒,後果很不好。
4、避免強行排便,老年人經常有便秘,應按時排便,排便不暢時,應使用藥物,不可用力排便。因為人排便時血壓容易升高,會暈倒、休克甚至腦出血,甚至有生命危險。
5、避免過度擡頸老人往往願意坐在沙發上看電視,與人交談。久而久之,容易壓迫頸動脈,使血流不暢,容易頭暈惡心,甚至半身不遂。6.不要突然轉身。這位老人正在街上走著。他經常遇到熟人打電話或者聽到異響,很容易突然轉身。
但由於大多數老年人頸部都有骨質增生,頸骨的突然扭轉很容易壓迫血管,導致頭部供血不足,出現黑眼圈。7.避免把頭伸進冰箱除霜。據相關調查顯示,部分老年人在給冰箱除霜時會出現頭痛、頭暈、惡心嘔吐、麻木等現象。
專家推斷,這是感冒引起血壓突然升高造成的。如果除霜器再把頭伸進盒子裏,只需要3~5分鐘,就會引起視網膜小動脈強烈收縮,導致視力模糊,甚至失明和高血壓危象。
8.避免長時間看電視。老年人各系統的生理功能明顯減弱,耐受力和壓力也相應降低。如果看劇情波動大、場面驚險的電影,交感神經會高度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導致血壓升高、血液黏稠度升高,可能會發生壹些意外。
因此,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不要看太長時間的電視節目。
5.老年人養生有哪些小竅門?
技巧壹:定期鍛煉,大步走。
很多老年人總是糾結於家務,覺得沒有時間運動。其實運動就在我們舉手投足之間。比如在去菜市場的路上或者接孩子的過程中,通過堅持有氧健康,可以保持手腳靈活,保持精力充沛。小貼士2:枸杞人參茶要當水喝。在茶葉中加入壹點西洋參和枸杞,可以利用西洋參的甘涼性來調節茶葉的口感,西洋參有很好的滋陰補虛的作用,枸杞茶有滋補抗衰老的作用。
技巧三:冷水洗臉。通過洗冷水澡、洗臉,可以鍛煉身體,提高抗病能力。堅持下來,身體的抵抗力會逐漸增強,有利於疾病的預防。
秘訣4:再忙也要午睡。不管花多長時間,不管妳是否睡著,躺下來閉上眼睛對於體力和精力的恢復都是非常有益的。
對於壹些癥狀較輕的自愈性疾病,能不吃藥就不吃藥。比如感冒,多喝白開水,適當運動就可以解決,不要靠吃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