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孔雀魚如何飼養?

孔雀魚如何飼養?

孔雀魚別名彩虹魚、百萬魚、庫比魚,英文俗名Guppy。屬於魚綱、鳉形目、花鳉魚科的小型熱帶觀賞魚,原產於南美洲(委內瑞拉、圭亞那、西印度群島等地)的江河流域。體型較嬌小,其雄魚個體長3厘米左右,色彩艷麗,背鰭相對較長而舒展,臀鰭演化成棒狀交接器,尾鰭長大,其尾長可占體長的2/3左右;雌性個體壹般長5~6厘米,色彩較雄魚暗淡,背鰭和臀鰭正常,尾鰭是較小的圓扇形者居多。孔雀魚喜歡集群在水中漂來遊去,品種繁多,色彩或絢麗或純凈,可適合養殖者的不同欣賞品位。

壹、前期準備

1.水族箱和玻璃缸的準備 水族箱和玻璃缸可直接由市場選購,新缸最好浸泡壹周以上再用於養殖,用以消除缸體對水質的影響。因為孔雀魚屬於小型魚類,壹般選擇0.6~1.0米長水族箱都可滿足養殖需要。有條件最好設置在室內比較明亮的地方,為其提供接近原產地的長日照時間,這樣既可以彌補光強不足,又節約了電費開支。

水族箱同時應配備過濾器,用以過濾、混勻和充氧。壹般夏季可以不用加熱棒加熱,但當冬春季水溫降低至18℃以下時,要使孔雀魚健康生長和繁殖,必須配有加熱棒以保持18℃以上的溫度。水溫計用於指示水體溫度,確保加熱棒正常工作,所以水溫計和加熱棒應該同時配備。

成熟的孔雀魚不能和仔魚壹起飼養,可以將新生仔魚撈到玻璃缸中暫養。玻璃缸搬動靈活,將其放到陽臺上,光照後水體逐漸變綠,可以增加溶氧和產生仔、稚魚喜食的天然活餌,這是魚苗配合餌料的有益補充。但要註意每天進行少量換水,以保持水體溶氧的充足和新鮮。

2.營造合適的水環境 所有養殖中使用的設備和工具在使用之前,都要用高錳酸鉀浸泡、消毒15~20分鐘。用凈水或自來水洗凈後,才可以加水放魚,註意要加入經曝曬2~3天的自來水,消除氯氣的毒害作用。如果沒有曝曬的條件,也可以使用困6~7天的自來水。

3.孔雀魚的選購 選購孔雀魚時,應註意挑選遊動活潑、尾鰭寬大、色彩艷麗、符合品種特征的魚。雌魚的比例差別不大。壹缸中最好選擇同壹品系的孔雀魚,以免後代出現雜交和退化品種。其數量或密度,可根據飼養容器的大小決定。1.0米的水族箱中飼養30多對孔雀魚,不用過濾器都能生活得很好。還可以考慮適當搭配飼養幾對大小相近的其他品種。註意放魚時,達到溫度壹致時再放魚。

二、日常管理

1.餌料投餵 孔雀魚是生活於水體上層的前上位口魚類,其腸道略長於體長,所以它屬於偏肉食性的雜食性魚類,餌料可以選擇市場出售的孔雀魚人工配合餌料,每天早、中、晚定期投餵。但要使孔雀魚健康活潑、色彩艷麗,應間隔投餵肉食性餌料,如市售冰凍血蟲或魚蟲,出售的活體應用高錳酸鉀消毒15~20分鐘,重復消毒後,洗凈直接投餵(冰凍的血蟲或魚蟲,已經過消毒的,用水化開後再投餵),壹次投餵量以魚5分鐘內吃完為度;如果是血蟲,除消毒、洗凈外,還要將血蟲剪成小段後才能投餵。否則不利於魚苗的吞咽和攝食。

2.換水清汙 孔雀魚是耐汙染魚類,而不是喜汙染魚類,如果密度較大,盡量每天或隔天更換部分新水,既可去除殘餌糞便、增加觀賞性,又可以保持清新的水質;如果密度較小,可根據水質情況適當減少換水次數或換水量。換水的同時可以加入少許食鹽,既為孔雀魚提供近於原產地的水體鹽度,增強抗病力,又有助於保持它鮮艷的色澤、活潑的特性。

清汙工具有觀賞魚市場出售的換水器具,但換水量較大,對較小的飼養容器不太適合。可以利用虹吸原理,自己動手制作。制作方法:購買輸液管和註射器,在輸液管的壹端綁上壹個小竹棍伸入水底,另外壹端用註射器吸水排汙。不僅制作簡便,而且清汙徹底。

3.魚病的預防 養殖孔雀魚最常見的是爛膚、爛尾病和腸炎病,投餌時,要註意觀察魚體和其攝食強度。預防方法是每天或隔天更換部分等溫新水,保持水質清新;除投餵人工配合餌料外,還可以投餵經消毒的優質肉食性餌料,杜絕投餵未經消毒處理和變質的餌料。

三、繁殖期的管理

1.孔雀魚的繁殖 孔雀魚屬於卵胎生魚類,繁殖簡單,沒有固定的繁殖季節,壹般4個月左右性成熟,之後每月產仔壹次。魚體性成熟的標誌:雌體腹部肥壯隆起,生殖口處出現黑色胎斑;雄體尾鰭和背鰭長大、飄逸、色澤鮮艷,並開始追逐雌魚。

親魚產仔後有吞食仔魚的習性,同樣也會成為其他成魚的壹頓美餐,為了防止幼魚被吃掉,在臨近產期時,可將雌親魚撈出待產。或將臨產親魚撈到設置隔離玻璃的壹側,裏面放幾株供魚苗藏身的水草等附著物,這樣仔魚產出母體後,貼附在水草間就可暫時逃避被吞食的危險。待產仔結束後,將仔魚撈出單養。

2.仔、幼魚的飼養 仔魚生出後伏於水底或貼附於水草之上,不久即能自由遊泳和逃避敵害,開始階段覓食能力較弱,且有卵黃囊提供營養,不會影響其生長。第二天即排出糞便,腸道貫通。此時即可定期投餵魚苗的適口餌料。形成條件反射後,攝食和生長較好,後代成活率極高,也因此具有“百萬魚”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