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把鑰匙——佛堂——佛性的大門
牛結實的第壹把鑰匙是鑰匙繩最長的那把,用來打開壹把魚鎖,這把鎖鎖住的是牛結實的住處,也是鎮裏的佛堂(裏面有佛像,門口有鎮獸)。
魚是自由的象征,也是牛結實本人的象征(牛結實死去和片尾曲的動畫),魚卻以佛堂門上的壹把鎖的形態出現,為什麽?答案只有壹個:只有打開精神上的自由枷鎖才能開啟佛性的大門。牛結實住在佛堂裏(雖然可能是他強占的),佩戴著唯壹能打開魚鎖的鑰匙,這充分說明了牛結實的本質:牛結實是佛設在在長壽鎮的代言人和拯救者,是長壽鎮上唯壹自由的、具備“佛性”的人。
牛結實死了,但是殺死牛結實的並不是牛醫生,也不是長壽鎮的鎮民,而是牛結實自己的佛性,他的死是用來震撼壹潭死水的長壽鎮、用來拯救鎮民的手段,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壹種大慈悲。
第二把鑰匙——枷鎖——佛性的欲望
牛結實的第二把鑰匙打開了胖墩腳上的鐐銬。 長壽鎮中每個人實際上都鎖著壹把鐐銬,只不過這把鐐銬是鎖在心裏的,只有對待孩子,才會用具象的鐐銬鎖住他們,直到他們的心中也長出鐐銬為止。而牛結實所作的壹切,給百歲老人喝酒也好、往水源裏下春藥也好,實際上都是為了打開人們心中的枷鎖,讓他們的心靈能夠自由飛翔,能夠沐浴佛光。
佛並非無欲無求,普度眾生是佛性的欲望。牛結實具有佛性,拯救鎮民就是他佛性的外放。奈何人們被鎖閉的時間太久遠了,以至於他們把拯救當做破壞,把自由當做毒藥、把援手當做刺刀、把佛徒當做魔鬼,所以他們要殺掉牛結實。人的愚昧,不只殺生,而且殺佛。
第三把鑰匙——音樂盒——佛性的執念
牛結實的短鑰匙繩上還拴著第二把鑰匙,是壹把用細線密密纏繞的鑰匙。在過去的鑰匙上纏繞細線的目的只有壹個,就是防止鑰匙插得過深,破壞鎖的結構,這說明這把鑰匙的使用對象是很精密很重要的,這樣的東西在影片中只有壹個,就是那個音樂盒。 這把鑰匙實際上是用來上緊壹個發條,這個發條讓音樂盒發出幸福的聲音。片中我們看到,牛結實在跟全鎮人告別時,把他所有搶來的東西都還了回去,唯獨留下這個音樂盒作為他的陪葬。
前兩把鑰匙上都有蓮花的樣式,這把鑰匙卻很普通,所以說,這把鑰匙代表了牛結實的人性。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佛尚存壹欲,人更是如此。對於牛結實來說,這個音樂盒讓他度過了最幸福的時光,因此他可以舍去所有的身外之物,唯獨不能舍棄這個音樂盒,這或許是他唯壹的執念,壹種叫做“愛”的執念。
影片開始處,無名醫生接過了這三把鑰匙;影片的結尾處,無名醫生梳起牛結實的發型。牛結實對他說:“妳欠我壹命”,他對鎮長說:“牛結實沒有死”,所以我們可以預期,牛結實的佛性亦將在他的身上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