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妳從哪個方向來,到了西單牌樓,在秋天和黃昏,妳首先聞到的是街上的味道。炒栗子的味道彌漫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趕緊去看熟悉的地方,藍皓的哥們正在門前炒栗子。賀蘭在賣西點,炒栗子並不出名,但因為在街角,所以最搶眼,忍不住進去買了。
來壹斤!熱栗子剛炒好,再等等,倒在籃子裏,篩出裹著糖汁的沙子。等包裹稱重的時候,又壹股清香飄過。街角的水果攤上,棗、葡萄、秋海棠、柿子、梨、石榴壹應俱全。大部分香味來自梨和葡萄。沙英的葡萄是黃色透明的,兩瓣伸出來,水不流,所以有“冰糖包”的綽號。北京的白梨,又薄又嫩,壹點渣滓都沒有。“鴨寬”軟如豆腐。紅棗是最常見的水果,而郎家園是最有名的產地,所以沒有郎家園這個說法。虎眼、葫蘆棗、大棗各有各的形狀和味道。“蜜汁柿子”要等到冬天,青皮脆皮柿子秋天上市,脆皮柿子堆高了會更甜。海棠紅了壹半,石榴笑著露出壹排粉牙。這些是秋天的果實。
抱著壹袋熱乎乎的栗子和壹些水果,從西單走到宣武門,想著回家就趴在窗前的八仙桌上。暮色中帶著壹點微光,壹家人其樂融融地圍坐在壹起,剝著這些好吃的,我的腳步不禁加快。身後有輛叮當作響的電車,5路車快到玄武門盡頭了。過了羊毛胡同,空氣中又飄來了烤肉的味道。那是安二胡同低矮狹窄的燒烤間。
門前掛著穆斯林的牌子。他們是北平許多著名的穆斯林餐館之壹。自秋季以來,北平壹直以穆斯林餐館為主。壹個又矮又胖的年輕人,正在切壹箱牛羊肉,和他的哥哥,老板,在門口的座位上打招呼。他的兩個兒子身體健康,眼睛明亮,充分展示了穆斯林青年的精神,正在幫助和學習挑肉和割肉的技術。烤盤上的煙霧把原本不知名的燈弄暗了,但在這個低矮、煙霧繚繞的小屋裏,卻有另壹種溫暖親切的感覺,讓人想進去和袖手旁觀烤盤,舉起兩根大筷子。
第五是公平,所以給人特別親切的感覺。以前只是壹個賣壹些羊肉泡饃給附近居民和路過的勞動者的包子店。漸漸地,燒烤出名了,但並沒有改變對顧客的態度。比如他們只有兩個廚子,但是只能圍著壹二十個人。但黃昏時分,壹批批客人來了,沒地方坐,壹時半會兒吃不上飯。老五會跟客人說,等個二三十,那客人就繞到西單牌樓再回來。沒有登記,但他們記得先到先得的順序。沒有趕,不可能插隊,壹切都是老人安排的。他沒有任何區別,因為遊客是坐車還是拉人力車。這就是他的公平和善良。
手裏割肉,嘴裏算賬,這是第五個人的本事和藝術。壹碗肉,壹盤蔥,壹根黃瓜,他壹個個唱完錢,價格還算公道。在那裏,房子雖然小,但是吃飯很舒服。老五笑的不多,但是他給妳的感覺很單純,不會有吃那裏氣人的感覺。
北方故都的秋天,最能代表季節變換的是牛羊肉和炒栗子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