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開春吃什麽食物?
1,春餅
在立春的這壹天,壹個重要的習俗是“咬春”。北方吃的食物是春餅,而春卷在南方很受歡迎。吃春餅春卷是對“壹年之計在於春”的美好祝福。因此,這壹習俗壹直延續至今。
每年的立春,北京人都會吃春餅,這被稱為“咬春”。吃春餅的習俗由來已久。《明宮好飲食史》記載:“立春前壹天,東直門外的順天府大街上,所有的顯貴、大臣、顯貴、武士...到了第二天立春的時候,所有的貴族都嚼蘿蔔,叫做‘咬春’,互相設宴,吃春餅和蔬菜。”這種習俗可以追溯到晉代,盛行於唐代。管仲紀說,唐人“在春日做春餅,用青蒿、韭菜、辣蓼芽包好”,互贈,迎接春天。
北京人吃春餅,用白面粉卷成圓餅,然後烘烤。清代《調鼎記》記載,春餅的制作方法是“用火腿、雞肉等物搟面團,或四季炒白菜,供顧客食用。將腌制好的豬裏脊肉、蒜花、黑棗、核桃仁、洋糖(白糖)碾碎,卷成塊。”這是清朝的吃法。但現在演變成了春餅配甜面醬和卷蔥。
春餅是用來卷菜的,包括各種熟食和炒菜。由於其素食與各種食物的結合,富含各種營養物質,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以及鈣、鉀、鎂、硒等礦物質。因為不常在家做,所以新穎獨特,讓人有食欲。能養胃生津,滋陰消燥,特別適合老人和兒童食用。
吃春餅時,最好在大家面前放壹個幹凈的平板,把春餅放在上面,放上蔬菜或其他炒菜,卷起來吃。吃春餅的同時,也可以加點湯滋潤壹下。春餅宜配綠豆粥或紅豆小米粥。但是如果有壹碗酸辣湯,或者其他的湯,也是不行的。
2.小紅蘿蔔
在開春的這壹天,中國人“咬春”的另壹種食物是蘿蔔。壹般說可以解決春困。還能增強女性的生殖功能,立春蘿蔔也被稱為“後代蘿蔔”。
以前“咬春”就是買個蘿蔔吃,因為蘿蔔吃起來辣,意思是古人“咬草根,無所不能。”在老北京,這壹天,從壹大早,就有人挑著擔子在巷子裏喊:“蘿蔔比梨好……”那時候再窮的人,也得給孩子買個蘿蔔咬春天。
李時珍對蘿蔔更是贊不絕口,認為它“可以生吃、煮熟、醬制、發酵、醋、糖、蠟、米,是蔬菜中最有益的。”妳看,李時珍列了壹份蘿蔔食譜。而且蘿蔔還有很大的藥用價值,可以化痰、通氣、止咳,甚至解酒、解毒、補脾胃、禦寒。可見,吃蘿蔔表面上只是壹種習俗,實際上是古人對營養、健身、祛病的經驗。
民間還有“蘿蔔上市,醫生沒事”的記載。蘿蔔中的維生素C可以幫助排除體內的廢物,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尤其是白蘿蔔或水蘿蔔,富含酵素,可以促進消化。通常酶能吸收食物中的澱粉,能溶解胃中堆積的食物,有很好的消化作用,預防胃痛和胃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