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算好的是,終於不再像壹堆白磷,隨時自燃,然後意氣風發的離開。最後就像壹潭死水,怕了趟,懶得再走了。
妳很好。這四個字,總帶著壹些微薄卻破碎的溫暖,壹些無奈的祝福,壹些可憐的安慰。
坐在樓下的咖啡廳裏,陳靜平靜地說,她已經決定放棄李安。
壹瞬間,我應付不了她這麽悄悄地提起李安這個詞。很長壹段時間,這個名字是陳靜的禁忌。她就像壹個擁有巨大寶藏的小偷,偷偷守護著這個似乎永遠不屬於她的寶藏。她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舉杯慶祝,但她希望沒有人知道她隱藏在黑夜裏的淚水和痛苦。
陳靜是壹個溫柔而堅定的女孩。19歲那年,她毅然離開家鄉去旅行。雖然這麽多年來她從未有過輝煌的事業光環,但她依然把每壹天都過得如畫、繁華,甚至有些不像人類女性。
她和李安的故事裏總有些無情和狗血,但在這個世界上,任何壹段感情都沒有追逐和無聊的戲碼。
她和李安是六年的朋友了。壹開始她只和李安的姐姐合作過,互相交換過聯系方式。當初,她也是個少年,通過微弱的手機電波,想象著電話那頭的人溫柔的眼神和上翹的嘴唇。
時間久了,壹開始壹聽到對方的聲音,就再也沒有堅持過愛。在生活的磨煉中,陳靜愛上了別人,也分手了。與此同時,時隔六年。
幾個月前,我在朋友圈看到她拍了壹組遠離家鄉旅行的照片。我瀏覽過,贊過,也沒問過。這幾年她旅行如陀螺,身邊的朋友早已司空見慣。她是壹個無法安定下來的人。走南闖北是她的生活方式,好像每次打電話的地點都不壹樣。久而久之,她也懶得問自己在哪裏了。
贊美了幾分鐘後,她的電話來了。壹接通,她就眉飛色舞地說,親愛的,我遇到愛情了。我撇了撇嘴,不以為然。她說過類似的話。去年她在西藏遇到壹個吹薩克斯的流浪歌手,她熱情地認為這是愛情。但當那個黃牙男想親她的時候,她嚇得落荒而逃,連夜訂了機票飛了回來。還有我在四川認識的攝影師...
簡而言之,陳靜是壹個不缺艷遇的女孩。像她這樣對生活充滿熱情和信心的女人,總是更容易贏得異性的青睞。
然後她給我講了李安。據說她最近突然聯系我了。然後她壹拍即合,立馬訂了飛機票飛往李安。
用陳靜的話說,她對李安壹見鐘情。她和李安在壹起呆了三天,夫妻倆做了該做的壹切,卻始終沒有說清楚兩人的關系。時隔六年,再次聯系,然後見面上床的網友,聽起來更像是性朋友。
回來後,陳靜開始在網上購買各種男士用品,衣服鞋子,水果零食,快遞好像免費,壹波壹波寄到李安的地址。我立刻意識到這是不尋常的。畢竟,她從未對壹個人如此感興趣。雖然她緋聞不斷,但真正相愛的人只有壹個,分手也無所謂。
快件的狂熱壹直持續到李安終於忍不住向陳靜攤牌,承認自己從未動過心,不過是成年男女之間曖昧的遊戲。陳靜淚流滿面,刪了又加李安的所有聯系方式,無數次決定徹底放棄。第二天,他忍不住點出了對方的微博繼續關註。
我終於相信,她終於遇到了愛情。畢竟除了愛情,沒有什麽沖動能讓壹個25歲的女人在半夜喝醉的時候患得患失,痛哭流涕。李安不置可否,唯壹反復安慰的就是妳很好。
陳靜壹次又壹次地問我,妳認為他真的喜歡我嗎?不然他怎麽會說讓我好好的?他仍然關心我。
妳很好。這不是關心,這像是拒絕。這四個字其實相當於,我很感動。妳是個好女孩,但我不愛妳。男人面對壹個為自己神魂顛倒卻不愛自己的女人時,總是會感動或欣喜,願意曖昧。但是壹旦這個女人打破砂鍋問到底,要求解釋,男人就覺得這是壹種情感綁架,是壹種厭惡的負擔。
陳靜最終放棄的根本原因是李安在微博上和其他女人合影。她坐在我對面,點了壹杯不加糖的卡布奇諾。她的語氣溫和而寬慰。別人對我好了三年,還不如他三天。人總是願意去追逐得不到的東西。
這壹次,陳靜真的黑掉了李安的電話,刪除了所有聯系方式,熱血復活,繼續接下來的行程。
也許每個女孩都曾經是陳靜,遇見過李安。後來大家都會明白,生活中的意外和徒勞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旅途中總有更多美好的風景等著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