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大蒜什麽時候種?采用什麽樣的種植方式?種植後如何管理?

大蒜什麽時候種?采用什麽樣的種植方式?種植後如何管理?

對中國大部分地區來說,現在是秋播大蒜的種植期。大蒜什麽時候種?哪種種植方式更合理?種植後如何進行田間管理提高產量?這些都是蒜農比較關心的話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大蒜的種植方法。

壹、大蒜播種期的確定

大蒜的播種分為春播和秋播,這種劃分是由冬季露地的氣候條件決定的。由於大蒜是壹種長日照作物,壹般來說,秋播大蒜的品質比春播大蒜好,因為它的生長期長。

1.大蒜春季播種期的確定

確定春播大蒜播種期的依據是既要保證低溫春化的完成,又要保證大蒜種子的萌發和根系的發育。為了延長生長期,播種宜早不宜遲。因為休眠的蒜瓣在3~5℃就可以發芽,只要當地溫度達到3~6℃就可以播種。

2.大蒜秋季播種期的確定。

蒜瓣發芽最適宜的溫度為16℃~20℃。當壹天的平均溫度下降到7℃或以下時,大蒜停止生長。根據這壹特點,秋播大蒜最適宜的播期是日平均氣溫20~22℃時,可保證大蒜越冬前能長出5片左右的葉片。此時蒜苗的抗寒能力最強,可以保證大蒜順利越冬。

下表列出了不同地區大蒜的最佳播種期,供蒜農參考:

二、大蒜種植方式的選擇

大蒜的播種方式有三種,即平畦播種、高壟播種和地膜覆蓋畦播。就留茬而言,壹般來說,為了便於凍水灌溉和越冬管理,秋季種植的大蒜以畦栽為主;春天播種的大蒜可以在壟上或畦上種植。

1,平畦播種

壹般邊框寬度為1.5~2米。畦面做好後,用角鋤或鏝刀按壹定的行距從畦面壹側開出5~6㎝的淺溝,然後按確定的株距放置種瓣,方便覆土。整個邊界播完後,適當壓制,沿表面整平。

2、高壟播種

播種形式有先壟播種和先壟播種兩種。

播前起壟:整地後起壟,按行距開兩條播種溝,按株距播種,覆土。先播種,後起壟:平整土地,然後起壟,按寬開溝,窄行寬40㎝,窄行深1.5㎝,按種植密度在溝內播種後,在寬行上方覆土,做高壟。寬行變成犁溝,窄行變成高壟。3.畦播地膜覆蓋

首先在畦邊開溝,按需播種或打孔,然後用塑料薄膜覆蓋。

無論采用哪種種植方式,都推薦地膜覆蓋栽培。實踐證明,地膜覆蓋栽培能顯著改善大蒜生長的環境條件,促進大蒜的生長發育,在提高產量的同時提前收獲時間。

三、播種前的準備工作

大蒜播種前的準備工作主要有整地、施基肥、畦栽、選種和種子處理。

1、整地、施肥和畦耕

無論春播還是秋播,播種前都要進行整地施肥,根據選擇的栽培方式做畦或壟。大蒜是壹種喜肥作物。在肥料的施用上,壹般是?氮肥作為基肥施用,磷肥和鉀肥大部分作為基肥施用。

施肥要根據當地土壤情況靈活掌握,有條件的可以實行配方施肥。壹般每畝施優質廄肥3000~4000㎏或腐熟餅肥50~100㎏尿素20㎏磷酸二銨30㎏硫酸鉀30㎏或15-18。

2.種子選擇和種子處理

在大蒜品種的選擇上,要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品種,這是大蒜能否獲得較高產量的前提。在具體選種時,要求大蒜種子堅硬、飽滿、頂芽完整、無損傷和病蟲害,分級處理。分級播種可以保證植株的整齊度,便於後期管理。播種前應對種子花瓣進行處理,以促進大蒜的發芽和生根,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1,折斷翻蓋並拆下鞋跟

為防止種子花瓣幹莖盤影響吸水,防止播種後出現新根,播種時應結合選種將莖跟(幹莖盤)剝掉,有利於大蒜生根出苗。

2.浸種處理

浸種不是必須的,可以靈活使用。浸種主要有溫水浸種、肥料浸種和藥物浸種三種。

溫水浸種:播種前將大蒜種子曬幹2-3天,然後用40℃的溫水浸泡24小時,換水2-3次。浸種時保持水溫恒定,晾幹4小時左右再播種。肥料溶液浸種:用0.3%磷酸二氫鉀溶液浸種6小時,可增強種子花瓣活力,促進早期萌發,顯著提高早熟性和產量。藥劑浸種:藥劑浸種主要選用於有土傳病害的地區,可與化肥溶液浸種配合使用。浸種液的配方為1000份水+3份多菌靈或代森錳鋅或甲基硫菌靈+3份磷酸二氫鉀。將去皮的大蒜種子放入網袋中,在浸種液中浸泡4-6小時後取出,攤開晾幹,然後播種。需要註意的是,浸種不適合灌溉條件差的幹旱地區,容易導致蒜瓣中的水分流失被土壤吸收,反而會阻礙發芽和生根。

第四,大蒜的播種

大蒜播種前,首先要確定播種密度和播種管理。

1,播種密度的確定

合理的播種密度是大蒜優質高產的關鍵措施,應充分考慮各種因素。

根據生產目的確定種植密度:壹般以生產蒜薹為主,適宜行距為14~17㎝,株距為7~8㎝,每畝用種量200 ?左右;適宜的行距為18~20㎝,株距為12~15㎝,每畝耗種量約為135?;適宜的行距為16~28㎝,株距為12~13㎝,畝產200 ?.左右根據熟期確定種植密度:早熟品種由於生育期短,密度相應較高,壹般行距為14~17㎝,株距為7~8㎝,每畝用量在200 ?左右;中晚熟品種生育期長,植株高大,密度相對較小,行距16~18㎝,株距10㎝左右,每畝用量150 ?.左右2.播種大蒜

關於播種方法,開頭已經說過,無論是壟作還是壟作,要達到整齊壯苗的目的,要保證以下幾點。

俗話說的好吧?種蔥深蒜淺?大蒜適宜的種植深度壹般為3~5㎝。播種有兩種方式:壹種是插種,即將花瓣插入土中後,將土蓋牢;二、開溝播種後,覆土略實用,澆上水。播種時要把握的原則是同樣的深度,同樣的蒜瓣大小,同樣的覆土。原則上播種後蒜瓣距土面2~3㎝,壟與壟之間4㎝左右。

放置蒜瓣時要輕壓入疏松的土壤中,不要用力過猛,以免損傷蒜瓣的發根,容易出現缺苗現象。放置大蒜種子時,蒜瓣背腹的連線應與播種線方向平行,以保證出苗後植株葉片的分布方向與播種線方向垂直,有利於接受更多的陽光。

3.塑料薄膜覆蓋

大蒜用塑料薄膜覆蓋有三種方法。先播種後澆水,噴灑除草劑後及時用塑料薄膜覆蓋。二、播種後澆水、噴灑除草劑,待溫度降至65438±06℃左右時再用塑料薄膜覆蓋;三是先用塑料薄膜覆蓋蒜種,按株距覆土,適合晚播蒜田,能有效提高地溫。

動詞 (verb的縮寫)大蒜的田間管理

大蒜的生長發育可分為6個階段:萌芽期、苗期、花芽和鱗芽分化期、大蒜抽薹期、鱗莖膨大期和生理休眠期,其中5個階段在田間度過。在具體管理中,應根據不同階段的生長發育特點實施田間管理措施。

1,發芽和苗期管理

根據大蒜品種的不同,出苗階段也有很大不同。早熟品種壹般7天左右即可出苗,晚熟品種壹般需要達到15天以上。這壹時期田間管理的核心任務是為蒜瓣的萌發和挖掘創造適宜的條件。

水分管理:主要措施是播種後立即給大蒜種子澆水,使其與土壤緊密接觸。如果出苗前土壤表面板結,可以澆壹次水。但土壤不能太濕,否則會引起根腐、爛媽等。如遇大雨,秋季種植的大蒜在田間積水時要及時排水。除草:除草時間應在播種後、出苗前。農藥可為33%二甲戊靈EC 250ml/畝,噴於畦邊後輕耙,促進藥液混入土壤,增強除草效果。地膜覆蓋栽培,播種澆水後,地膜覆蓋前要在畦面噴灑除草劑。2.大蒜苗期管理

秋播蒜和春播蒜苗期的環境和管理是不同的。

秋播蒜:秋播蒜的苗期是在冬季度過的。越冬前應確保苗壯,確保安全越冬。具體管理措施如下:幼苗長到2-3片葉時,施苗肥,每畝追施尿素10?,先施肥後澆水,然後中耕松土,蹲苗,促進根系紮牢。土壤凍結前澆凍水,有條件的地區澆凍水後覆蓋稭稈,有利於保溫保濕,有利於苗木順利越冬。春播蒜:苗期春播蒜的主要任務是防止母瓣過早腐爛,因為蒜苗在苗期生長所需的養分主要由母瓣供給。具體管理措施是及時除草,防止土壤板結。當幼苗長到2~3片葉時,深鋤意味著根系處於向下生根階段,深鋤不會傷根;間隔4~5天再鋤壹次,這樣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地溫。以後由於根系側向生長,鋤地時要用淺鋤頭。3.大蒜鱗片芽和花芽分化期的田間管理。

在此期間,種子花瓣中的營養物質被幼苗的生長所消耗,開始腐爛甚至消失。壞媽媽?。養分的吸收逐漸轉向土壤供給,此時隨著假莖的增粗和根系生長的增加,對養分的需求迅速增加。壞媽媽?及時澆水施肥。

秋季播種大蒜:第二年返青後,結合澆水施返青肥,每畝追施尿素20㎏或氮磷鉀三元復合肥15㎏,為返青後的幼苗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促進鱗芽和花芽分化。早熟品種和氣候溫暖地區可適當提前澆水施肥。春播蒜:春播蒜發育期短,原則上要提前澆水施肥。4、蒜薹延長期的管理

從花芽分化結束到蒜薹收獲,這壹時期的長短與品種和氣候條件密切相關。

秋播大蒜:隨著花莖伸長的加快,對養分的需求也隨之增加。花莖伸長旺盛期,也是大蒜營養生長旺盛期,蒜薹收獲時營養吸收達到高峰。因此,這壹時期的營養供給尤為重要。當蒜苗長到。露出尾巴?即總苞尖端伸出葉鞘時,應結合澆水施肥,氮磷鉀復合肥每畝可施20-30 ㎏,並保持田間土壤濕潤狀態,蒜薹采收前3-4天停止澆水。春播蒜:春播蒜花芽分化後,由於溫度上升較快,花莖伸長速度也較快。蒜薹外露時,大蒜已進入膨大期,對養分的需求較大,需要及時追肥澆水。5.大蒜鱗莖膨大期的管理

蒜薹收獲後,蒜葉生長基本停止,鱗莖膨大進入旺盛期。大約半個月後,葉子開始枯萎脫落。這壹時期的管理重點是防止大蒜過早衰退,田間管理應盡可能延長葉片和根系的壽命,以保持吸收和制造養分的能力,同時促進養分向鱗莖轉移,促進大蒜肥大。

具體的管理措施是收獲後及時給蒜薹澆水,然後勤用小水灌溉。澆水的好處是保持土壤水分,降低地溫,促進大蒜膨大,正如農業諺語所說?想種大蒜,沈在泥裏?事實就是如此。大蒜收獲前5~7天停止澆水,有利於收獲大蒜的貯藏。

澆打頂水時,應根據養分供應情況施打頂肥。每畝可追施尿素10~15㎏和硫酸鉀5~10㎏,同時結合土壤施肥,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溶液,可大大提高大蒜產量。

大蒜種植能否獲得較好的產量和品質,取決於種植方式、種植季節、品種以及田間管理措施是否到位。蒜農在種植大蒜時,要充分了解大蒜的特性,然後輔助配套的管理措施,為大蒜獲得高產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