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寒
看手相:
脾胃虛寒的人,手掌發黃。
這個位置是中焦點。向上攤開手掌。手掌可分為三部分,即上焦點、中焦點和下焦點。上焦和中焦的分割線在食指和中指的中線下方,拇指側為上焦,可以看出我們的心肺狀況。中間的這個位置就是中焦,中焦的上位置可以根據肝、膽、十二指腸、胃、食道、消化系統的情況而定。中焦點下可以觀察生殖系統的情況,男性可以看到前列腺,女性可以看到卵巢和子宮。無名指以下到小指的部分屬於下焦,可以觀察我們的腎臟、膀胱、大腸、小腸的情況。
現在的年輕人貪吃冷食,比如冷飲、冰淇淋等,容易導致身體受涼。在中醫裏,我們有壹種病叫‘伏寒’,意思是吃了很多食物之後,不會馬上生病,但是這種寒邪會潛伏在體內,可能要到中年才會生病。女性會怕冷,痛經,月經量少,腰腹發冷。男人生病時手腳會冰涼,怕冷怕冷。
從舌頭:
脾胃虛弱的人通常舌頭很寬,經常會不自覺地流口水。舌中間發青發暗,是脾胃虛寒的表現。
從面部來看:
脾胃虛寒的人,面部會出現嚴重的凹陷。因為脾會影響人體的四肢和肌肉,脾胃虛寒的人四肢無力,肌肉少,身體水腫肥胖或過瘦。
護理方法:生長在山區的紅景天,味苦,抗寒性強。作為壹種常用的藥材,它有壹種很淡的生命力。紅景天有刺激神經系統,增強人的記憶力,治療脾胃虛寒的作用。
紅景天、枸杞、大棗同煮,能有效抵禦脾胃虛寒,增強免疫力。
第二,脾胃濕熱
脾胃虛寒不調理,會逐漸惡化為濕熱或熱毒,再由熱毒逐漸發展為惡性腫瘤。如果發現自己符合脾胃濕熱的條件,就不要再拖延了,壹定要迅速調整,防止病情進壹步擴大。
那麽如何判斷自己的脾胃是否濕熱呢?
從舌頭:
脾胃濕熱,舌質會發黑,舌苔厚膩發黃。
從臉:臉,頭發油,臉浮腫。很多人到了中年,臉上長痘痘,就是因為脾胃濕熱。
護理方法:可以選擇川貝母,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熱化痰、消腫散結、潤肺止咳的功效,也適用於調理脾胃濕熱,但脾胃虛寒者切不可食用,會加重脾寒。
想要擁有健康的脾胃,就必須健脾,而最重要的就是祛濕。脾喜燥,濕氣積聚在脾內,就會引發百病。所以祛濕也是很關鍵的壹步。這是壹份食譜。
茯苓、薏苡仁、決明子、荷葉、山楂、桑葉、桃仁、黃精、蜂蜜制成靈體明水,每日飲用,滋養脾胃,排毒祛濕。脾胃虛弱的人壹定要註意飲食,每天休息,不要等到情況嚴重了再去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