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紅糖水有助於排毒排汙。
《本草綱目》中記載,紅糖具有和脾、疏肝、補血、活血化瘀、排惡露的作用。經期多喝紅糖水,可以幫助女性排毒,排血。中醫認為,紅糖性溫,入脾,經期喝些紅糖水,可以溫暖子宮,活血行氣,加速血液循環,幫助女性排毒、補血。
做法:將水燒開,待溫度降至90℃左右時加入紅糖,保證紅糖中的營養成分不被破壞。
用量:紅糖水有溫補活血的作用,不宜過量。壹般來說,每天堅持喝300-500ml濃度為20%的紅糖水就夠了。冬天睡前喝可以防止子宮變冷。
2、紅糖紅豆粥可以排毒
材料:紅豆200克、紅糖60克、紅棗5枚、大米400克。
做法:將紅豆用清水浸泡5小時左右,先將紅豆煮熟,再加入大米和紅棗壹起燉(如果是高壓鍋燉,將所有食材洗幹凈直接放進去)。煮好後可以往鍋裏加糖,也可以放在碗裏。
功效:紅棗能養血安神,調經解毒;紅糖能溫暖子宮,激活氣血;紅豆有滋補強壯、健脾和胃、利水除濕、排毒的作用。所以,經期吃紅糖紅豆粥,有利於排毒、淤血。
3、紅糖生姜大棗飲可解毒
材料:幹姜10克,大棗30克,紅糖、
做法:將幹姜洗凈切片,將大棗去核,壹起放入水中煎,待水沸騰5-10分鐘,冷卻至90攝氏度左右,加入適量紅糖即可食用。
功效:生姜能暖胃驅寒,止痛;大棗能養血安神,調經解毒;紅糖可以暖宮,激活氣血。紅糖、生姜、大棗飲料,經期排毒、補血效果很好。
4、蜂蜜檸檬水可以排毒
材料:兩片檸檬和適量蜂蜜。
做法:將兩片檸檬切成壹杯,加入開水,待開水變暖後加入適量蜂蜜,早晚各壹杯,每杯約300-500ml。
功效:蜂蜜是天然的營養物質,能清熱解毒,潤燥;檸檬中含有較多的檸檬酸,能促進胃液分泌,幫助消化,防止色素沈著,幫助排毒。蜂蜜檸檬水主要是幫助女性經期排毒。
5、黑木耳紅棗粥排毒
材料:黑木耳(幹)20g,紅棗10,梗米適量。
做法:將幹木耳用冷水浸泡,紅棗、梗米加水煮成粥。早上壹碗,晚上壹碗。
功效:大棗有養血安神、調經排毒的作用。黑木耳味甘可口,具有排毒解毒、清胃清腸、活血止血的作用。黑木耳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能吸附和排泄人體消化系統的毒素。黑木耳紅棗粥有助於女性經期排毒排血。
6、山楂桂枝紅糖水排毒
材料:山楂15g,桂枝10g,紅糖30-50g。
做法:將山楂、桂枝加水,煮約5-10分鐘,加入紅糖拌勻後食用,早晚各壹杯。
功效:山楂性溫味甘,入脾、胃、肝經,有行氣化瘀的功效;桂枝性溫,有補元陽、溫經通脈的作用;紅糖可以暖宮,激活氣血。山楂桂枝紅糖水對經期排毒排血有很好的效果。
7、當歸生姜紅棗茶排毒
配料:生姜、當歸、紅棗、枸杞、紅糖。
做法:將當歸、紅棗用清水洗凈,浸泡15分鐘,然後連同水壹起倒入鍋中。生姜洗凈不去皮,切片入鍋。大火燒開後,轉中火煮20分鐘左右,加入適合自己甜度的紅糖。糖融化後,加入枸杞,煮兩分鐘後即可食用。
功效: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排毒排血的作用。
8、紅豆紫米粥排毒
配料:花生、紫米、紅豆、山藥。
做法:花生、紫米、紅豆提前泡半天。山藥去皮,切塊。然後燒壹鍋水,把所有的食材都放進去,攪拌壹下,然後轉小火慢煮。豆子和山藥熟了就差不多了。大約需要40分鐘。如果經期喝,可以加點紅糖,對補血有好處。
功效:花生能健脾和胃,益腎利水,理氣通乳,治療各種血液病;紫米能補血益氣,補腎潤肝,閉宮養陰;紅豆能祛濕補脾;補脾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紅豆紫米粥對經期排毒排血有很好的效果。
9.經期不能吃什麽?
1,少喝含咖啡因的飲料,雖然咖啡因可以在壹定程度上緩解痛經的癥狀,但也容易引起乳房疼痛、焦慮、煩躁,所以盡量避免少喝含咖啡因的飲料。
2、不喝酒:女性在經期受到激素的影響,酒精分解酶的鼻梁會相應減少,所以酒精在體內的分解速度會降低,會加重肝臟的負擔,所以女性在經期不宜飲酒。
3、不吃生冷食物:女性經期不宜吃生冷生冷的食物(如:蝸牛、梨、柿子、西瓜等。),而食物的含量很可能會使血液流動變慢,導致痛經,甚至痛經。
10,經期不能喝茶的原因
1,為什麽經期不能喝茶?
月經血中含有相對較高的血紅蛋白、血漿蛋白和血紅蛋白,所以女性月經後要多補充鐵,而茶葉中含有30%以上的鞣酸,與腸道內的鐵離子結合產生沈澱,會阻礙腸道黏膜對鐵離子的吸收,容易導致女性貧血。
2.經期喝茶會加速鐵的流失。
人體每天都有壹定的鐵元素流失來合成血紅蛋白,而女性在月經期間會大量失血,鐵元素會比平時流失更多。這段時間喝茶無疑會加劇鐵的流失,而且茶越濃,人體對鐵的吸收率越低。
3、經期喝茶容易引起便秘。
由於葉黃素的分泌,很多女性在經期都會出現便秘的情況。如果喝綠茶,茶葉中的鞣酸會使胃腸蠕動變慢,導致糞便滯留在腸內,從而加重便秘癥狀。
4.經期喝茶加重月經綜合征。
經期喝茶容易加重痛經、腰酸、頭痛、乳房脹痛等月經綜合征。女性在經期神經分泌調節發生變化,容易出現痛經等壹系列癥狀。緩解這種情況,需要保持穩定的情緒平衡,但茶中含有咖啡因,容易使人興奮,加重身體不適。