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黑木耳栽培如何獲得高產

黑木耳栽培如何獲得高產

黑木耳品種具有口感好的特點,出口有壹定市場。黑木耳原料廣泛,不受森林資源限制。南北方都可以種植,是廣大農村脫貧致富的好路子。

第壹,耕作季節

黑木耳是壹種高溫、溫度穩定的出菇真菌。耐寒耐熱,0℃以下菌絲長期不死,37℃仍能生長。菌絲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3-30℃,子實體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0-27℃。由於海拔不同,要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栽培方案。

第二,科學配方

黑木耳袋栽培養基有幾種配方。(1)鋸末80%,表皮16%,石膏2.5%,糖1.2%,硫酸鎂0.3%,含水量55-60%。(2)木屑55%,棉籽殼30%,麥麩12%,石膏1.6%,糖1%,尿素0.4%,含水量55-60%。(3)甘蔗渣62%,鋸末20%,麥麩15%,石膏2.5%,碳酸鈣5%,含水量55-58%。培養基制備方法按照常規方法進行。

三、菌袋的制作

放好準備好的文化資料和時裝包。常見的栽培袋規格有17x33和15x55。裝車後應及時在常壓滅菌烘箱中滅菌,並在100℃下保持14-16小時。達到滅菌標準後,卸下包裝袋,移入培養室散熱,冷卻至28℃以下,無菌操作接種細菌。

第四,室內管理

接種後的前3天,溫度可控制在25-28℃,使菌絲迅速生長並占據接種孔,之後溫度可控制在24-27℃。接種後7天內不允許翻袋,以免雜菌感染。袋子翻得越多,汙染率就會越高。10天後,菌絲已占據菌洞,菌絲直徑約5 cm。此時翻堆檢查雜菌,汙染的菌袋要及時處理。由於菌絲的快速生長和新陳代謝的不斷加強,菌袋的袋溫也隨之上升。所以翻袋時,菌袋要稀釋,防止高溫灼傷,發菌期50天左右。

五、室外耳場:

木耳栽培棚和蘑菇棚壹樣,這裏只說四點註意事項;(1)防治病蟲雜菌,地面要挖到20厘米深,曬幹後才能整畦清除。在邊境及周邊撒壹些敵敵畏、辛硫磷、樂果等藥物。(2)溝寬要40 cm,既做人行道,又做排水溝。(3)耳罩應嚴密包圍,防止外界風吹進耳罩。(4)套袋架應牢固,木棒直徑大於2 cm,木棒間距20 cm,垂直於水平邊。

六、開業排場

經過50 ~ 60天的培養管理,當菌袋上布滿白色菌絲時,即可打開菌袋。用剃須刀片切壹個洞。洞穴形狀有“V”、“∧”+“O”四種,“V”型最好。壹個袋子壹般切12 ~ 14刀,直徑1 cm。孔呈梅花狀交錯排列,菌袋間隔3-5厘米,以80°傾角放在床的管架上。

七、出耳

菌袋能否正常生長,關系到栽培的成敗。菌包出穗前,通過噴重水創造高濕、增光、增氧的生態條件。恒溫控制在30℃左右,刺激原基形成和子實體分化。

木耳出來後要轉入生長管理,主要是控制溫度、濕度、空氣、光照。

1.溫度:溫度控制在28℃左右,日溫差小於8℃時,原基能正常分化,子實體能正常分蘗。高溫時蘑菇棚蓋要加厚,空間和膜上要噴冷水,降低耳棚溫度;溫度低時,蓋薄,使太陽光熱量進入耳棚,可提高耳棚溫度。

2.濕度:指水和空氣的相對濕度。水分是指噴水和菌袋的含水量。在濕度濕度好的情況下,耳片不閉合,用手擰的時候有彈性,正反兩面可以分開,有膠,但不沾水。通風後每天噴水兩次,即通風兩次,噴水兩次。噴水後立即蓋膜,保持空氣相對濕度在90%左右,即膜上有小水滴,但沒有水滴。木耳幼齡時,濕度可以低壹些,在旺盛生長期,尤其是後期,濕度要高壹些。氣溫低時少噴水,高溫期加強噴水次數,陰天少噴水,晴天多噴水,雨天不噴水。

3.空氣:黑木耳像人體壹樣不斷吸收氧氣,呼出二氧化碳。高濃度的二氧化碳會抑制黑木耳的原基分化和子實體生長,造成萎縮或腐爛。管理上,通過開膜通風,增加新鮮空氣,排出二氧化碳。生長期每天早晚通風壹次,早上1 ~ 2小時,晚上半小時。在高溫季節和旺盛生長季節,可適當增加通風次數,延長通風時間,促進子實體正常生長。

4.光照:光照太暗,木耳原基難以區分,耳形小,顏色淺,影響產量和質量。黑木耳正常生長的菇棚保持壹定的“三分陰七分陽”直射光,促進原基分化,提高代謝活性,加強穗分蘗。黑木耳的耳形大,耳厚,耳面顏色變黑,毛多,質量好。

溫度:濕度、空氣、光線關系密切,要相互協調。溫度高濕度大的時候。如果通風量少,二氧化碳濃度高,就會產生流鼻涕、爛耳朵;當溫度和空氣正常,濕度較低時,毛木耳會幹枯,產生畸形耳。溫度較高時,應增加噴水次數,延長通風時間,增加通風次數。黑木耳溫度低時,可采用少量噴水,少通風,既能保暖保濕,又能使黑木耳正常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