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1祛風散寒的功效與作用
白芷可治療感冒、頭痛、鼻炎和風寒引起的牙痛。
2、活血排膿
用於瘡、腫、痛。如乳癰初起可與蒲公英、瓜蔞配伍,膿液排出不暢可與金銀花、天花粉配伍。
3、生肌止痛
白芷對腰肌勞損、肌肉酸痛有祛瘀生肌、消炎止痛的功效。
4.停止幹燥和潮濕
白芷主要用於治療寒濕帶下。常與海螵蛸同用,亦可與黃柏、香椿皮等清熱燥濕之品同用。
5.降血壓作用
白芷中的異歐前胡素和榅桲對貓有降壓作用,作用時間持續65438±0.5小時。
白芷的藥用價值為1。頭痛、眼痛:白芷四元,生附子壹元。上為下,每服壹字,茶調。有些眼睛痛的人應該先裝水,再用它嗆進鼻子裏,效果更快。(“朱軾計燕方藝”白質粉)
2.治療各種風引起的頭暈,婦女分娩前後突遭風邪,血風引起的頭昏厥頭痛,乍寒乍暖,思維不清,傷寒引起的頭暈等。:香白芷(在沸湯裏泡四五次)為末,煉蜜、藥丸大如彈珠。每次服壹粒,用更多荊芥茶咀嚼。(《101選方》中的杜亮丸)
3、治半頭痛:白芷、細辛、石膏、乳香、沒藥(去油)。把所有的味道分成細粉,吹到鼻子裏,左痛右痛,右痛左痛。(白質洗心擤鼻粉,眾選中復堂良方)
4、治眉框痛,屬於風熱痰熱:黃芩(酒炒)、白芷。上面是下面,茶葉兩元清倉。(丹溪心法)
5、治療鼻竇炎:厚樸、防風、白芷各八分,蒼耳子壹錢二分,川芎五分,北細辛七分,甘草三分。水煎服四劑。避免牛肉。(選醫生大全)
6.治腸風:白芷為精,郝佳為調。(《101個選擇》)
治大便的秘訣:香白芷炒為末,每服二錢,飯飲少許蜂蜜,連入二服。(《十大方便藥方》)
8、治痔瘡腫痛:先用皂角熏制,再塗上鵝膽調白芷末。(醫療處方摘要)
9.白帶下治,腸內有膿,滿露,腥臭,臍腹冷痛。這裏要排膿:白芷壹兩,單葉紅蜀葵二兩,芍藥根(白的)兩個半,明礬(明礬燒起來了,不要研究了)。末了吃五子那麽大的蠟丸,飯前喝十粒十五粒。膿液用完了,不要用別的藥補。(《本草》)
10,治腫毒熱痛:醋拌白芷,末敷。(《健康的簡易處方》)
白芷藥用價值的來源
本品為白芷的幹燥根。夏秋季節,在黃石挖葉,除去須根和泥沙,曬幹或低溫曬幹。
性格;角色;字母
產品呈長方形圓錐形,長10-25厘米,直徑1.5-2.5厘米。表面灰褐色或黃褐色,根頭鈍四棱形或近圓形,有縱行皺紋、根痕和皮孔狀側突起,有的呈縱行四列排列。頂部有凹陷的莖痕。實心,橫切面為白色或灰白色,粉狀,形成層環褐色,近方形或近圓形,多數褐色油斑散在皮膚上。氣香,刺鼻,微苦。
區別
(1)取本品粉末0.5g,加入乙醚3ml,搖勻5min,然後靜置20min,取上清液1ml,加入7%鹽酸羥胺甲醇溶液和20%氫氧化鉀甲醇溶液2-3滴,搖勻,置水浴上微熱,冷卻,加入稀鹽酸調節pH值至3-4,然後。
(2)取本品粉末0.5g,加3 ml水,搖勻,過濾。取濾液2滴,置於濾紙上,在紫外燈下(365 nm)觀察,呈藍色熒光。
(3)取本品粉末0.5g,加10 ml乙醚,浸泡1小時,不時搖勻,濾過,濾液蒸去乙醚,殘渣加1 ml乙酸乙酯使其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此外,將歐前胡素和異歐前胡素的對照品加入乙酸乙酯,制備每1 ml含1 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附錄ⅵ b),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4 ml,分別點於同壹張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粘合劑的矽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乙醚(3:2)為展開劑,於25℃以下展開,取出,幹燥,置紫外燈下(365 nm)檢視。在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出現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用炒的方法制備草藥
去除雜質,水洗,浸泡,去除,徹底滋潤,直到皮膚沒有油膩感,再次滋潤,切片,晾幹。
(1)雷公焙制理論:白芷采集後,刮去上皮,用黃精細銼,用竹刀切,分成等份,蒸壹會兒,日本和中國曬幹,黃精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