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10端午節的各種民俗活動

10端午節的各種民俗活動

端午節的民俗活動有10種,有賽龍舟、掛艾草菖蒲、吃粽子、紮五色絲線、穿香囊、放風箏、掛鈴鐺、喝雄黃酒、吃煎餅、吃炒樁等。

1,龍舟賽

賽龍舟可以說是端午節的重頭戲。賽龍舟前,請龍祭祀神靈。祭祀完神靈後,就可以安裝龍頭龍尾,然後正式開始賽跑和龍舟比賽。事實上,向神獻祭是對來年的美好願望。希望來年風調雨順,莊稼豐收,壹家人平安無事,壹切都好。

2.掛艾草和菖蒲

民間有句諺語說“清明插柳,端午掛艾”。端午節掛艾草和菖蒲是這壹天的重要內容之壹。幽靈退後。艾草和菖蒲產生的特有香味,可以驅除螞蟻,凈化空氣,還具有殺蟲殺菌的作用。所以那時候古人很聰明的在家裏掛艾草和菖蒲。

3.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是這壹天必不可少的活動。粽子種類繁多,有三角粽子,小粽子,大粽子,鹹粽子,甜粽子,白粽子。用葉子包好糯米。糯米裏還包著栗子、紅豆、黃豆、大紅豆、肉。蒸壹會兒就差不多香了。每年端午節,我家都會包餃子,各種各樣的餃子,簡直就是把餃子當飯吃。

4、螺栓五色絲線

絲線由藍、紅、白、黑、黃五種顏色組成。那時候我們叫它吉祥五色線。綁在胳膊或者手腕上,我媽告訴我是用來驅邪的。帶的時候不能摔壞,不能隨意扔掉,不能把帶的東西和別人交換。然後晚上洗澡的時候可以拿下來扔到河裏。

5.佩戴香包

那時候我們的香包是村裏壹些老人給我們的,不是家裏做的。端午節的時候,老人會給我們帶壹些香包。我記得那種香囊有股怪味,但聞起來還是挺香的。現在看來應該是用來驅蟲的,以前不知道,只知道大家都帶了,我就帶了。現在我家有兩個香包,但是估計不能驅蚊,我就留在那裏留作紀念。

6、放壹只風箏

放風箏就是在竹竿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絲,拉壹根系在上面的長線,利用風力,就可以放上天,屬於只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端午節時放風箏也是中國南方城市的壹種習俗。端午節時,孩子們放風箏被稱為“釋災”,風箏是紙鳶。

7、吊鐘雕像

鐘馗捉鬼是端午節的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戶戶都掛著鈴鐺和雕像來辟邪。唐開元皇帝在歷山講武後回宮,瘧疾肆虐。他夢見壹大壹小兩個鬼穿著紅襠褲,偷著楊貴妃的香囊和明朝的玉帝,在廟裏跑來跑去。

8.喝雄黃酒

在端午節,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喝雄黃酒的習俗。至於小孩子,長輩在臉上或身上塗雄黃酒。。其實雄黃是壹種有毒的礦物質,外用可以殺菌,不應該提倡直接飲用。

9.吃煎餅

在溫州,家家戶戶仍有端午節吃煎餅的習俗。煎餅是用白面粉調成糊狀,在大扁鐵煎鍋裏烤成滿月形狀、薄如絲的半透明餅,再塞上綠豆芽、韭菜、肉絲、雞蛋絲、蘑菇,卷成筒狀,壹口咬下,可嘗出多種風味。

10,吃炒樁

在福建晉江,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吃“炒樁”。所謂炸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紅薯粉等配料做成濃稠的糊狀,放在油鍋裏炸成壹大塊。相傳古代,端午節前是閩南的雨季,雨連綿不斷。人們說上帝紮了壹個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炒樁”雨就停了。人們說天空已經修補好了。這種飲食習俗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