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安地勢南北長,東西窄,中間凹,南北長122.25 km,東西最寬25km。山全是小興安嶺殘存的脈支,分布在縣城的南、北。縣城海拔在160-820.3米之間,海拔最低的在九勝鄉麻家子屯,最高的在觀五爺山。
慶安縣境內有9條主要河流,總流量791 km,其中7條河流發源於慶安縣。1960之前,慶安與鄰市鐵力本融為壹體。當時9條河都發源於慶安。鐵力有太平嶺,嶺上有泉。水流東西向,東有唐王河,西有呼蘭河。呼蘭河是這個縣最大的河流,全長523公裏。在豐田鄉進入縣城,流經六個鄉鎮,在呼蘭縣與松花江匯合。
慶安縣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季幹燥漫長,夏季降水豐富,年降水量約500mm,枯水年350mm,澇年700 mm左右..年平均日照約2588.5h,積溫全年從北到南不均勻,在2500 ~ 2700之間。適宜農作物生長,是中國著名的綠色食品之鄉。慶安縣有14個鄉鎮,主要種植大豆、玉米和水稻,有8個林場,主要培育溫帶闊葉林和針葉林。
復雜的地形和四季分明的氣候為多種動植物提供了適宜的生存環境,養育了慶安縣40多萬人口。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家鄉的人們想盡辦法從大自然中獲取食物。山河不僅養活了壹代又壹代的慶安人,也在山河中留下了許多難忘的回憶。如今,無論慶安在哪裏,他忘不掉的永遠是家鄉的壹草壹木,忘不掉的是熟悉的味道。這篇文章的主題是:慶安記憶-大自然的禮物,它將帶妳回到他的家鄉的味道和山野的風景。
四月,寒冬未過,冰雪未融,但植物的春天已經到來。四月中旬,谷雨前後,正是播種季節。在山林裏,妳可以采摘刺芽,那是刺五加的嫩芽。刺五加主要分布在八個林場。刺五加又名“虎鹿”,刺五加寓意豐富。樹上有很多刺,紮人。刺五加根為傳統中藥刺五加。刺芽的采摘時間只有20天。采摘後,用豬肉炒有明顯的香味,深得人們的喜愛,但有些人不喜歡,味道有點面條。
蒲公英也是四月出的,慶安人叫“老太太”,葉子鋸齒狀,味苦,清火。蘸醬有壹種特殊的味道。蒲公英開著小黃花,漫山遍野都很好看。同時還有藜蒿、苣蕒菜、小葉芹菜、叉芹菜、牛毛芹菜、鴨掌等野菜。以上野菜都生長在田野和草原上,蒲公英可以采摘2個月左右,苦苣菜可以采摘好幾個月,其余的20天左右。目前這些野菜都是人工栽培的。早春的時候在市場上賣兩個價,貴。可見,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也願意花錢記住那段慘痛的經歷。
4月底5月初,刺芽采摘後,可在林緣、荒地挖涼蔥,外形類似菠菜、大葉,莖直立,深綠色。冷洋蔥可以和雞蛋壹起炒,也可以和肉壹起炒。據說在慶安市場有賣,應該是野生的。冷洋蔥有壹種微妙的脾氣。如果被牛羊咬了,很多年都生不出來。
從5月到6月底,蕨菜可以在兩個月內采摘。蕨菜是壹種沒有葉子的蕨類。它生長在森林、荒地和山坡腳下。它喜歡陰涼潮濕,可以多次采摘。類似韭菜。因其彎曲的形狀,又叫“溝溝菜”。蕨菜很少栽培,從山上挖下來就不能栽培了。蕨菜可以和肉壹起炒,味道鮮嫩。
從6月下旬到8月中旬,這裏沒有野菜,但蘑菇已經悄然生長。慶安野生食用菌主要有黑木耳、巨大口蘑、猴頭菇、巨大口蘑、平榛子、榆樹、松茸、日本口蘑、松茸、地衣。
6月底以草菇和白蘑菇為主。草菇很小,頂蓋油油的,黃灰色。草菇單獨生長,發現時卻是壹片;白蘑菇很有意思,就像人工栽培壹樣,壹溜壹溜的長。
比較珍貴的菌類是猴頭菇,主要生長在橡樹上,但橡樹很少,主要分布在8個林場。猴頭菇只生長在老橡樹上,樹幹上而不是樹下,生長方向相反。壹個是在樹的壹邊找到的,對面肯定還有壹個!猴頭菇很珍貴,不僅稀有,而且好吃。據說吃起來像燉肉,但是我吃了之後沒有什麽特別的感覺。猴頭菇目前可以栽培。
黑木耳的存量比較少,主要生長在腐爛的椴樹上。現在封山育林,樹種太稀有,野生黑木耳幾乎不會流通到市場上。能買到的都是人工栽培的黑木耳,只是人工分級。最好的事情是在菩提樹和植物群落上鉆孔。這樣的木耳市場價至少120元壹斤。
大多數真菌可以人工培養,但榛蘑不能人工培養。榛蘑主要分布在山坡和密林中,尤其是密林中,葉片茂密,腐殖質深厚,叢生於根部。榛蘑生長所必需的蜜環菌是不能人工培養的。眾所周知的東北菜,雞燉蘑菇,主要是榛蘑,鮮蘑菇和幹蘑菇都非常好吃。慶安縣榛蘑幹大概80到100元。10斤鮮香菇能曬出1斤幹香菇,彌足珍貴。該縣的產量不詳,但蘑菇是山區人民的重要收入來源。
蘑菇可以采到九月初,然後中秋節前後,有壹種重要的山珍,即黃花菜。主要生長在田間荒地。黃花菜吃花,可長約15厘米。它可以燉雞和肉,是東北著名的美味。我不太喜歡。這個東西比較“靠天吃飯”,種了壹年,以後也會出來。
黃花菜之後,就沒有野菜了。秋天來了,壹年的忙碌時間就要結束了。不僅莊稼豐收,山裏的野果也到了收獲的季節。
10月,收獲季節,野葡萄成熟,籽小,熟時紫黑色,未熟時青綠色,未熟時極難吃,熟時極佳。榛子,橡子,五味子都可以摘。五味子又名花椒,為藤本、木本、木蘭科植物。主要纏繞在其他樹上,果實紅色,漿果狀,可入藥。目前鐵力市有很多人工養殖,價格昂貴,人工養殖成本極高。
舊秋,11月左右,山核桃落地,毒性很大。青皮需要爛壹冬天才能吃核桃仁。人直接接觸核桃青皮,手會腫得很嚴重。如果有人撿起來放回河裏,魚就會中毒,毒性壹般可見壹斑。但是野豬是可以安全食用的。真是克敵制勝!
11月過後,慶安人忙碌的壹年結束了。那是壹個漫長的冬天,大雪紛飛。人們睡在炕上,土地在積蓄力量,等待來年萬物復蘇。
慶安小城承載了太多的回憶。這裏的人民淳樸,物產豐富,但發展卻遠遠落後。人均GDP還不如全國1/4,排不上全省前列。農村空心化嚴重,教育醫療現狀十分堪憂!
我們回憶過去的美麗和山野的味道,但我們不能讓山野停留在山野。野菜再好吃,馴化的品種更安全。這是農業的進步,也是文明的體現。合理利用資源,科學引導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才是硬道理。據說慶安有三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手裏還有好牌子,別砸了!
希望家鄉越來越好!歡迎大家吃喝玩樂!
這篇文章主要是我祖父李長山先生口述的。我整理了壹下。老人是退休村幹部,農業博士,慶安縣誌編纂者之壹,慶安地圖測繪師。他寫了不少,壹生致力於農業,做了壹輩子農民。祝他老人家健康平安!
慶安還有什麽好玩的?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