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傷怎麽護理
凍傷的救護措施 (1)壹度凍傷,可讓病人自己主動活動,並按摩受凍部位,促進血液循環。可以用辣椒、艾蒿、茄桿煮水熏洗、浸泡,再塗以凍瘡膏即可。 (2)二、三度凍傷應盡快脫離低溫環境,保暖,促進肢體復溫,不可用雪擦、火烤或溫水浸泡,否則會加重凍傷。 (3)二度凍傷的水皰可在消毒後刺透,使黃水流出再包紮,傷口已破潰者按感染傷口處理。 (4)全身體溫過低的傷員,為促進復溫,可采用全身浸浴法,浴水溫度保持35~42℃。 (5)給予凍傷病人熱飲料及止痛治療。 輕度凍傷的治療方法 (1)用溫水(38~42℃)浸泡患處,浸泡後用毛巾或柔軟的幹布進行局部按摩,切忌用火烤和用雪水摩擦。 (2)用花椒或辣椒稭煮水浸泡患處或用生姜塗擦局部,也有治療作用。 (3)患處若破潰感染,應在局部用65~75%酒精或1%的新潔爾滅消毒,吸出水泡內液體,外塗凍瘡膏、樟腦軟膏等,保暖包紮。必要時應用抗生素及破傷風抗毒素。 嚴重凍傷的治療方法 (1)對於全身凍僵者,要迅速復溫。先脫去或剪掉患者的濕冷的衣褲,在被褥中保暖,也可用25~30℃的溫水進行淋浴或浸泡10分鐘左右,使體溫逐漸恢復正常。但應防止燙傷。凍傷的肢體應迅速在溫水中使之溫暖,水的溫度要護理人員的手能忍受(不超過40.5℃),要小心避免燙傷失去知覺的組織。 (2)若下肢受累但需步行壹定距離去接受醫療時,不要解凍。外傷(如行走)可進壹步加重解凍組織的損害,若再冷凍肯定會嚴重受損,但被凍的時間越長,對以後組織的損害越大。若受凍部分不立即解凍,則應輕輕地清潔,保持幹燥,用無菌繃帶保護,直至溫暖解凍,這種較為穩定的辦法是可行的。病人可服400mg異丁洛芬,若可能應全身保暖。 在醫院內進行總體檢查期間,應迅速將肢體置於大容器內溫暖,水溫保持在38~43℃。回暖後,微波測溫,激光多普勒流量測定,血管造影或磁***振檢查可用於檢查周圍循環,以指導治療,改善預後。 (3)預防感染很重要,若壞疽是幹的,感染不大可能。但濕性壞疽,像浸泡足壹樣,可能被感染;應該應用抗生素。若免疫接種不是最近進行的,則應給予破傷風類毒素。 (4)溫暖後,肢體應保持幹燥,暴露於暖空氣中,盡可能做到無菌。大多數病人有脫水和血液濃縮;應口服或靜脈滴註補液,並恢復電解質到正常水平。可采用的內科療法並不壹致,但目標是恢復循環,使細胞損害減至最小。最有效的是低分子右旋糖酐,異丁洛芬和丁咯地樂(buflomedil)。較強力的動脈內或靜脈內給藥以及化學或外科方法的交感切除現已很少應用,但對晚期灼痛還是有用的。 (5)營養和精神狀態需要特別關心,手術應盡可能推遲,因為黑色硬殼常可脫落而留下活的組織。“正月凍傷,七月手術”是壹句正確的格言。最好的長期治療是漩渦浴及浴後輕輕擦幹並休息。對凍傷後長期持續存在的癥狀(如麻木對寒冷過敏)尚無治療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