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濃濃的鄉味-炒米

濃濃的鄉味-炒米

昨晚夢到我的姥姥了,她站在壹個大圓竹篾編的簸萁前,簸萁上堆著白色的米粒,她正低頭伸著兩只手分散米粒。太陽直射著她專註的神情,頭上的白發閃著銀色的光暈…

這是我兒時熟悉的畫面,做零食炒米的晾曬場景。這令我回憶起陪伴我長大的零食-炒米。

我說的炒米,是指大米(最好用糯米)經過泡、蒸、晾曬、再用鍋炒出的米粒。

做好的炒米顏色根據火候,有米白或略帶焦黃,形狀是膨脹著鼓鼓的,聞著有米香味,抓壹把放進嘴裏,嚼起來脆脆的。

這很像現在超市裏賣的膨化食品了,是孩子們喜愛的零食。但超市裏賣的膨化食品含有色素、食品添加劑。而家庭自制的炒米是不含任何添加劑的。

做好的炒米通常密封保存,壹般放在搪瓷壇子裏,蓋好蓋子,以免炒米返潮不脆了,不僅影響口感,還影響質量。

炒米的吃法有好幾種:

壹是直接吃:想吃了,揭開壇子蓋,盛壹大碗,從碗裏抓壹把塞嘴裏,幹嚼了咽下。當妳嚼起炒米時,耳朵裏全是脆唦脆唦的聲音,滿嘴的米香味。

這種吃法方便簡單,當我放學到家,飯菜還沒有熟,先抓幾把炒米充饑,然後踏踏實實寫作業,等飯熟。

二是做成炒米糕,把炒米用麥芽糖混合了,捏成球狀,或者切成長方塊,很像今天市場上賣的薩其瑪的模樣。不過那時這種零食,家長不舍得給我們吃,他們都是留著招待客人,或走親訪友做禮物的。

還有把黃豆炒熟後混和到炒米中,撒上鹽,吃時抓起壹把塞嘴裏,嚼起來米香合著黃豆香,咯嘣脆合著鹹味,吃著回味無窮。我們有時吃著吃著就忘記正餐了,於是大人給出每天的限量。

記得小時候的上衣都有口袋,口袋裏塞滿了炒米黃豆,餓了就直接從口袋裏抓了吃,要是被同學看見了,幾只手來搶,常常把口袋搶撕開了。

除了幹吃,還有用水泡了吃,糖水泡炒米,雞蛋湯泡炒米,高檔的是雞湯泡炒米。

我喜歡糖水泡炒米。

早上起床,用瓷碗盛大半碗炒米,再來壹勺紅糖,將剛燒開的水,沿著碗邊淋壹圈,聽著嗤嗤聲,碗裏的炒米浮起,再用湯匙攪拌,碗裏的水變紅了,米粒吸入水份後,鼓鼓的身子變得軟軟的。嘗壹口,米粒軟糯糯的,甜甜的熱氣裏散發著米香。這就充當我的早餐了,當然加個雞蛋更完美。

糖水泡炒米不僅好吃,還有食療效果。

據說,病後虛弱的老人婦女兒童,吃紅糖水泡炒米是病時首選食物。因為它開胃口,增食欲,易消化。

還有,小兒積食治療期間也首選糖水泡炒米。它是兒童愛吃的零食,開胃健脾、去積化瘀。

難怪我從小到大胃口不錯,這與炒米開胃健脾的功效分不開吧。

多年後,姥姥做炒米的技術傳給媽媽了。記得我上大學期間帶到學校的炒米都是媽媽做的。現在該我給孩子做炒米了。

姥姥和媽媽傳遞的僅僅是炒米的做法嗎?當我親手做起來時,才體會到炒米裏含有的濃濃親情。

附上制作方法

第壹步,先把米淘凈,泡4-6小時,撈出放到鍋裏蒸熟。

第二步,蒸熟的米攤涼後,用手把米粒散開,保持曬幹後米粒硬生不粘連。

第三步,上鍋炒制,鍋裏先放入洗幹凈的河沙,將沙子炒熱後,放入曬幹的米粒,米粒與沙子壹起炒,見米粒膨脹後,用鐵篩子將炒米與沙子分離,過濾出的沙子繼續炒下壹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