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陳湯由半夏、橘紅、茯苓、甘草組成。具有祛濕化痰、理氣和中的功效。主治:濕痰證。咳嗽痰多,白而易咳,惡心嘔吐,胸膈脹滿,四肢沈重,頭暈心悸,舌苔白或膩,脈滑。臨床上常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胃炎、梅尼埃病、神經性嘔吐等。
2.魏萍散由蒼術、厚樸、陳皮、甘草、生姜、大棗組成,具有祛濕健脾、消腫散結的作用。主要用於脾土郁結所致的胸腹脹滿,口淡,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大便溏薄,嗜睡,舌淡白,苔厚膩等癥。臨床上常用於慢性胃炎、胃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
這兩個方子之後,再來說說香砂養胃丸,它是由二陳湯和魏萍散減去蒼術加木香、砂仁、白術、醋香附、枳實(炒)、豆蔻(去殼)、厚樸、藿香組成。
香砂養胃丸由木香、砂仁、白術、陳皮、茯苓、半夏(制)、香附醋、枳實(炒)、豆蔻(去殼)、厚樸、藿香、甘草、生姜和大棗組成。具有暖胃和胃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胃陽不足、濕阻氣滯所致的胃痛脹滿,癥見胃痛隱痛、上腹部不適、嘔吐酸水、嘈雜不適、食欲不振、四肢乏力。
下面簡單介紹壹下香砂養胃丸各種中藥的功效。
1,木香:行氣止痛,和胃健脾,助消化。
2、砂仁:祛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
3、白術:益氣健脾,利濕利尿,止汗,安胎。
4、陳皮:理氣健脾,祛濕化痰
5、茯苓:利尿消腫,健脾止瀉,養心健脾,寧心安神。
6、半夏(制):燥濕化痰,止嘔,消腫散結。
7、醋香附:疏肝解郁,理氣止痛。
8、枳實(炒):破氣散結,化痰祛痰。
9、豆蔻(去殼):燥濕行氣,溫中止嘔,開胃消食
10,厚樸:溫中降氣,祛濕化痰。
11、廣藿香:芳香化濕,止嘔解暑。
12,甘草:益氣健脾,化痰止咳,止痛,清熱解毒,調和藥性。
13、生姜: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
14、大棗:補中焦、益氣、養血、安神、解表藥性。
香砂養胃丸,由14味中藥組成,明確說明七味藥具有燥濕、化濕的作用,其他未明藥物分別具有補氣、行氣、健脾的作用,均可化濕。大家應該或多或少都聽說過“脾虛生濕”這個詞。中醫說,胃是濕的,脾是幹的。如果胃陽不足,不能溫化水濕,水濕越聚越多,就容易影響喜歡幹燥環境的脾臟的正常運行。如果脾出了毛病,就會加重濕氣凝聚。濕氣太多容易導致惡心、嘔吐、酸水、嘈雜不適、飲食不足、四肢乏力等癥狀。
尤其是吐酸水,這個癥狀更明顯,這也是香砂養胃丸和香砂魏萍丸的關鍵區別。有些人因為濕氣過重,容易頭暈。濕邪屬於陰邪,寒濕過度容易導致頭暈的癥狀。頭暈類似於西醫的梅尼埃病,所以香砂養胃丸也可以治療梅尼埃病。
臨床上香砂養胃丸對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胃潰瘍、梅尼埃病、神經性嘔吐等屬於胃陽不足、濕阻氣滯體質的患者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香砂魏萍丸由蒼術、陳皮、厚樸(姜制)和甘草組成。用於胃脘痛。說明書如此簡單,以至於許多人不知道如何使用這種藥。我來詳細告訴妳怎麽用。該藥物由魏萍粉、砂仁和木香組成。那麽魏萍散治療的慢性胃炎、胃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癥狀也可以用香砂魏萍丸治療。
香砂魏萍丸能燥濕、健脾、消脹、消痞。可用於腹脹、口淡、食欲不振、惡心嘔吐、便溏、嗜睡、舌淡白、苔厚膩等癥。功效和香砂養胃丸很像。處方中蒼術為君藥,厚樸為臣藥,陳皮為佐藥,甘草、生姜、大棗為佐藥。只要是屬於所謂的脾胃郁結,表現為胸腹脹滿、食欲不振、舌苔厚膩的,都可以用香砂魏萍丸來治療,香砂丸在古代被譽為“治脾聖藥”。後世很多健胃的方子都是從這個方演變而來的。
香砂養胃丸和香砂魏萍丸均可用於治療脾土郁結所致的胸悶、口淡、食欲不振、惡心嘔吐、便溏、嗜睡、舌淡白、苔厚膩等癥狀,但香砂養胃丸更適用於水濕內停所致的嚴重癥狀,尤其是水濕內停嚴重、胃氣上沖、嘔吐酸脹時。
說到這裏,妳可能或多或少知道這兩種藥物的異同。了解這些異同將有助於妳選擇這些藥物,妳認為呢?
需要註意的事項
氣血兩虛、脾虛不濕、陰虛內熱、實熱的人,不能用香砂養胃丸、香砂魏萍丸治療胃腸疾病,要謹記。
關註執業藥師唐朵朵,多關註壹些健脾養胃的信息。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收藏,轉發,評論。
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使用前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